返回列表 发帖

[户外安全常识] [分享]户外知识(常识、求生、急救……)~网络大搜集+大家心得

因为要走一次相对有一定危险的地方,需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恶补一下!我也希望去参与望天鹅活动的同学都看看,知道了就是自己的!特就着这个机会,搜集一些帖子汇总起来,给以后即将远行的同学一起借鉴!

全当俺找地方储存资料了!

户外急救及药品的准备要因时因地的准备,真的按照这个准备齐了,我们还不得雇个挑山工啊!最好带个救护车~呵呵!

各位同学们有啥心得&建议一起来啊!

强调一下AA制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19:09:37编辑过]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户外药品

一、抗生素类药物   氟哌酸胶囊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妇科、皮肤、五官和软组织等器官和部位的感染。    麦迪霉素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引起的各种炎症和肿毒。    头孢氨苄胶囊 用于各种炎症,每次服2~4粒,每日3~4次,儿童酌 减。青霉素过敏者忌用。    乙酰螺旋霉素片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    四环素片 用于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感染。每次服2片,每日4次。孕妇和婴儿慎用。    土霉素片 作用、剂量、服用次数和禁忌同四环素片。    黄连素片 用于肠道感染。每次服2~3片,1日2次,饭后服。孕妇慎用。    复方新诺明 用于呼吸道、泌尿疲乏、肠道感染。每次服2片、1日2次, 饭后服。对磺胺药物过敏者禁用。    黄连上清片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咽炎、牙龈炎、通便。每次4片, 1日2次。    牛黄解毒片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咽炎、扁桃腺炎、牙龈炎、口腔溃疡、 急性结膜炎、疖肿。

二、抗病毒药物    病毒灵(吗啉双胍) 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用于感冒等。每次0.1克, 1日3次。    金刚烷胺 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及其它病毒,用于流感。每次 0.1克, 1日2次。    板蓝根冲剂 清热、解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感昌、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每次冲服1~2包,1日2~3次。    板蓝根片 作用同板蓝根冲剂。每次服4片,1日3次。

三、呼吸系统常用药     速效伤风胶囊 用于感冒发热。每次服1粒,1日3次,血液病患者慎用。    银翘解毒片 用于感冒初起。每次服4~6片,1日2次。    羚翘解毒片 用于感冒初起和发热较高者,每次服4~6片,1日2次。    羚翘解毒丸 作用同羚翘解毒片。每次服1~2丸,1日2次。    咳必清 用于无痰干咳,每次服25毫克,1日3~4次。    复方甘草片 镇咳祛痰。每次服1~2片,1日3次。不能长期服用。    复方川贝片 镇咳祛痰,用于热咳。每次2~3片,1日3次。    维C银翘片 用于流感、急性热病发热、头痛咳嗽、四肢怠倦咽喉红肿。 每次服2~3片,每日3次。    喉痛灵糖衣片 用于急性化脓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 疗疮。每次服4~6片,1日3~4次,儿童酌减。     喘定 用于支气管嘟喘。每次服1~2片,1日3次。    牡荆油丸 镇咳、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每次 服1~ 2丸,1日3次。    六神丸 消肿解毒,用于急性扁桃腺炎、咽炎、痈疽、疮疖等,内服 外敷。每次服10粒,1日1~2次,以含服疗效更佳。儿童酌减量。外敷可用开水调成糊 状涂患处。孕妇禁用。    喉症丸 同六神丸。    草珊瑚含片 抗菌消炎、止血止痛,用于口腔及咽喉炎症。每次含服 1~2片,每小时内2~4次,1日10~20片。

四、消化系统常用药    雷尼替丁 抗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溃疡、胃酸过多、胃痛。每次服150毫升,1日2次,4~6周为一疗程。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作用同雷尼替丁,但疗效不如雷尼替丁,且副作用比较多。 每次服200毫克,1日3次,临睡前加服400毫克, 4~6周为一疗程。    胃舒平 抑制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胃痛。每次嚼服2~4片,1日3~4次。不宜与四环素同用,青光眼患者忌用。    普鲁本辛 用于胃溃疡、胃酸过多、胃炎、胃肠痉挛。每次服15~30毫克,1日3次。青光眼病人忌用。    颠茄浸膏片 解胃肠痉挛性疼痛。每次服8~15毫克,1日3次。青光眼病人忌用。    胃复安 用于呕吐、暖气、胃酸过多、胃胀。每次服4~3毫克, 1日3次。    多酶片 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每次服1~2片,1日3次。    藿香正气丸(水) 清暑化湿、和胃止呕,用于腹胀、呕吐、中暑头痛。每次服 1管,1日2~3次。    痢特灵(呋喃唑酮) 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消化性溃疡、泌尿道感染、伤寒、副伤寒。    果导片(酚酞) 缓泻作用,用于习惯性便秘。

五、防晕车、船药    乘晕宁 行前半小时服50毫克,可1日3次。    乘晕静 同乘晕宁。

六、抗过敏药     息斯敏片 每次服1片,1日1次。    扑尔敏 每次服4毫克,1日2~3次。    非那根 每次服12.5~25毫克,1日2~3次。    赛庚啶 每次服4毫克,1日3次。

七、退热、止痛药    去痛片 每次服1片,1日3次。    扑热息痛片 每次服0.5克,1日3次,儿童酌减。    消炎痛 用于关节炎等炎症性疼痛。每次服25毫克,1日23次。消化道溃疡痛人慎用。    炎痛喜康(吡罗喜康) 有消炎、镇痛、退热的作用,与消炎痛基本同功。饭后服, 1日总量限40毫克以内。血液病,有胃溃疡史病人慎用。    牙痛一粒丸 牙痛或龋齿痛时,用1粒填在牙痛处。

八、镇静、安眠药    安定 镇静、安定神经,帮助睡眠,但作用较弱。睡前服2片。 青光眼病人禁用。    氟安定 有显著促眠作用,服后20分钟内起作用,持续7~8小 时。睡前服1~ 2片。服药同时避免饮酒。    利眠宁 有镇静、安定、肌肉松驰作用。睡前服10毫克。    速可眠 短效安眠药,服后15~20分钟入睡,持续3~4小时

九、蛇伤药     上海蛇药 用于治疗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咬伤。首次服10片,以后每次服5片,4~6小时服1次。    季德胜蛇药 用于毒蛇、毒虫咬伤。每次服5~15片并同时服解毒片2~4片,1日3次。服药同时将药片用温开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约半寸处,并配合其它局部处理。

十、防暑药    仁丹、清凉油、十滴水、莪术油、风油精、白花油等,随时按说明外搽或内服。

十一、伤科药    正红花油 用于扭伤瘀肿、跌打刀伤、烫伤烧伤、心腹诸痛、风湿 骨痛、四肢麻木、腰骨痛、头风胀痛、蚊叮虫咬、恶毒阴疮等。常搽患处立即显效。    黑鬼油 用于蛇虫鼠咬、跌打刀伤、烫伤、烧伤、疮科灶肉、脚肿脚筋痛。多搽患处即愈。    驱风油 用于四时感冒不适、风寒湿痹、霍乱吐泻、胃痛腹痛、腹胀、蛇咬蜂蜇、风火牙痛、无名肿毒、烫伤烧伤、晕车晕船等。依照说明书搽穴位或数滴口服。    莪术油 用于四时感冒、霍乱吐泻、暑热痧症、中风中痰不省人事、跌扑失气、头刺痛、风火牙痛、支气管哮喘及各种咳嗽、寒热肚痛、腰背四肢痛、瘙痒症、疥疮、无名肿 毒、跌打损伤、烫伤烧伤、蛇虫蝎狗鱼蜈蚣伤、吐血、 失眠、外伤出血等。按说明书外搽或内服。    云南白药 用于刀枪跌打诸伤及内外出血与血瘀肿痛。    麝香跌打风湿膏 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诸伤、风湿骨痛。

十二、旅行备用应急物品    旅行备用应急物品应简单、多用途、轻便。一般应备:气体打火机一个 (防风火机更好)、灯笼蜡烛数支,用于照明、取暖、点火、野外生火煮食;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细尼龙绳5~10米,捆绑物品、晾晒衣物、扎营等;小型指南针一个,茺野山林失向用;手电筒一个哨子一个,遇险发信号联络用;高猛酸钾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药棉若干,擦洗和包扎伤口用,也可作引火物;丝巾一块,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作止血带;有盖铁皮罐一个(形状不限),既可装上述应急物品,又能作为饮具煮食,还可用其盖反射日光发信号。应急物品不宜繁杂过多。要注意实用和携带方便

以上信息来自http://chexie.bjfu.edu.cn/ShowPost.asp?ThreadID=754北京林业大学悦野自行车论坛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夏季户外药品DIY

1, 晕车药, 自己不晕车,是给别人预备的。万一自己状态不佳,大热天坐在闷热的车厢里恶心、难受,说不清中暑还是晕车,就吃一片好了——若是中暑而“错”吃一片晕车药,呵呵,这点小错误吃不死人。 2, 防暑药:可以选择“十滴水”、“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的片剂”都成,我个人愿意选择“十滴水”,买来一盒十小塑料瓶,拆开带上三到五支足以应付登山(沙漠可要多带)。 值得一说的是,有的药店卖七元/盒(10支),有的药店居然只卖2元/盒(10支),盖生产厂家不一样吧,无所谓。 3, 退烧药:这个可不能少,记住,就买那种塑料包装的、一连十片的(两片一格)那种,便宜的地方一元钱能买三连(30片),北京的药店再贵的也就一元一连(10片)。当然,有的北京药店根本就买不到这种便宜的药,你就要多跑几家了,哈哈。 买回来,剪下来两片带上就够吧。 4, 蛇药:北京周边的蛇很罕见,但是见着了可就不是件让人兴奋的事儿。 要带一整盒,去年偶说动了易步户外的老板做了团购,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再说动他,呵呵,易步户外的老板人挺好,老是一脸真诚的、傻傻地笑容,人很好说话,争取说动他进一些。 5, 治疗腹泻的药:我喜欢黄连素片,一瓶几元钱,100片/瓶的最便宜,我的这瓶药带着了好几年了,每次一走起来哗哗响,特容易让人以为是那种瓶装的木糖醇的响动。 也有的黄莲素片是袋装的,一袋36片,也很爽。 俺不作兴那种泻痢停,因为“磺胺药过敏”的人不能吃泻痢停的,碰巧偶过敏。 以下为备选药品: 风油精: 我带着的,蚊虫叮咬,或者防蚊虫,还是管用的。 止痛药:推荐“芬必得胶囊”,从一板上剪下两粒就好,当有人走了一天膝盖疼时可以服一粒或者两粒。 严重受外伤时的止痛药? 基本上不要想,这种强止痛药你是买不到的,即使买得到,你用得到的机会也非常少,所以不带。 抗生素:即消炎药,我不带,没啥救急的用处。如果你想带,推荐带胶囊的“阿莫西林”,剪下几粒来就好。 绷带、纱布、酒精:我没有,呵呵。 户外受伤了,脱下T恤衫,撕开,能凑和着。 棉棒(棉签):应该带着一包,这个东西无可替代,可惜我个人的药品里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需要勤换,一包也就能保证一个月吧,时间久了或者开封了,就不爽了。 创可贴: 没用的东西,我不带。 小伤口不用创可贴也很少发炎(大自然里细菌远少于非常“干净”的城市),很少会感染; 大的伤口又没法用创可贴,所以我不带。 但是如果我家里有创可贴的话,我会考虑带一两贴的,据说这个东西可以临时急用在其它途径,比如裤子开裆了、冲锋衣破了…… 还有啥? 哦,最后,买一个可以密封的塑料袋子,或者女生洗澡时装洗浴用品的那种透明的、带拉链的袋子,装上这些药品,防止淋雨后药品受潮。

现在都用密封盒了! 来自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1501097装备论坛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药箱帖子

感冒:日夜百服宁-----------单带可以,一般用止痛药就可以了(加上一片扑尔敏) 止痛:散力痛、芬必得、加和百服宁(头痛)--------一种就可以了,扑热息痛就很好用,前面的也可以 胃病:三九胃泰、达喜片、吗丁啉(尽量少用)--------至少要带一种制酸药,如奥美拉唑,吗丁啉或胃复安可以兼作晕车药,还要带上解痉药,如颠茄片 止泻:黄连素、保济丸、弗派酸(诺弗沙星胶囊)--------必须要带三种,黄连素、环丙氟哌酸和斯密达,各有各的用途 高原反应:肌苷片、板蓝根冲剂 -------这些都不管用,最好有乙酰唑胺;带上一点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或速尿等,氨茶碱在肺水肿时作用明显;氧气最好(迅速减低海拔高度也可以)! 消炎药:乙酰螺旋霉素 、双飞人药水 ----原则上要带上可以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生素,前面的环丙氟哌酸可以抗阴性菌,头孢类的就可以;有牙周炎的要带上甲硝唑片 晕车药:氯雷他定 、吗丁啉 -----这个选择性比较多。。。 扭伤:扶他林 ---没问题 心脏病:速效救心丸 -------这个不行,有冠心病的要带上硝酸甘油,心律失常也要针对性用药,一般倍他洛克类药物很好用。 中暑:龙虎人丹、霍香正气水 ------这个很好! 驱蚊虫:白花油 ---------最好是除虫菊酯类的 上火:西瓜霜喷剂 -------排毒养颜胶囊很好用 退烧:克感敏 ---------------这个重复了,止痛药就可以了 肌肉酸痛:云南白药喷雾 、黄道益活络油 ------红花油比较好用,就是味道太大 擦伤:红霉素软膏 ----------可以 消毒:碘酒 、过氧化氢3%溶液 -------------高锰酸钾必不可少!另外还有很多用途,包括毒蛇咬伤也有用 蛇药:季得胜 -----------一般针对腹蛇的药物比较多 缓解疲劳:西洋参含片 -----------心理安慰作用更大 补充维生素:泡腾片、善存片 -----一种就够了 邦迪牌防水创可贴 ----------多带一些好 医用胶布 脱脂纱布卷 脱脂藥用棉花 一次性塑料杆棉签 无菌不锈钢手术刀片 灭菌医用无损伤缝针,线 体温计(口表) 镊子 剪刀 -----------------以上这些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忘了注射器,有好多用途,包括吸蛇毒。

简化后的药物~大约100克 感冒:扑热息痛+扑尔敏,兼抗过敏15g 止痛:扑热息痛 胃病:奥美拉唑,胃复安,颠茄片10g 止泻:黄连素、环丙氟哌酸10g 高原反应: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氨茶碱5g 消炎药:环丙氟哌酸+头孢拉定15g 晕车药:用前面的胃复安 扭伤:可以不用药,或用前面的止痛药 心脏病:硝酸甘油+阿替洛尔2g 中暑:人丹2g 上火:排毒养颜胶囊10g 退烧:扑热息痛 肌肉酸痛:扑热息痛 擦伤:红霉素软膏10g 消毒:高锰酸钾2g 蛇药:季得胜10g 缓解疲劳:睡觉

每次行程和同行的人不同,我带的药物不尽相同。大致如下: 感冒:不带 止痛:芬必得或扶他林--------一种就可以了,感冒如果有头痛、高热症状也可以服用 胃病:吗丁啉、颠茄片--------LP要用 止泻:黄连素、诺弗沙星--------很少用到易蒙停 高原反应: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或速尿,Dex 抗菌素:可乐比妥 晕车药:苯海拉明 扭伤:扶他林乳剂 心脏病:不带 中暑:不带 驱蚊虫:蚊不叮、清凉油 上火:不会上火 退烧:见止痛药 肌肉酸痛:不用 擦伤:不要 消毒:高锰酸钾10g(用处太多),碘酒(净水可用) 蛇药:季得胜 缓解疲劳:不带 补充维生素:不带 邦迪牌防水创可贴:不带( 医用胶布、纱布替代) 纱布带较多 医用胶布半卷 脱脂纱布卷、脱脂藥用棉花、一次性塑料杆棉签 不带 无菌不锈钢手术刀片2把,带简易刀柄 灭菌医用缝针,线若干 (无损伤缝针,线是用来缝血管的,野外用处不多,普通带针缝线就可以) 体温计(口表)、镊子、剪刀 不带 注射器,有好多用途,包括吸蛇毒。————看情况决定是不是带 来自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1779&extra=page%3D1&page=1装备论坛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外有毒植物的简单介绍

在野外进行旅行、探险等活动时,多数人在吃了几天方便食品后便觉得胃口大倒,于是往主利用大自然众多的野菜来烹调出美味佳肴。在遇特殊情况时,如粮食补给断绝,野共就成为了主要的应急食物。然而常常有许多有毒的野菜混杂在可食野菜里面,给采食者带来了极大危险。下面,我们把其中一些毒性强且分布广的有毒野菜介绍给大家,供大家采食时鉴别。   狼毒草:又名叫断肠草。高0.5—1尺,根浅黄色,有甜味。叶片呈线形,花黄色或白色,也有紫红色。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吃后呕吐、烧心、腹痛不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老公银:又名叫蛇床子、野胡罗卜。根在幼苗时为灰色,长大后成浅黄色,象胡罗卜。叶柄黄色。老公银的幼苗和老鸹筋的茎发红,无臭味;而老公银的臭味很大,叶和根都有剧毒。吃后会造成死亡。   苍耳子:又名耳棵。生长在田间、路旁和洼地。三四月份长出小苗,幼苗象黄豆芽,向阳的地方又象向曰葵苗;成年后粗大,叶象心脏形,周围有锯齿,秋后结带硬刺的种子。全棵有毒,幼芽及种子的毒性最大,吃后可造成死亡。   曲菜娘子:冬季根不死,春天出芽,长出小苗。叶狭长较厚而硬,边有锯齿,大部分叶子贴着地面生长,秋后抽茎,高0.5—1尺多。籽很小,上有白毛。幼苗容易和曲菜苗相混,但曲菜叶较宽而软,锯齿也不明显。吃了曲菜娘子脸部会变肿。   毒芹: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生长在潮湿地方。叶象芹菜叶,夏天开折花,全裸有恶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野生地:又名猪妈妈、老头喝酒。春天开紫红色花,有的带黄色,花的形状象唇形的芝麻花。根黄色,叶上有毛,有苦味。吃后吐、泻、头晕和昏迷。   毒蘑菇: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①毒伞(又称蒜叶菌、鬼笔鹅膏、绿帽菌)、②褐鳞小伞、③白毒伞、④黑包脚伞、⑤内绿菌、⑥褐脚伞、⑦残托斑毒伞、⑧鬼笔。生长在腐烂的物品上,形状特殊,有象小笔、小伞。颜色鲜艳,有白色、红色、黄色,上述8种都含剧毒。   值得一提的是,蘑菇的颜色、外形、生态等特征与其毒素关没有必然的联系。   民间有许多关于毒蘑菇和可食蘑菇的识别方法,这些方法经专家鉴别无一条完全靠得住。因此广大山友在采食蘑菇时,应分外小心,若有疑虑拿不准是否有毒,则坚决不采,不食,以免发生不测。   此外,还有曼陀罗(山茄子)、毛茛(猴蒜)、天南星(蛇玉米)、红心灰菜(落黎)、牛舌棵子、石蒜(野大蒜)等,都有毒,不能食用。

来自http://www.hnsealove.com/hz/index.asp?leibie=lxj&id=826海之缘假期旅游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中暑的急救

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救助者还应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出现呕吐的,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如果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大量活动过度疲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等。促使病人苏醒。然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因此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则后果将比上次中暑更加严重。

异物入眼应该怎么办?

一般异物如昆虫、灰沙、铁屑等进入眼内,多数是粘附在眼球表面。所以切忌用手或手帕揉擦,否则会使眼结合膜和角膜遭受损伤。这时应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翻开上眼皮及下眼皮,再睁开眼检查巩膜、角膜和内外眼角,最后检查上眼皮,如已发现异物,可用湿的棉签或干净的手帕把它轻轻拭掉。当灰沙或铁屑附在眼皮的内面,就要把眼皮翻开把它擦去。如嵌在角膜上的异物,切勿用尖硬物进行随意挑拔,免致角膜穿透;这时可用干净的针筒吸取硼酸水,在异物旁边轻轻冲洗,注意不能冲在异物上。如果异物仍不能出来,应速送医院治疗。

鼻出血的紧急处理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鼻部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个症状。严重者出血不止,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这是因为鼻子里的血管丰富且浅表曲折;其次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容易受病菌和外伤等因素的侵袭。鼻子出血常见的原因是局部损伤、炎症、溃疡、肿瘤和静脉曲张等。当有鼻炎、鼻息肉和鼻癌时,尤其容易出血。 发生鼻出血时,可采取以下急措施: 1.坐下 2.如果鼻腔内有血凝块,应马上用力呼气将其呼出。 3.捏住鼻子,在鼻梁下方,用拇指和小指捏住两侧的鼻孔约10分钟,并用嘴呼吸。 4.如果出血不停止,应往出血的鼻孔里填纱条。将一小块干净的布卷起来并塞进出血的鼻孔,用拇指和小指捏住两个鼻孔。注意:应确保你自己能将塞进去的布取出,因此不要填塞过深。 5.一旦出血停止,应用湿的布盖住脸和鼻子。 6.30分钟到60分钟应将填塞鼻孔的布取出。取出前最好将布湿润。不要用力吹、挖或用力牵弯曲超过24小时。可以往鼻子里上一些油膏,以防鼻腔过干或更多的出血。 注意: 1.如经处置后,流血不止,应快速去医院。经常出血的人,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2.如果鼻子变形或鼻梁不直或眼睛周围有肿胀、疼痛、瘀血的话,那么你的鼻子可能有骨折。应坐下,并用凉的布塞住鼻腔,并让别人带你去医院。 3.如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须慎重处理。先让患者侧卧把头垫高,捏着鼻子用嘴呼吸,同时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时,可用棉花或纱布塞鼻,同时在鼻外加压,就会止住。然后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

摘自~39健康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

电闪雷鸣时,人在树下或建筑物下容易遭雷击。雷击和触电都可当即致死,轻则致伤。超过65伏的交流电压就会伤害人体,而高压电线落地,周围10米方圆内都会使人触电。闪电的电压可达1亿伏,击中人体,可使人立即碳化焦黑。   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1.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 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4.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溺水者的紧急救护

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倒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    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80-100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15:2。    溺水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在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在送医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对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便于医生抢救。

外出旅游简易急救方法

外出旅游途中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急症, 应如何应付呢?现教您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

  晕厥:

  劳累、疲劳、中暑、饥饿等原因所致晕厥,可令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病情紧迫,此时可用拇指捏压患者的合谷穴(虎口中)持续2~3分钟,可望苏醒。

  头痛:

  一般的头痛,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2~3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胃痛:

  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揉患者的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

  血压骤升:

  可按压劳宫穴(握掌时中指尖抵掌处),可控制血压并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其方法为:用大拇指从劳宫穴开始按压,再逐个按压每个指尖,左右交替,按压时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有条件时应立即送医院。

  心绞痛:

  当心绞痛发作,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时,此时,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让其有明显痛感,亦可一压一放,持续3~5分钟,并应急送医院。

  抽筋:

  腿或脚部抽筋时,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嘴唇的人中穴,持续用力捏20~30秒钟后,抽筋的肌肉就可松弛,疼痛也随之解除。

  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可望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压,即可排便。

  哮喘:

  用大拇指指端,在患者一侧鱼际穴处用力向下按压,并作左右方向按揉,3分钟可见效。

  鼻衄:

  旅游时有人偶然发生鼻出血,可迅速掐捏右足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凹陷处)左鼻孔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孔出血掐捏左足跟,便可止血。

  吐血:

  用中指按压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约1分钟,至有酸胀感为度。

  尿频症:

  以腹正中线脐下3寸关元穴及脐下4寸中极穴,每晚睡前,仰卧床上,用食指、中指各按一个穴。坚持按揉,效果良好。

摘自~http://www.39.net39健康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车祸的急救处理

车祸发生时,除了确保伤者安全外,别忘了联络120和报告交通部门,以防引发其他车祸。车祸时无论伤者受伤程度如何,均需送医就诊。

  1.向旁人请求支援。无法自行处理时,一定要向旁人求救。及时联络救护。另外无论多大的车祸都需要报警。

  确保伤者安全。原则上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但若出事地点太危险,则找人帮忙,小心地将伤者搬移至安全场所。

  防止引发其他车祸。利用三角板警示标志提醒后方来车。

  2.车祸时可能引起各种程度不一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应对。首先要检查的是意识及呼吸、脉搏的有无。千万不要扭曲伤者身体,因为车祸时常伤及颈部骨头及神经,扭曲伤者身体更是致命的动作。

  除了检视意识、呼吸、脉搏外,更重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大出血。

  血液自伤口大量喷出的动脉性出血或滴滴嗒嗒大量流出的静脉性出血,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此时需尽速进行止血。要用干净的手帕压住伤口,利用直接压迫法来防止大出血。大出血时很容易引起休克,所以必须施行休克救护。

  若为意识清醒、未有大出血的轻伤,只要在救护车抵达前,依伤势来进行救护即可。

  3.车祸时,无论伤势多么轻微,即使看来毫发无伤,也一定要接受医师诊治。

  车祸时若未接受医师仔细的诊治,可能引起令人意想不到的后遗症。到时不仅是受害者,在肇事者来说也可能带来金钱或精神上的损害。

  希望各位一定要记住:车祸时无论伤势如何一定要让医生彻头彻尾检查一遍。

蜂螫中毒的紧急处理

蜜蜂和黄蜂尾部毒囊中的毒液通过尾端一枚连接毒囊的螫针刺入皮肤进入人体。蜂毒液中含有蚁酸、组织胺样物质、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神经毒素等,除引起刺伤局部反应外,还可引起神经、溶血、出血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过敏反应。密蜂刺人后,螫针断留在伤口;黄蜂刺后,螫针可缩回,重复刺人。 人被蜂刺后,局部有疼痛、红肿、麻木,数小时后能自愈;少数刺伤处出现水疱,很不有全身中毒症状。被群蜂多处刺伤,在很短时间内即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重者发生溶血、出血、烦躁不安、肌肉痉挛、抽搐、昏迷和急性肾功能衰蝎。对蜂毒过敏者,迅速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和(或)气管痉挛,可导致窒息,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 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狗咬伤

1、 确定咬人的狗或其它动物已被控制,使你和伤者不会再有危险。用干净水冲洗伤处。不要在伤处涂擦任何零售软膏或其它类似物。 2、 在伤处置一干净软垫并包扎。呼叫医疗救助或将伤者送至医院进行检查并注射抗毒素或服抗感染药。

摘自~http://www.39.net39健康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毒蘑菇中毒

很多蘑菇和其它种类真菌都是可以吃的。其中一些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有很多矿物质和纤维。但是采食野生的蘑菇是很危险的。每年都有人因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亡。有毒的蘑菇约有80多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所以,没有经验的人很难鉴别那些是有毒的。那些是无毒的。   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的生物碱,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即使是微量被吸收到体内也是很危险。因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进食后一般经1-2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并伴有腹痛。痉挛、流口水;突然发笑、进入兴奋状态,手指颤抖、有的出现幻觉。所以,没有采蘑菇经验的大人和小孩,千万不要随便采野蘑菇吃,以防中毒的发生。   若出现上述中毒症状要及时实施下列急救措施:   ①、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②、急救时最重要的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③、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④、对于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⑤、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如何进行外伤事故急救

1. 对大量出血的伤病者,应立即止血,以免失血过多而至休克或死亡。

2. 为了防止感染,应用洁净的水洗净并用干净的软布或毛巾等盖住伤口。有人用烟叶或者用植物叶揉擦伤口,这些土方法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所以一般不宜采用。

3. 如果是切伤或刺伤,创面规则的,可能挤出少量的血液,以排出伤口中的灰尘或细菌,这对治疗有好处。

4. 无论是何种伤口都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化脓)现象,特别是较深的刺伤还有得破伤风的危险,所以要到医院清创缝合、打预防针等。

5. 头、胸、腹等部位受伤时,还应考虑到可能会损伤内脏或发生内出血等,应请医生详细检查。

摘自~http://www.39.net39健康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人中穴”的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刺激人中穴为何有急救作用呢?这是因为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刺激人中穴位,还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然而,人中穴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是有利的。如连续刺激引起吸气兴奋或抑制,均可以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刺激手法的应用。经研究表明,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最常见的化学物品,在户外运动中,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说是高锰酸钾真神奇,小剂量解大难题。净化水、做标记,清创、消炎解毒力。摩擦生火三十秒,困在深山不用急。 生火:根据高锰酸钾与有机物接触、摩擦、碰撞,产生热量放出氧会引起燃烧的原理,用一份砂糖两份高锰酸钾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如 果天气干燥,木片很快就能燃烧,时间短、效果好。 净化水:高锰酸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用的常规添加剂。在野外取水时,1升水中加三四粒高锰酸钾,30分钟即可饮用。 消炎: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作用。其杀菌力极强,临床上常用浓度为1:2000—1:5000的溶液冲洗皮肤创伤、溃疡、鹅口疮、脓肿等。溶液漱口用于去除口臭及口腔消毒。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要掌握准确,过高的浓度会造成局部腐蚀溃烂。在配置溶液时要考虑时间,高锰酸钾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5分钟才能杀死细菌。配制溶液要用凉开水,用热水会失效。 洗胃: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要尽快洗胃,减少毒性物质吸收,简单的方法就是用1:1000—1:4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检验此浓度的简易方法是直视溶液呈淡紫色或浅红色即可,如果溶液呈紫色、深紫色时,其浓度已达1:100—1:200,这种极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液可引起胃粘膜的溃烂,绝对不能用它洗胃。误服极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液会造成中毒,所以要注意安全使用。 做标记:雪地迷路时,可将高锰酸钾颗粒撒在雪地上,产生的紫色可以给救援者引路。不过,颜色通常只能保存两小时左右。 值得说明的是,高锰酸钾是强腐蚀剂,使用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以免烧坏皮肤。只有配成合理浓度时,才可直接接触。

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户外运动常见的损伤按创伤类型分为皮肤擦伤、撕裂伤、刺伤、异物插入、骨折等;按照损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在意外发生的现场,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户外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皮肤擦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应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不许可的,可用其他清洁水源,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      头皮出血比较严重,因为头皮的血管比较丰富,出血量自然比较多。头皮比较脏,处理时要注意彻底清创,以免感染,可先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包扎。      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户外活动比较严重的损伤,要算滑坠了。滑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一些人会当场死亡。      如果遇到四肢开放性骨折,首先应使用指压止血法先将出血控制住,然后再利用手头的棉织品加压包扎。如果遇到大动脉出血难以止血时,还要选择止血带止血。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在怀疑是骨盆骨折时,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使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上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滑坠、跌落使头部受伤造成的七窍流血,有可能是颅底骨折的结果,此时用填塞止血,会使原本能从耳、眼、鼻、口流出的颅内出血积攒在颅内,导致脑疝。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试图填塞止血,利用体位变化让其彻底流出来。当然,颅底骨折是很严重的颅脑外伤,现场还要考虑有无颈椎骨折。一旦颈椎骨折,变换体位就容易造成截瘫。      户外活动时,往往距离正规医院较远。因此,在遇到外伤出血时,要冷静判断出血量大小。如出血量较大,估计在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过程中失血量大于800毫升,应将止血作为首要任务。      野外如何上止血带      常用的止血带是橡皮带、止血带、三角巾、有弹性的棉织品如宽布条、毛巾等材料,每次户外出行前请准备若干,不要用铁丝、电线、尼龙绳、麻绳等做代用品。      上止血带的位置要求严格。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段,禁止扎在上臂中段,避免短时间内损伤神经而导致残疾;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上段,尽量不在小腿、前臂上止血带,因为小腿、前臂都有两根骨头组成,无法捆扎夹在两根骨头中间较深的动脉。      上止血带前,在肢体无骨折的情况下,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减少出血量,并严格遵守下列要求:      1. 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2. 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3. 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4. 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交代给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      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      手指出血,压两侧。      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      环行包扎,用在粗细相等处。      螺旋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螺旋反折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8”字包扎,用在关节处。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游中的休息以及饮水

在外旅行途中的休息同样要讲究方法,而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是一个科学的休息原则。中途休息一般应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长短结合,即短时间的休息同长时间的休息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度。短休息:是途中临时的短暂休息,一般时间短(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站着休息为主。这种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时间短。长时间的休息在平路旅行一般2小时一次,一次可在20分钟以内,休息时应卸下所有的负重,先站一会后才能坐下休息,不要马上坐在地上。休息期间,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肩部、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可以活动一下四肢。休息是积极的,而不是躺倒休息。

  饮水原则:人体的新陈代谢离不开水,在运动中由于出汗蒸发,人体的需水量比平常多,及时的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同样要掌握一个度,出现口渴时,应适当的忍耐一下,不要一渴就喝,每次喝水最多一两口就足够了,不要猛喝,过量的水只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科学的饮水应当是适量到人体基本需求即可。

  水源可以是自带的饮水,如白开水、茶水、运动饮料等,途中一般不要喝啤酒、含糖份多的饮品。暑天可以预备一些消暑饮料,如酸梅汤、橄榄汤、酸角汤等,它们即解渴,又达到消暑作用,但这些饮料的浓度要低一些。

  饮用天然水源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察明水质状况,死水(无进出口的湖泊、水塘、水库)应当特别注意,如果水域面积大,并有水生动植物生长,且水质清,无污染,就可以饮用。流水并非都可以饮用,有些河流、溪流由于遭受上游的工业或生活污染,水质已经变差。如果无净化措施就不要直接饮用。另外,有少数林里的溪流,表面看上去是清澈的,但它们可能包含有一些动植物腐烂生成的细菌、病毒等。有些泉流同样可能包含有一些不适合人体吸收的矿物质及化学成分。在饮用前可以通过眼观(纯净)、鼻嗅(无味)口尝(无异味),即可饮用。

户外急救之疲劳与恢复疲劳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可预见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活动时,受自身体能限制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极易产生一些损伤,而疲劳会加大损伤发生的概率。所以,在进入野外环境进行探险活动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真地看待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衡内外环境时,疲劳体验提醒我们尽快休息,并通过适当休息得到缓解,而极度的持续疲惫会造成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人在长时间活动状况下,机体内部能量逐渐耗减而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就是说,疲劳状态直接与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密切相关,比如在疲劳状态下,因单位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运动速度和准确性随之下降,疲劳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也往往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等。

  及时发现疲劳   疲劳是缓慢而隐匿地发生的,常常被人们忽视。当我们感受到疲劳时,身体已经到了必须休整的地步。为了及早发现、避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疲劳。一旦出现下列状况之一,建议立即休息,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都行。   1. 活动中,发现原来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现在因体力不支无法完成,但对有兴趣的活动,仍然可以用主观意志完成想完成的动作。这种情况在初次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比较常见。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出现这种状况时,事实上已经产生轻度疲劳。可惜,很多人却不以为然。此时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完成动作,应立即休息,很快就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如果硬性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活动,会引起疲劳爆发,造成伤害。   2. 活动中反应迟钝,心情变得很糟糕,不耐烦,失去原本雄心勃勃参与活动的决心和欲望;失去应有的注意力转换和分配的灵活性,动作准确性下降,无法用主观意志力和客观刺激改善现状。一些人怨天尤人、歇斯底里、辱骂同伴,甚至趴在地上拒绝行走,还有一些人仅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登山或长时间负重行走时,旁观者应明白对方至少已是中度疲劳,所表现的过激行为是疲劳所致。由于心理和生理处在不正常状态,此时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让对方彻底宣泄,等候其自然恢复冷静,然后安慰对方,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经过较长时间充分休息后,会恢复正常。   3. 严重疲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运动能力失调,步态不稳,身体摇晃,手脚动作不协调。这种状况对于负重行走和登山都是相当危险的。   4. 极度疲劳时,典型的表现是睡眠欲望极强,甚至站、坐、行走都能入睡。对于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是最危险的状况。强烈的睡眠欲望是身体向你提出的严重警告,说明此时身心已经受到伤害。如若不停止活动立即睡觉,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户外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疲劳在所难免。怎样避免因疲劳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是每个参与活动的人值得注意的。   引起疲劳的原因比较多,疲劳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因人而异。防护疲劳要根据所处的环境、运动项目的难易程度及兴趣大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依照身体健康状况来进行。   1. 平时加强身体体能训练。   2. 合理负荷。负荷一般不应超过体重的1/3,最多不要超过体重的45%,尽可能根据体力状况来衡量可负担的重量。   3. 长途徒步出发前应先做热身运动,然后再开始行走。领队者掌握好行进速度,尽量避免时快时慢,维持自己的自然步调,过快或过慢都会增加疲劳。   4. 适当休息。休息的时间因运动量和海拔高低而有区别。海拔较低或走平地时,一般情况下,行走50分钟应休息10分钟。无论有无疲劳感都要休息,这是避免疲劳的最佳方法之一。行程达到全程的3/5时,应大休息两个小时。大休息时要卸下装备充分休息,有条件的可在大休息时烫脚或擦澡以达到充分休息的效果。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行走,行走1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在超高海拔(5000米以上)行走时,可能要走两步就要休息,以消除疲惫感。当然,休息时间的长短不是死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气候和着装。   5. 保证充分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要保证八小时睡眠。   6. 充分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户外活动消耗热量每日可达4000卡,在山路、崎岖不平的地方行走,体力消耗比平地行走大16倍。如果没有充分的营养支撑,会加大疲劳程度,延长恢复体力的时间。补充能量的方法是多吃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糖和脂肪,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不可暴饮暴食。   7. 足够的饮水。每天至少4升水(不包括饮食中含的水分),在热区或夏季,出汗量大,每天需要补充6升—7升水。最好在出发前及大休息时将水喝足,并带上足够的水随时补充。由于出汗会带走大量的盐份,可以通过咸食或汤中适当加盐来补充。   一旦发现户外活动中有人颜面潮红、呼吸急促、大量出汗、身体摇摆或昏倒,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就地让其安静平卧,松解装备和衣领、皮带,补给水分。有条件时,可补充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刺激合谷、人中、少商等穴位。天热时注意通风散热,寒冷时注意保暖。急救时,要体现人文关怀,时刻安慰伤者,注意观察体征变化(呼吸、脉搏、体温),如出现心跳呼吸困难或有血尿发生,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出外野营知识之全面攻略

面对紧张的都市节奏、巨大的工作压力,你可曾渴望走出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回归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的原始和寂静,感受自在悠闲的流浪感觉?来吧,约上三五知己,背起你的行囊,打破生活的桎梏,走出一片新天地! 探险时选择营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因此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地势。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风化的岩石,尽量要避免在下凹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 气候。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避免在河流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淹没河岸。因此,雨季来临时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饮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有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险的。 背风。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甚至引发疾病,大风还会卷走帐篷,增加点燃篝火的困难,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 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的药品和防护措施,比如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就非常有效。 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 环保。请注意保护环境,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特殊情况下无法带走时,可以挖坑掩埋。

轻松徒步二十条

刚开始徒步的时候 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是刚刚参与到户外徒步的阵营中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下面的几条原则对于刚开始徒步的户外爱好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3、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最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4、学会休息的步法: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5、徒步的时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义不是暴饮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计路可能都走不了了。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 6、在徒步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 登山杖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户外活动中,适当地利用装备,有时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在徒步的时候如果能有两根登山杖与你同行,能为你带来不少便利。 1、最好有两根可以自由伸缩、携带方便、有防震功能的专业登山杖。如果没有,当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树枝、木棍代替。 2、当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进的时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体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绊绊的发生。 3、过河的时候,登山杖等于你的身体又增加了支点了,有利于在湍急、湿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4、上坡的时候,登山杖可以帮助你的脚助力,下坡时可以帮助减少膝部的震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5、走在有灌木丛的山路上时可能会有蛇,这时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6、虽然不是丐帮,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于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过寨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来对付野狗。 7、休息时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来做一个简易的遮阳棚来遮避太阳。 8、冬天的时候,经过有雪的低矮树木时,可以用登山杖把树枝上的雪打下来,这样雪就不会掉在身上了。 9、有的登山杖还可以作为照相机的独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时,如果你还有摄影的爱好,这种登山杖是个不错的选择。 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安全第一是户外轻松徒步的前提。在野外,如果不小心迷路了,可不是一件小事。为了避免迷路,除了跟经验丰富的领队、向导活动外。作为每一个参与者在徒步的时候,还需要多留心,清楚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如果队伍中这样细心的“识途老马”有好多,一旦迷路也一般能回到来时的路上。 1、在前进的时候,随时要注意所经过的明显得自然标志,如河、湖、岩壁、形状比较有特点的山头等,这样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据这些明显标识来找回来时路。 2、我们徒步的地区,大都有当地人活动,可以根据小路的大小或有无经常走动的痕迹来进行判断。如果你徒步的路线曾经是热点路线,可以留意路上是否有一些先行徒步爱好者留下的路标。 3、如果没有携带指南针,在有太阳的时候,结合时间,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影子,来知道自己大概的前进方向。 4、徒步的时候,最好带只手表,这样对时间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路程要走。 5、每个地区太阳下山的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向当地人咨询一下当地太阳落山的时间,根据时间及时地寻找营地或准备休息,徒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走夜路。

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摘自http://www.leeadoo.com/article_list.asp?id=2雷雪傲度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户外自救手册

--基本需要 --------------------------------------------------------------------------------   生存的基本需要是食品、火、庇护所和水,它们各自 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沙漠地区水是最首要的 问题,在极地圈中避寒场所和水是最首要的。在获得幸存 的努力中,确定你的首要需求是步骤之一。   只有历经长时间的饥饿,才会导致一名健康者死亡, 因为人体贮存的能源也能使生命维持很长时间。毫无掩蔽 地暴露在风雨与寒冷之中,即便在温带地区也是致命的。 浸在极地冰水中即使是几分钟也将导致死亡。通常食物很 少可能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即便在难寻之处, 首先要面临的可能还是其他方面。在极端条件下,首要的 是蔽身之所--不仅是指身处天寒地冻的极地或者酷暑沙 漠,还包括云烟氤氲的山区。在这些地区,火源也是至关 重要的。 水 水分损失 寻找水源 雨露收集 动物找水 凝结水 日光蒸馏 蒸馏 冰化水 取水植物 盐 --基本需要--水 -------------------------------------------------------------------------------- ※水※   绝大多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都会把水看作当然 的资源。他们如此习惯于开关水龙头,除非极端干旱导致 水资源短缺,否则他们不会想到还会有缺水问题。然而, 对于海难或洪灾之后的幸存者来说,尽管四周被水包围, 却得不到可以饮用的水。世上也有许多地方,除非下雨, 否则就得不到水。其他生存必需品本书随后介绍,但水对 于普天下万物都是最重要的。   生命离不开水。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 都含有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 天也活不了。水需要优先考虑,不要等到水都用光了才想 到去找水。保留你珍贵的存水,尽最大努力去寻找水源。 流动的水源最理想。尽管将水煮沸或者利用化学净化剂都 可以杀菌消毒,但流动水还是更好一些。   人体的75%是水。水使人体维持恒温,使肾脏行使 排泄功能,使人拥有清醒的头脑,使心脏正常跳动。但是 体液是有限的,身体消耗的水分必须及时得到补充,否则 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无从言及。 --基本需要--水--水分损失 -------------------------------------------------------------------------------- ※水分损失※   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即使静卧者每天也 要消耗大约1升水。正常呼吸会从人体带走水分,随着工 作强度加大和气温的升高,深度呼吸和出汗也会促使人体 失去水分。病人的呕吐和腹泻更会增加水分丧失。必须不 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通过饮水和食用含水食 品可以补充水分。 如何维持体液平衡?    为了使水分消耗降至最低程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多休息,少活动。 □ 不要抽烟。 □ 呆在荫凉场所。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 不要躺在热腾腾的地面上。 □ 不要饮食或尽可能少进食。如果身体得不到水  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  会加速脱水。脂肪很难消化,需要大量水分。 □ 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 不要谈话--不要用嘴呼吸。 -基本需要--水--寻找水源 -------------------------------------------------------------------------------- ※寻找水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寻找水源首选之 地是山谷底部地区。如果谷底见不着明显的溪流或积水池 ,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试着向下挖很可能植被之下 就有水源。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 其是沙石地带。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 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 大的海水层上。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在 悬崖入海处应注意生长茂盛的植物,包括羊齿类和苔藓类 植物。在岩石的断层间你很可能会发现湿地或泉眼。   如果找不着淡水,通过咸水蒸馏也可得到(见本篇“ 日光蒸馏器和蒸馏”部分)。 警告: 对于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周围出现 动物残骨的地方的其他水源要保持警惕,这些水源可能已 被靠近地表的化学物质污染。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 性的。池塘里的水总要煮沸才能饮用。沙漠地区会有一些 无活水源头的死湖;它们逐渐形成盐湖。盐湖里的水只有 经过蒸馏才能饮用。 --基本需要--水--雨露的收集 --------------------------------------------------------------------------------   除了工业化国家中出现的会增加土壤污染的酸雨外, 各个地方雨水几乎都能饮用,你所做的仅不过是收集而已 。尽可能选取大面积的集水区,利用各种可能的容器收集 。   在地面上挖个洞,四周用粘土围住很大一块地方,可 以有效地收集雨水,但要防止洞里的水渗走。如果没有防 渗的薄片材料,金属材料或者帆布材料都可很好防渗。如 果对水的安全性有所怀疑可以在饮用前烧开。   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当它凝结 在金属体上时,可以揩抹下来或者直接舐吸。   你可用衣服浸透水,然后再拧出来。一种方式是将干 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以将水拧出 来或者吮吸。   切记:可以控制少流汗,但不要限定饮水。如果必须 限量就小口吸饮。在长时间缺水后,一旦发现了水源,千 万不可豪饮,开始也应吸饮。大量豪饮猛灌会导致脱水者 呕吐,造成大量宝贵体液的丧失。 --基本需要--水--动物找水 -------------------------------------------------------------------------------- □哺乳动物□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定期补水。草食性动物通常永不会 离水源太远--尽管有些种类为了避开旱季可能会长途迁 徙上千公里--因为它们早晚都需饮水。留意跟踪动物的 足迹经常会找到水源;下山时可以跟随其后。肉食性动物 饮水一次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它们可以在捕食其他动物时 获取水分。所以哪里出现肉食性动物,并不一定在附近就 有水源。 □鸟类□   谷食性鸟类,如雀类和鸽类,是不会远离水源的,它 们也早晚饮水。当它们径直低飞时,那一定是渴求水源。 饮足水后它们会停在那里,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经常性 歇息。密切留意它们的飞行方向,可能会找到水。   水鸟即便不停下来吃喝也能坚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 它们的出现也不一定预示周围就有水。隼、鹰以及其它肉 食性鸟类能从捕获物中得到水分,所以也不能作为有水的 信号。 □爬行类□   它们不是水源指示者。爬行类动物可以吮吸露水,也 可从捕获的小动物中获取水分,从而即便无水也能生存很 长时间。 □昆虫类□   昆虫是很不错的水源指示者。尤其是蜜蜂:它们通常 远离蜂巢或蜂房至多不超过6500米。但是饮水时间没 有规律。蚂蚁也离不开水,一队向着一颗树行军的蚁群很 可能是去地下蓄水池饮水。这样的蓄水之地即便在不毛之 地也有可能找到。大多数昆虫会在水源半径90米范围内 不停地飞行,尤其那种飞行时露出明晃晃绿身体的欧洲石 蜂。 □人类踪迹□   人的脚印常能带你导向一口井或水坑。为了减少蒸发 ,它们上面可能会覆盖着灌木或石板。用后应重新盖好。 -基本需要--水--凝结水 --------------------------------------------------------------------------------   植物根部可从地下吸收水分。有的树木根部可延伸到 地下15米或更深处获得水分。个人就是费力也挖不了那 么深。当然,你也不必如此,可以让树来帮你。在一段树 木的嫩枝叶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袋内产生凝结水。   挑选健壮、枝叶浓密的嫩枝条。袋口朝下,袋的一角 靠下,以便收集凝结水。   将一聚乙烯薄膜覆在任一生长良好的植株上就可以收 集到水分。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上升与薄膜接触时遇 冷,会凝结成水滴。如左下图,将薄膜顶端收口并悬吊起 来,或者用有弹性的垫棍支撑起来。凝结的水珠中。应让 之沿着薄膜内壁流入底部收集皿中。不要让树叶触动薄膜 ,否则会碰掉凝结的水珠。   甚至将刚砍断的新鲜植物枝叶放在大塑料里,温度升 高时,也会产生凝结水。用干净的石块垫在枝叶下面,以 方便凝结水的收集。用石块使袋子绷紧,弹性垫棍支撑袋 顶,这样以免枝叶触及袋面。塑料袋应微微倾斜使里面的 凝结水珠顺着壁滑至收集点。当枝叶变蔫不再有很强蒸腾 作用时,小心地再换上一批新鲜枝叶 --基本需要--水--日光蒸馏 -------------------------------------------------------------------------------- □日光蒸馏器□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 部中央放一收集皿,如图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条 。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 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条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 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 地区。塑料条比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水汽凝结非常明显 。此类蒸馏器在24小时内至少能收集1品脱(55毫升 水)。   这类蒸馏器还有陷阱的功能。塑料条能吸引昆虫和小 蛇,它们会沿塑料条滑到弧形的底部,在蠕动时掉进收集 皿中。   日光蒸馏器也可用于从有毒或污染水中收集蒸腾凝结 水。   塑料条中央部分吊一石块确保塑料条呈弧形,以便水 滴能顺条滑至中央底部并落入收集皿中(如上图)。塑料 条的两端也用石块压住。将收集皿固定,以免掉入陷阱的 生物打翻它。   如果可能,用一虹吸管将收集皿里的水引入更低位置 的容器里(如图a)。这样就可不断地取水了。 警告:无论何时也不要饮用海水和尿液,但是,通过 蒸馏,两者都可用来产生可饮用水--海水的残余物同时 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盐分。 --基本需要--水--蒸馏 -------------------------------------------------------------------------------- □蒸馏□   蒸馏器皿是救生装置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也可以就地 取材。为了蒸馏能顺利进行,你需要找到一些能替代实险 室里曲颈瓶工作的东西。将软管一端插入一只盛满水的密 闭容器顶部,另一端插进一封闭的冷却皿中,给盛水的容 器加温,水沸腾产生的蒸汽经管子散发到冷却皿中遇冷凝 结成洁净的水。管子也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如 背包的中空框架等。为了避免蒸汽散出,用泥或湿沙封闭 管道与容器之间的接合缝隙。   管子一端插入盖口容器里,容器里装有待沸腾的污水 、盐水甚至尿液,另一端插入一只日光蒸馏器里。用金属 板或树皮盖住容器口。用作冷却皿的日光蒸馏器口甚至可 以用卷成圆锥形的树叶来覆盖,这样有助于收集蒸汽。 --基本需要--水--冰化水 -------------------------------------------------------------------------------- □冰雪化水□   溶冰比熔雪容易--只需较少热能,可以更快更多地 化出水来;同样的热能,前者能产生双倍的水量。如果只 能用雪,应先熔化小块的雪在罐子里,然后逐渐加多,一 次性放入大量雪块的弊端在于,底部雪先融化成的水会被 上部的雪浸吸,这样会产生中空,不利于进一步传热甚至 会把锅烧坏。 □海上冰块化水□   海上的冰块含盐高--化成水也无法饮用,除非年代 很古老的冰,含盐量较少。年代越近的冰块,含盐量也就 越高,这些冰轮廓粗糙,一般呈乳白色。古老的冰块由于 气候交替的影响,边缘会不那么光滑,一般呈天蓝色。 --基本需要--水--取水植物 -------------------------------------------------------------------------------- ※集水类植物※   杯型植物和解寄生植物叶片常呈中空状,常贮有水。 这些植物多寄生在高大乔木枝干上。竹类中空的节间也常 存有水,尤其是那些年老发黄的茎杆。摇动它们,如果能 听到咕嘟声响,肯定有水。在每一节的顶剖开一“V”型 槽口,将竹杆倾斜就可倒出水来。   解寄生类植物高度从5厘米至9米不等,一般高为3 0-150厘米。有些种类在组织中贮有大量的水分。在 叶片基部形成的贮水器中也都积有水。这些种类分布于夏 威夷地区,以及南弗吉利亚至秘鲁、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许多瓶状叶植物能收集和保持水分。在饮用前要滤去 陷进瓶状叶内的各种小昆虫及其他残骸物。   旅行者树是香蕉树家族中的一员,在叶茎的基部斑纹 处贮有1-2升的水。 ※藤本植物※   直径约为5厘米的粗皮藤本植物也能有效提供水源。 但你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是贮水植物,并非所有种类都有可 饮用水汁,有些汁液是有毒的。有毒种类在茎被砍断时会 产生浓的乳白色汁液,以后你就会知道不再去碰它了。   如果你直接用嘴去吮吸树汁,有些藤本会造成皮肤痛 痒,所以最好是让汁液滴落入口中,而不去用嘴直接贴着 茎干。用容器收集树汁当然更好。   应注意选择特别能产汁液的茎,由底部回溯到茎的顶 端处砍一道“V”型的深痕,然后由靠近地面处砍断该茎 ,让树汁从断口处流出至口中或容器里。当不再往外滴时 ,沿底部向上砍去一段,不断重复直到耗完整茎的汁液。 记住先在茎的顶端砍一“V”型深痕,而不是先砍底部, 那样茎中的树汁会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上运动的。 ※根部取水※   在澳大利亚,水树、沙漠橡和血木的根部都靠近地表 ,很容易挖出来。将树根砍成约30厘米一节,剥去根底 皮,吮吸汁液,或者直接刮到树根髓部,挤出树汁。   除非你曾看过经验丰富者的演示,你很难找着那些最 有价值的沙漠橡树根。澳洲土著人能确认一种长在类似球 状球根上的细小嫩须,它可以救命。但除非确知如何能找 到,否则不要瞎费力气。 ※棕榈类※   扁形棕榈、椰子树和夏柏榈都含有富含糖分的树汁, 相当可口。先弯曲花茎至顶端砍断。这份浓稠汁液流出之 后,可以在24小时内重新恢复。努力做到每天能收集一 夸脱体积的汁液。夏柏榈的嫩枝从基部长出,所以你可以 从地面水平开始。对于其它种来说,你可能必须爬到枝叶 茂盛的树干上部才够得着开花的枝茎。   椰子汁富含水分,但成熟椰子中的果汁有很明显的轻 泻功能;饮用过多会引起腹泻,从而失去更多的水分。 ※仙人掌类※   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蕴含丰富水分。但并非 所有种类的汁液都可安全饮用--西夸茹是生长于亚利桑 那的一种巨型多指仙人掌,汁液毒性很强。注意避开仙人 掌刺。一旦弄上皮肤,很难去除,尤其是那些纤如毛发的 棘刺,更会疼痛难忍并会引起化脓感染。   啤酒仙人常(见“食物”篇中的“沙漠植物”)能高 至120厘米,生长于美国南部至南美洲一带。需要费相 当的力气,才能切开它那粗糙多刺的外皮。最好的方法是 从顶端向下切开,将茎皮剥去,内部切皮片状,取出吮吸 。或者将茎髓捣碎。吸取汁液。有些种类的汁液会无色无 味,有些种则难以下咽。一般来说,高100厘米的筒仙 人掌能产一升乳汁液。与通常乳汁植物都有毒不同,这类 仙人掌是个例外。   分布于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州地区的多指仙人掌晴 人巨,高达5米,富含大量汁液--但是有毒。可以将汁 液收集,经日光蒸馏器蒸发冷凝,在冷夜里重新凝结,得 得可饮用水。   仙人掌属植物--多汁梨果或隐花果类,具大型耳状 赘疣,产卵形浆果,成熟时转变成红色或金黄色。它们的 棘刺较大,易于去除。果实和赘疣都饱含汁液。 ※动物中取水※   动物的眼眶里贮含水,通过吮吸就可得到。   所有鱼类,体内都有可饮的流汁。尤其是大鱼,沿鱼 刺延伸,贮有许多新鲜流汁。将鱼解剖并取出内脏,保留 脂肪并除去骨架。小心不使鱼体内的流汁流走,你可以直 接饮用它们。   除非你非常缺水,要留心不去吸吮鱼肉部分的浆汁, 因为它们富含蛋白,消化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分。   沙漠动物也可成为流汁的来源。在澳洲西北部地区的 旱季里,当地人经常挖开干粘土层,寻找沙漠青蛙。这些 蛙通常在旱季钻入土层夏眠以求生存。蛙体内贮有水分, 可以榨取饮用。 --基本需要--盐 --------------------------------------------------------------------------------   盐也是人体必需品。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每人需要 摄入10克盐。如果排出量大于摄入量,人体就会出现麻 烦。排汗和撒尿都会带走盐分,所以气候越温暖,盐分损 失也就越多。体力劳动会增加耗盐量。   缺盐的首要症状是肌肉痉挛、耳晕目眩、恶心和易于 疲惫乏力。补盐方式可以是一品脱水加一小撮盐溶解后饮 下。你的救生包里带有盐片,捣碎它们,加适量水溶解。 不要整片吞服--这样会导致胃部难受,也有损肾脏。   如果没带或者盐片用光了该怎么办?位于海岸边或海 上时可从海水中得到充足的盐分--一品脱海水里含有大 约15毫克的盐。但千万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应先用淡水 将它很好稀释。蒸发海水时可以得到盐块结晶。   身处内陆,必须解决盐分问题。在牧区,你能找到被 牛舐过的盐渍地--不过那时你也抵近文明之境了,不太 可能会继续缺盐。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注意观察它们 的行踪可以找到盐。非洲象会甘冒风险探入漆黑幽深的洞 中,只是为了舐食洞壁的盐分。   有些植物也含盐。在北美洲,最好的是核桃树的根; 在东南亚,可利用夏柏榈的根。将树根烧烤至所有水分都 被蒸发,便会析出黑色的盐晶。   如果直接找到盐有困难,可以尝试间接方法。动物血 液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抛弃,因为它是矿物元素的有用 来源。

摘自http://www.gzeagle.com/infolist2.asp广东山鹰户外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被困山中活命法

● 躲进洞穴中或在凸出的岩石下暂时栖身。这些地方能遮挡风雨烈日。通常也有水或较湿润,但须提防雷暴,电击。 ● 避开山崩或雪崩的险地,例如满布碎石的斜坡。 ● 如被困在山谷,周围高地比谷底安全。 ● 把多余衣服或颜色鲜艳的布块铺在地上,以显示自己的位置。 ● 吹哨子或高声呼喊,吸引别人注意;在山中,声音可传得很远,按国际求救信号呼救:一分钟6次,停顿1分钟,不断重复做下去。这样比不定时呼叫更令人注意。 从远处或空中很难看到在郊野的旅行者,但旅行者可利用下列不同方法使自己较易为人发现。 ● 国际同用的山中求救信号是哨声或光照,每6分钟响或照6次,停顿一分钟,重复同样信号。 ● 如果有火柴和木柴,点起一堆或几堆火,烧旺了加些湿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 ● 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戴一顶颜色鲜艳的帽子。 ● 用树枝、石块或衣服等物在空地上砌出SOS或其它求救字样,每字最少长6公分。如在雪地,则在雪上踩出这些字。 ● 同时,拿颜色最鲜艳又阔大的衣服当旗子,不断挥动。看见直升飞机到山上来援救而飞近时,引燃烟雾信号弹(如果备有的话),或在垂索救人的地点附近生一堆火,升起浓烟,让机师知道风向;这样能帮助机师准确地掌握停悬的位置。

游泳遇险后的自救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护技术,可以排除险情或争取时间等待他人救护。   游泳中遇到意外事故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实在不行时,发出呼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同伴或救护员的帮助与救护。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自我救护方法: 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抽筋原因主要是下水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器官及肌肉组织没活动开,下水后突然做剧烈的蹬水和划水动作,或因水凉刺激肌肉突然收缩而出现抽筋。游泳时间长,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进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式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式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水草缠身自救法   江、河、湖、泊靠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游泳者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或陷入淤泥怎么办呢?   ·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象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身陷漩涡自救法   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都会出现漩涡。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最多。海边也常有漩涡,要多加注意。   ·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疲劳过度自救法   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举起一只手,要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雷电的自救 实际上,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当闪电从地面急冲到云层或从云层急冲到地面时,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它也可以在云层中或云层之间传递。构成风暴云层的气流,可在云层内分离出强电能。   正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下部,负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上部或地面上,就象电磁一样,正、负电相互吸引。经不断传递,正、负电流相碰,形成巨大电火花,于是形成闪电。   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所以,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你与风暴的距离,可通过数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的秒数,再除以5米计算,其得数就是你与风暴距离的英里数,即: 你与风暴的距离(英里)=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秒)/5(米)。   雷声是闪电成百万伏的电流碰击所造成的空气热膨胀爆炸而形成的。雷声本身无伤害作用。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闪电总是蜿蜓曲折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它在空中的路径完全取决于空中的电场和电荷分布,而通常只在离地面十几米至百米高度时,才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地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就比谷地易遭雷击。   毫无疑问,直接被雷电击中会受伤害,但有时,即使未被雷电直接击中,由于离雷击点很近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强大的雷电电流向地里泄放时,由于地电阻的存在,使近雷击点处的电压值要比远离雷击点处的电压值大得多。因此,人若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脚离雷击点远,就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说的“跨步电压”。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地表面的导电性能越差,“跨步电压”越大。 雷雨中的安全措施   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易遭雷击。   ·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这时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站在向两旁伸展很远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时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场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这时只要不站在树林边缘,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的距离就行了。   ·原则上说,雷电期间应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高塔、大吊车、开阔地的干草堆和帐蓬等,也不要到山顶或山梁等制高点去。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铁路、延伸很长的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等也应回避。   ·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敝蓬拖拉机。   ·如在家中,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依古老的说法,雷电交加时应关上窗门,离开壁炉,其实这样做并无多大作用。关上窗门只宜应付球状闪电,但这种闪电极罕见,至今仍缺乏有关的可靠资料。普通闪电则不会从开了的窗户射进屋内。 遭雷击后的救护   遭雷击不一定致命。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只感到触电和遭受轻微烧伤而已。也有人遭雷击可能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它外伤。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当就会遭受很大威胁。据报道,在瑞士,每百万人口当中,每年约有10人遭受雷击;而美国,每年死于雷击事故的人数比死于飓风的人还多;在日本,1968年竟发生一起闪电击毙11名儿童的事故。因此,我们有必要懂得防雷的具体措施及遭雷击后的抢救方法。   雷电伤人主要是强大的雷电电流的作用。它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往往不是灼伤。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人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死亡。遭雷击后抢救及时还是有可能复活的。有时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如人工呼吸),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此外,雷击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也可能会熔化伤者的金属饰物和表带。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

摘自http://www.fzclub.com/bbs/dispbbs.asp?boardID=33&ID=901&page=10等高线论坛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辨别方向

在野外迷了路怎样辨别方向   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又没有随身携带指南针时,可依据下面的一些方法辨认方向:   独株树的阳面(即朝南方向)枝叶茂盛,而阴面(即朝北方向)枝叶较稀疏。   在密林中,岩石南面较干,而岩石北面较湿且有青苔。   桃树、松树分泌胶脂多在南面。   树墩的年轮,朝南的一半较疏,而朝北的一半较密。   山沟或岩石等物体积雪难以融化的部位,总是在朝北的方向上。   蚂蚁的洞穴多在大树的南面,而且洞口朝南。   一些自然村落一般都是集中在山的南侧,而且大门多数是朝南开的。一般古庙、古塔、祠堂等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的。   若是夜晚天空可看到的星星,只要找到北斗七星,沿着“勺柄”的延伸线可找到明亮的北极星,北极星的方向便是正北的方向。

怎样在夜间估计距离   夜间利用光源和声源可判断距离;   在1公里以内可以看到香烟头的火光;   在1.5公里以内可以看到火柴的火光和手电筒的光亮;   在2公里以内可以看到步枪射击的火光;   在0.5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平常的谈话声;   在1.5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的呼喊声;   在1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开动声和马蹄声;   在2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喇叭声音;   在5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枪声。

手表能告诉你东南西北

  旅游迷路,一时分不清东西南北时,不必着急,也无需问人,只要问一下你自己的手表,便可以迎刃而解。

  方法:将你所看到时间除以2,再在表盘中找出商数的相应位置,然将其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比如上午10时,除以2,商数为5,你就将表盘上的5对准太阳,12的方向就是北方。北方确定后,其他方向也就清楚了。但要记住,如果是下午,要按24小时法计算。如下午4时,应按16时计算。用这种方法求方向,其准确度不亚于指南针。

  为了记忆这个辨别方向的办法,特赠口诀两句:“时间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

迷路时要走回原地再作打算

  无论是山地、高原、森林,只要不是积雪期,通常都有明确的践踏足迹可遵循,也就是说,路程会很明显。不过,有时还是会走偏或迷路。尤其是在高密度的草丛里或多石地区,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或因太阳已下山,或被烟雾笼罩,视野不良等的各种原因而迷路。

  万一发现迷路时,绝不可慌乱而四处走动,这样容易使你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须安静下来,先休息一会儿。

  因为,在迷路之前的确是走在正规的路程中,所以最可靠的方法是要走回自己有把握的地点去。但要走回原地时,必须多观察四周来确定,如果途中再一次迷路,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回到有把握的地点时,附近一定有正规的山路可走,所以可以详细的找一下。但是,动物惯行路及草丛内的小路都很容易因识别错误导致迷路,所以要多加小心。为了避免迷路,同时也为了万一迷路时能够及早回到原路,我们在走路时,必须养成多多观察四周地形和自然物习惯。

天黑之前未达目的地怎么办?

  进行野外活动时,万一比预定的时间晚,或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天已变暗时,该怎么办才好?本来在计划时,就应该考虑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而拟定较充裕的行动计划,但有时还是可能碰到这种意外的情况。

  如果前进路线很明显,现在的位置也很确定,同时可以认定已离目的地不远的话,就可以点灯继续前进。

  但如果发生了其他的不良条件,例如:下雨而气温下降,或迷路无法回到原地,或队员中有人身体不适,或所处环境对黑暗中行动很危险的话,就要预防万一而决定在当地露宿过夜。

  此时,如果带有帐篷且可以找着设营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设营过夜。但如果没有携带帐篷或地形处在斜坡上,无法设营时,就尽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温。若是携带了食物和炊具的话,就可以炊事用餐。遇到此情况时,如果身边带有一张可以抓叠的隔热板,就很管用了。为了预防万一,平时就要养成一到有水的地方,就装满水壶的习惯。 摘自http://www.meiyou.net/wenhua/cs/aq_bianbiefangxiang.htm旅游文化

定向越野的技能--野外辨别方向

在自然界,有某些动物是具有辨别方向的本能的,例如鸽子。有关专家经过测验证明,人类的某些成员也具备这种能力,但是绝大多数都不具备,或者仅仅是潜在地具备。因此,人们要在野外确定方向,主要还是依靠经验和工具。

利用地物特征

下述地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分向: 房屋:房屋一般门朝南开,在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庙宇:庙宇通常也南向设门,尤其是庙宇群中的主要殿堂。 树木: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向北的一侧则相反。同时,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苔。 凸出地物:例如墙、地埂、石块等,其向北一侧的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苔类植物。 凹入地物:例如河流、水塘、坑等,其向北一侧的边缘(岸、边)的情况与凸出地物相同。

利用太阳与时表判定

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按下面这句话去做,就能较快地辨别出概略的方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如在上午9时,应以4时3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如在下午2时40分(即14时40分),则应以7时2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此时“12”字的方向即为北方。为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上竖一细针或草棍,并使其阴影通过表盘中心,见图。

需要注意的是: 1.“时数”是按一日24小时而言的,例如下午l时,就是13时; 2.在判定方向时,时表应平置(表面向上); 3.此方法在南、北纬度2O°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 4.要注意时差的问题。即要采用“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每向西15°减1小时。的方法将标准时间换算为当地时间。

利用指北针

当指北针的磁针静止后,其N端(通常都有标志)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

利用指北针辨别方向是十分简便快捷的,但是需要注意: 1.尽量保持指北针水平; 2.不要距离铁、磁性物质太近; 3.不要错将磁针的S端当做北方,造成180°的方向误判。

夜间利用星体

1.利用北极星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观察时,其距离地平面的高度约相当于当地的纬度。寻找时,通常要根据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或w星(即仙后星座)确定。北斗七星是七个比较亮的星,形状象一把勺子,将勺头甲乙两星连一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为甲乙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略暗的星,即北极星。见左图。

当地球自转,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则可利用W星寻找。W星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个“W”字母,向W字缺口方向延伸约为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就是北极星。

2.利用南十字星

在北纬23°3O’以南的地区,夜间有时可以看到南十字星,它也可以用于辨别方向。南十字星由四颗较亮的星组成,形同“十” 字。在南十字星的右下方,沿甲乙两星的连线向下延长约该两星的四倍半处(无可见的星),就是正南方。见右图。

摘自http://www.gz33.com/travel/walker/orienteering/yewai.asp广州指南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怎样辨别方向

一.利用自然界特征判定方向

  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器材的情况下,要学会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

  征判定方向。

  首先,太阳是最可靠的“指北针”。

  我们知道,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例如,早晨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因此,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俗话说:“立竿见影”,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是东西方向,与AB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图5)。

  依此法测定方向,插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特别是中午12时前后。如11时半和12时半这两个时间的影子长度几乎相等,顶点的连线刚好指向东西方向,连线的垂直线也能较准确地指出南北方向。

  地球24小时自转360度,一小时转15度,而手表的时针总比太阳转得快一倍,依此原理,可用手表和太阳概略测定方位。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影子指向西方,这时,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表盘上的“12”字便指向西方,如果表盘转动90度,即将6时折半,使表盘上的“3”字对向太阳,“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北方(图6)。

  依此方法测定方向,要考虑地方时差。应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地方时间。以东经120度线为准,经度每向东15度,将北京时间加一小时,每向西15度,则将北京时间减一小时,即为地方时。如乌鲁木齐的地理坐标是东经87度40分,则(120°-87°)÷15°=2小时9分钟,将北京时间减去2小时9分钟,就是乌鲁木齐的当地时间。

  以上两种方法,夏天在我国台湾的嘉义、广东汕头东北的南澳岛、广西的梧州市、云南的个旧市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7分)以南地区不能使用。

  顺便提一下,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中,地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移动15°这个原理,可以用手表和太阳概略测定方向。反之,我们用指北针和太阳也可以测定概略的时间。方法是,用指北针指北定向,太阳的方位的读数被15除即可。我国以北京时间为准,北京在东经120°线上,其他地区则应根据经度差异,加以修正,即得正确太阳时。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热能在自然界形成了许多间接判定方向的特征。掌握这些特征之后,即使在没有太阳的阴天仍可以依此判定方向。例如: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则较为粗糙(树皮上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这种现象以白桦树最为明显。白桦树南面的树皮较之北面的颜色淡,而且富有弹性。

  夏天松柏及杉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脂,南面的比北面多,而且结块大。松树干上覆盖着的次生树皮,北面的较南面形成的早,向上发展较高,雨后树皮膨胀发黑时,这种现象较为突出。秋季果树朝南的一面枝叶茂密结果多,以苹果、红枣、柿子、山楂、荔枝、柑桔等最为明显。果实在成熟时,朝南的一面先染色。

  树下和灌木附近的蚂蚁窝总是在树和灌木的南面。

  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性喜潮湿,不耐阳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长在石头的北面。

  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莴苣的叶子都是南北指向。

  我国北方的山岳、丘陵地带,茂密的乔木林多生长在阴坡,而灌木林多生长在阳坡。这是由于阴坡土壤的水分蒸发慢,水土保持好,所以植被恢复比阳坡快,易形成森林。另就树木的习性来讲,冷杉、云杉等在北坡生长得好,而马尾松、华山松、桦树、杨树等就多生长于南坡。

  春季积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南方,后融化的一面朝北方。坑穴和凹地则北面向阳融雪较早。北方冻土地带的河流,多为北岸平缓南岸陡立。

  此外,庙宇、宝塔以及一般住房大都坐北朝南。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的门则朝向东方(礼拜者面向西方)。

  夜间通常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俗称的北斗星),因为它与北极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不停地旋转。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有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北斗星常会转到地平线以下,特别是冬季的黄昏,常常看不到它。此时,应根据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成“W”形。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在北纬23度以南地区,上半年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向。南十字星座主要由四颗明亮的星组成,四颗星对角相连成为十字。沿A、B两星的连线向下延伸,约在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即为正南方。

  夜间还可以用月亮判定方向。月亮的起落是有规律的。月亮升起的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钟。例如,农历十五的18时,月亮从东方升起。到了农历的二十,相距5天,就迟升4小时左右,约于22时于东方天空出现。月亮“圆缺”的月相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以前,月亮的亮部在右边,十五以后,月亮的亮部在左边。上半个月为“上弦月”,月中称为“圆月”,下半月称为“下弦月”。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利用月亮测定方位,可参考下表。

  此外,还可以根据月亮从东转到西,约需12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转15度这一规律,结合当时的月相、位置和观测时间,大致判定方向。例如,晚上10时,看见夜空的月亮是右半边亮,便可判明是上弦月,太阳落山是6时,月亮位于正南;此时,10时-6时=4时,即已经过去了4小时,月亮在此期间转动了15°×4=60°。因此,将此时月亮的位置向左(东)偏转60度即为正南方。

  在自然界中,风也能帮助我们判知方向。如木制的柱架,其迎风面颜色深黑容易腐坏,而悬崖及石头迎风面较为光滑。但必须熟悉当地的盛行风向,这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

  风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单风向地区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为主。沙丘和沙垄的迎风面,坡度较缓;背风面,坡度较陡。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质

  较硬,东南面坡度大,沙质松软。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漠地区的植物,如酥油草、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向东南方向倾斜。蒙古包的门通常也朝向背风的东南方向。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许多小雪垄、沙垄,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

  以上所述是沙漠地区的一般特点。风向还因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异。因此根据风向特征判定方向,平时应参阅兵要地志,了解当地四季盛行风向,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还须注意,在具有多种风向而风力又大致相似的地区,则会出现金字塔形沙丘,在此地区判定方向较为复杂,应参考日月和星辰综合判别。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熟知有“独立大树通常南面的枝叶较茂密,北面的枝叶较稀疏。”、“独立树树桩的年轮,通常北面间隔小,南面间隔大。”的说法,但在实际中却是较复杂的。1945年,原苏联人M·贝里亚可夫经过系统观察之后指出:“不能用树木枝叶和年轮判别方向。树叶繁茂通常不是在南方,而是在自由空间的一方。就独立树而言,除阳光以外,风和其它因素亦有巨大影响,以此判别方向往往不可靠。同理,即使是独立树的年轮也不一定在南方宽;对年轮宽度有影响的不单是太阳,还有风;此外,年轮宽度还有垂直变化,在不同的高度切断树木就会获得不同的结果。”据实地观察证明,贝里亚可夫的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宁夏贺兰山山谷中的独立树受常年风向西风的影响,枝叶全部都朝向东方,而不是南方。

  利用自然界特征判定方位时,要特别注意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在辨别方向时,务必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互相补充、验证。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在掌握共同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各地区的特殊规律,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迷失方向后怎样处置

  在野外行进中,原来的道路消失了,或者从开始就没有确定路线,只是依赖地形及方位行进,结果找不到位置,这就是迷失方向了。

  发现自己迷失方向后,切勿惊慌换措,应立即停下来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定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循着自己的足迹退回至原出发点,切勿盲目乱撞。返回原来的路线,有时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尤其是已经登上了山岭,临时决定改道,走艰辛的回头路,要比前进更需要勇气和毅力。

  发现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往哪儿走,在山地尤应如此,先爬上附近大的山脊上观察,然后决定是继续往上爬,还是向下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易于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丛林)中尤为重要。俗话说:“水能送人到家”,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在山地,若山脉走向分明、山脊坡度较缓,可沿山脊走。因为山脊视界开阔,易于观察道路情况,也容易确定所在位置。山脊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只要沿山脊前进,通常可达到某个目标。

  在广阔平坦的沙漠、戈壁滩或茫茫的林海雪原上行进,因景致单一,缺乏定向的方位物,人们在上述地区一般不会走直线,通常向右偏。一般人的左步较之右步稍大0.1~0.4毫米,因而行进中不知不觉便转向右方。步行者通常约以3~5公里的直径走圆圈,即俗话说的“鬼打墙”。为了避免走弯路,浪费时间,在沙漠戈壁或森林中行进,依照一个确定的方向作直线运动非常重要。在上述地区行走,可利用长时间吹向一个方向的风或迅速朝一个方向飘动的云来确定方向。迎着风、云行走或与其保持一定的角度行进,可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循着直线前进。也可使用“叠标线法”,即每走一段距离,在背后作一个标记(如放石头、插树枝,或在树干上用刀斧刻制标记),不断回看所走的路线上的标记是否在一条线上,便可以得知是否偏离了方向。解放战争中,我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一些侦察员就是用这种方法往返于茫茫林海雪原中取送情报的。

  沙漠地区景物单调,常常使人迷向。沙漠地因风的作用,沙丘移动,道路不固定。寻找辨认道路可根据地上的马、驴、驼的粪便来辨认。一般成规律者,是人畜走过的路线。如实在无路可走,可以沿着骆驼的足迹行进,在干渴的沙漠中,骆驼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依此常能找到水源。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和草原地区,道路少但比较顺直,变迁不大。只要保持了总的行进方向,便可一直走下去。在有流沙的地区,个别路段会被覆盖,出现左右绕行的道路,这种绕行距离一般不会很远,应及时回到原行进方向上,切勿沿岔路直下而入歧途。在沙漠地区,还应注意不要受海市蜃楼的迷惑。

  在森林中行进,高密的树冠,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日月星辰。进入森林时,为避免迷失方向,应把当地的地形图研究清楚。特别要注意行进方向两侧可作为指向的线形地物,如河流、公路、山脉、长条形的湖泊等。注意其位置在行进路线的左方还是右方,是否与路线平行。如发现迷失方向,应立即朝指向物的方向前进,一直走到为止,再行判定方位。

  在森林中迷失方向,应先估计,从能确定方位的地方走出了多远,然后寻找身边便于观看的树干,用刀斧刮皮作环形标记(即树干周围的皮都刮掉,以便从任何方向上都能看到),再根据自己的记忆往回走。如果找不到原来的地点,折回标记处再换一个方向重新试行。最后,总能找到目标。

  森林中,如果稍不留意,很难区分是林中小径还是树木间的缝隙。人们常走的小径,因路面经常践踏而变得坚硬踏实。但须注意,并非所有路面坚实的小径都是人行的路。如上半身常碰到草藤枝条,而下半身却不受这些杂物的缠绕,则可能是野兽出没的路径。黑夜中,这种感觉判断较白天敏锐准确。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刻返回人行道路上去。没经验或不熟悉道路的人,夜间穿行森林一般都会迷路,因而,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夜行。

  在我国西南边疆丛林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多习惯砍光寨子附近山上的树木。因而,以这种地区迷路之后,可爬到树上或高处了望,如发现某座山上没树木,那座山的附近往往会有人家。此外,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住房多用竹子搭制,他们习惯在寨子边上种大蓬竹。因此,有大蓬竹的地方,也容易找到山寨。

  迷途时无路可走令人沮丧,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也令人无所适从。此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选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也不会偏差得太远。

  迷路后,当天色已晚。应立即选址宿营,不要等到天黑,否则将非常被动。若感到十分疲乏时,也应立即休息,不要走到精疲力尽才停止。这一点在冬季尤应注意,过度疲劳和淌汗过多,容易冻伤或冻死。

  迷失方向,对一个沉着坚定的军人来说并不足畏。古语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迷途时,只要冷静分析,并根据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判定方位,坚定信心,一定会突破“山重水复”的包围,进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如需求救援,夜间可在高处燃点火堆;白天可燃烟,在火上放上青草,就会发出白烟,每隔十几秒钟放一次青草,正确的方法是每分钟6次。这是世界通用的救难信号。若在森林中,可用斧头、棍棒击打桦树,因为桦树声音宏大而且传播很远。

  在开阔的地段,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因地制宜制作地面标志。如将青草割成一定标志,在雪地上踩出或用树木、石块摆放出相应标志与空中联络。

摘自http://www.ezlife.com.cn/47/20060423-4036.html简单生活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没有指南针时如何辨别方向

1、白天的太阳   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能根据它找到东西方向。只要再加上一块手表,你就能找到南北向(根据你所在的半球)。如果天气多云,则根据天空中最明亮的地方进行判断。
北半球 将时针指向太阳所在方向,在它与12点正中间设想一条线,它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 南半球 将12点处对准太阳所在方向,时针与12点的中央即指向北方。



2、星星导航   星星很少相对运动,所以可用来导航。在北半球,北极星看上去总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它来辨别方向。而在南北球时,根据南十字星就能找到南方。
北半球 在北斗星的前两颗星之间连一条线,将其延长四倍后到达北极星。这颗星位于地平面北方的上空。 南半球 将南十字星的横杆延长4.5倍。这一点的下方就是水平地面上的南方。上图所示的两颗星星也可用来确定南方。

摘自http://www.07758.com/Html/fwzs/hwqs/2005-1/21/20030613193526.htm蜂鸟户外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在露营地遭遇天气恶化

1.即使在露营地,倘处于恶劣气候之中,也具有种种危险   发现天气即将是恶化的征兆,且了解数小时后可能遭遇暴风雨等状况之时,首先必须考虑帐篷是否安全牢靠。根据恶劣天气的种类、露营地的地形等因素,其采取的应付措施也有所差异,以下依次介绍应付恶劣天气的措施。   2.根据地形决定是否移动帐篷位置   如果是露营在山脊应注意风与雷电,在山谷时应注意雨水,在岩壁附近,则应注意落石与雷电。其次,要考虑在恶劣天气之下,是否能够确保安全。倘判断原来的帐篷位置大致没有危险,则进行帐篷安全检查、加强措施等应付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假使安全性不太可靠时,则有必要考虑迁移帐篷位置。   在山区,首先考虑在山脊架设帐篷的情形。山脊正面来风多,帐篷必承受此种风势,尤其在两座山峰之间的鞍部等位置,由于形成一股回转强风,有时很轻易地即可将帐篷拔起吹走。因此,应考虑将帐篷移往风势下方的斜面或洼地等,风力影响较小的场所。   还有,在山脊上虽不至于遭受因降雨流向溪谷而造成的水量暴涨的危险,但不可以忘记该一位置最容易遭受雷电的侵袭。雷电所造成的灾害不同于风雨,凡遭雷电击中者,非死即伤。如果有所注意当可避免雷电的直接打中帐篷或人员。因此,应格外注意地将帐篷移往安全的场所。   在山谷里架设帐篷之时,不待赘言地,首先注意溪水暴涨。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由于水量暴涨而发生有人被困住的事故。当事者大概作梦都没有想到,会因为水量剧增而被困住在帐篷内出不来吧!本来,架设帐篷的原则,即已严禁接近河边或水流附近。即使自己所在地的天气很好,由于上游下雨,也会造成河水暴涨的危险,而一旦河水暴涨,其破坏力至为惊人,因此,山谷露营应先有一番观察。   在山谷中有无适合露营的场所,只要仔细观察即可了解。仔细观察河岸岩石的消蚀状况与颜色之差异、树木与草丛的情形等,当可明白水位将涨至哪一带。位于山谷的露营地,务必充分注意再作决定。   在初春与初夏之时,亦应提防积雪融化挟带大量沙石的洪水。由于雪谷或倒下的树木而被堵住的水,也会在障碍消失后一下子倾泄而出。因此这个季节处于溪谷露营之时,应更加倍注意较妥。因为其威力与水坝泄洪一样,巨大无比。   在岩壁附近架设帐篷的情形如何呢?首行应考虑是否会由于下雨引起岩石松动,而造成落石。因落石引发的连环落石,也会形成山上雪崩,故应注意。还有如岩壁位于山脊附近,亦很容易诱发雷击,故必须格外小心。   如上所述,仔细观察自己所处地形,倘认为天气恶化而有危险时,必须考虑将帐篷移往更安全的场所。   3.帐篷的安全检查与加强措施   不论是在同场所等候恶劣天气转晴、抑或转移露营地,均不可疏忽对已搭妥的帐篷,进行安全检查与加强的措施,绳子索是否确实拉紧、支柱有无问题、排水沟是否确实挖妥等,均应详加检查。倘认为仅用控制绳不太稳固时,不妨利用岩古或登山镐再加固番。如预测如风务颇为强烈时,则必须使用细麻绳或登山绳等增加控制绳的力量,以固定帐篷,防范帐篷被狂风卷走。<br>   最容易疏忽的,是切实检查帐篷以察看有无破损。帐篷篷布上即使是有一个小洞或小缺口,在经强风吹打之时,亦将变大、或被扯裂,以至很容易遭受强风卷走,故必须多加注意。<br>   4.帐篷内的收拾整理   为了避免因天气恶化而惊慌失措,应先预先在帐篷内进行收拾整理工作。首先,考虑万一雨水飘入而导致淹水时,为防范衣物、登山鞋等装备受潮,应将其装入塑胶袋内,多余物品则应收入背包内。因为淹水时,往往会因慌张等原因而在混乱之中遗失物品。<br>   此外,小刀等尖锐的物品,应注意小心收好,以免划伤帐篷,因为风力转强时,帐篷的小破损亦将被扯大,很可能导致不得不放弃帐篷的结果。   在天气恶化之前,预先做妥饭菜也很重要。在恶劣气候之下,不仅取水困难,且在狂风中做饭也很危险。说不定会因锅子掀翻而被烫伤,甚或酿成火灾;在恶劣条件之下,实在很难顺利地进行炊事工作。   5.度过恶劣气候的方法   已经开始下雨,风力亦转强了,这种恶劣气候将持续至何时,这时候身处其境的心中必然颇感不安。但如果应付恶劣气候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的话,则宜定决心坚持等待到天气转晴。同时,必须守候收音机听气象报的广播,并绘制天气图,以尽力了解天气的变化。<br>   此外,必须经常轮班外出,控制绳子是否牢靠、有无淹水等顾虑。在外出检查时,并应顺便视察云层的变化,进行观天望景。   躲在帐篷内一直不动,很容易造成沉闷、无聊的气氛,而感到疲倦。所以,不妨视为难得一次休息机会,以唱歌、说故事的方式,愉快地度过这一段时间,这些方法在前面第五章已有叙述。又比如管理食粮的人,再度检查一下食物计划等自己份内的工作,亦不失为打发时光的好方法之一。   6.逃离帐篷   由于天气极度恶劣,也可能会面临势必放弃帐篷的情形。此时唯有尽快完成其他各项准备工作,等候该一时刻的来临。在准备之际,务必检查附近有无可供避难的山中小屋、洞穴或森林等,并先行确认路线,穿上登山鞋并全部武装起来,以完成随时可脱离现场的准备。   一旦宣布放弃帐篷,必然是处于极度危险的状况。应利用绳索避免队员走失,且确实注意谨慎行动,预防迷失路线。那时,也是团队精神面临最大考验的时刻。  野外远足应该带哪些应急用品 野外远足,不同于在旅游景点游玩,如果临时需要什么物品,却没有地方可以买到,难免令人感到焦躁。所以最好自己准备好下述应急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小刀一把(必备)、指南针一个(必备)、蜡烛数支、最好有折叠的灯罩、防风火机打火机一个、绳子5~10米·指南针、如果没有,一定要学会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手电筒(要带备用电池)、哨子一个,遇险发信号联络用;高猛酸钾一小瓶,可以用来消毒,也可以当作助燃剂、急救包一个、一个有盖的小平底锅,锅盖可用来反射日光发信号。   应急物品要实用、便于携带,可以根据季节、旅行的项目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摘自http://www.tourzj.gov.cn/traveler/mudidi2/youjizs.asp?DesId=24&TrlNoteID=10784&TrEnType=4浙江旅游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奥利户外《生存手册》http://www.auly.com/lib/sas/index.htm

这是一本在冒险、历险、探险之极端环境下使用的手 册。只有当自我保护必须至上,冒险成为必要时,才可以 求助于手册中提供的各种方法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已 经不止一次地帮助人们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或成为英雄。

奥利户外《野外生存手册》 http://www.auly.com/lib/scnol/

自山诺会成立九年来,我们每学期都进行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野外活动,这也就促使我们的山友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野外知识,以便我们在野外活动中遇到以外情况时能及时的实施自救。

可是现在流行于世的各种"野外生存手册",太过专业。部分杂志上的野外生存常识,又太过于零散。这都不符合我们简单实用的原则于是,经过几届山友的共同努力,结合我们的亲身经历,并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 总结以前的经验,编写了一本适合于我们自己的《野外生存手册》,用以规范我们协会的部分活动,并为山外人士提供简单实用的参考。

本书从前期准备、行进、露营,以外急救以及京郊常见动植物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野外生存知识进行了介绍。融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为广大山友提供方便。但由于她刚刚坠地,涉世未深,还须大家献计献策。

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外迷路怎么办

爱好野外登山的人,在顺着小径(旅游路线)登顶后,往往想走一条没有路的新路线下山。这样就常常迷路,困在山里。万一迷路,怎么办呢?

  ■争取回到原来有旅游山路的那座山上去。即使你已经下到谷底,而且已经很累,也要咬牙爬上去。不要偷懒,也不要心存侥幸去试别的路。

  ■如果已经找不到原来有旅游山径的那座山了,争取找到一条小溪,顺着溪流走。一般情况下溪流迟早会把你引出去。遇到瀑布也要想办法绕过瀑布继续沿着溪流前进。

  ■如果山里没有溪流,你应该做的,仍然是想办法登上一座较高的山岗。根据太阳或远方的参照物(如村庄、水库、公路)辨别好大致的方向和方位,在这个方向上选定一个距离合适、也容易辨认的目标山岗,向目标山岗前进。

  ■人多的话,可以考虑把人员分成两组。

  一组留在原地山顶,另一组人则下山,向另一选好方向的山岗前进。下山的人要时常回头,征询山顶留守者对自己前进方向的意见。若偏离了正确方向,山顶的人要用声音或手势提醒他们纠正错误。当下山者登上另一个山岗时,他们再指挥原来留守山顶的人下山前进。这样,用“接力指挥”的方式交叉前进,就不会在山谷里原地打转了。

  ■如果登山者只有一个人,那么他唯一可做的,就在是辨别好方位下山时,要不断抬头看着自己原来选定好的目标山岗前进,只要你沉着冷静地去想办法,就一定会走出大山,脱离险境的。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野外迷路受困呢?是不是带上指南针、地图,就不会迷路了呢?对于缺乏野外活动经验的一般登山旅游者来说,这些用处都不大。最谨慎的办法还是沿着旧路走,千万不要冒失地离开山径而从“新路”下山。如果你是有意去走新路“探险”的话,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行前告诉家人及朋友,带足食品及饮水,并沿途做好醒目的路标,以备走不出去时原路退回。

动物防范兽类

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正视它的眼睛,让它看不出 你下一步的行动。 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动发动攻击,这样会暴露自 己。 不要背对对方,在自然界中这样做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猎者。    面对对方,慢慢向后退。同时不能让它看出你想逃跑 (自然界中某些动物后退的时候表示它准备发起攻击 ,兽类都知道这一点)。如果它跟进则应立即停止后退。    注意:后退时一定要以匀速慢慢的走,即使对方没有 跟近也不要快跑--这是野生动物的天下,它可以轻 易的追上你,当你快跑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猎者。    尽可能不要上树(除非它没有发现你,或者你自信后 援小组能及时赶来。),上树等于自断退路,兽类善于等待。 如果它不认为你是食物,并且发觉你不会对它造成伤 害,观察一下之后它就会离开。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明白这两点。 经常听到有熊闯入营地的事,这是因为以前有人用自带食物喂熊,后因此举危险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这一点,它仍然以为您的野营饭盒是为它准备的,于是大饱口福。    要说明的是:熊不会主动伤人,在它眼里人并不好吃。 一般只在两种情况下主动袭击人类: 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间(母子问题); 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间。 所以当你在有熊出没的地方行进时,最好在身上带上铃铛,一路上吹口哨,熊能听见,知道是(可怕的)人类来了,会躲开的。    但一定要记着: 童话寓言说的“趴地上装死”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真的有人试过,结果是:他在给熊扇了一巴掌,并少了一大块头皮之后 一跃而起大叫一声然后爬到树上去了。当然,在他爬树的时候 熊也没闲着------它被那一声惊吼给吓跑了。 一般来说狗都很可爱,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会咬你。但疯狗除外。当你在路上看见有垂头丧气、伸出舌头的狗时,请远离它。    当给狗追时,马上蹲下,并捡起石头扔过去。实际上你只 需要紧记“蹲下”即可,不管有没有石头都蹲下。狗马上就会 跑开。(警犬除外。^-^) 狼是最危险的动物。一头狼并不危险,但是,狼大多是群 体活动。如果在行进中发现只有一头狼,千万不要轻视它,特 别是当它远远跟随的时候--狼很少独自发起攻击,当它认为 不能独立获取猎物时,会通知其所在群体,并远随猎物之后, 在路途中留下记号,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时分即会发起 攻击。 当发现有狼跟随时,尽快回到公路或安全营地。狼怕火, 可以利用这一点脱险。千万不要想着把那只跟随的狼消灭即可 脱险,相反,这样只会引发狼群的仇恨,当狼群想复仇或想救 援被捕捉的狼时,会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们认为有绝对实力 获胜为止)一起进攻,这时,火也无法让其退缩。    古印第安部落流传这样一个忠告:千万不要无故伤害野生 动物,大自然是它们的天下,自然界同样有着“法律”,狼就是它的执法使者。 打草惊蛇是常用的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都是蛇出没的地方和时间。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蓬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叉的长棍灭之,要么避开。 蚂蟥 蚂蟥分旱地蚂蟥和水蚂蟥等多种。旱地蚂蟥一般生长在潮湿、低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多活动在道路边的草丛上。人经过时会惊动它们第一个人往往无事,后面的人一不注意就会被它的吸盘“粘”住,并很快爬到皮肤上。 防蚂蟥,有两种办法 : 一种是防范,即将裤脚扎紧,撒上点风油精,在腿上、手上涂一些万金油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在蚂蟥多的地方区,还要不时地察看(挽开裤袖)。 一种是斗争,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裤)^_^,让皮肤暴露出来,旦有蚂蟥叮上就很容易觉察(蚂蟥一般是深褐色),这时大胆地用手将其扯下来(用指甲掐或烟火烫),再用手将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干死。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3698.html

雨天行军小常识

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 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市面上有卖一种笔记本,可防止纸张因水浸湿或墨水量开。 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外活动如何预防雷击

一、天象特点介绍山脉,甚至小山都是天气的影响者。

  山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能使风、温度、降水和闪电产生重大变化,往往会给山区旅行的人员造成威胁。风,山地的风也是多种多样,通俗的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上坡风,这是由于山地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暖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一般是,南坡接到的能量最大,因此上坡风最强。北坡则无上风出现。上坡风通常直向山涧和峡谷里钻。当天空有飘动的云团时,太阳光的时隐时现能够像"开关"一样及时地控制上坡风的发生和停息。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面,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的底部。下沉风,即"冰川风"。它往往出现在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温度,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在斜坡表面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面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降水,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上升气流,它使得空气不断的冷却,所以降水量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山区降水量增加得特别明显。而大量降雨所产生的山洪则是对山区旅行者的最大威胁。山区最常见的是雾,它实际上是接触地表的云,有时山谷里全天都可能是雾气茫茫的。闪电,登山运动员、徒步旅行者、野营人员都特别容易受到山区闪电的袭击。在崎岖的山地地形所产生的上升风使得那里雷暴更加猛烈、更加频繁。温度,温度对于山地旅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变化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山峰上的相对湿度比山谷里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衣服是不良绝缘体,所以,在冬季要使身体温暖、在夏季保持凉爽都是不易的。一般来讲,高度每上升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度,这可供山地旅行者参考。

  二、天象策略雷暴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

  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积雨云开始堆积并且便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

  2、雷暴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   所以,应该记住:

  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在闪电时躲在汽车里。

  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在离开孤立大树的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

  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时,那很可能就是受到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我保护。

  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的头部15--20米。

  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

  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

  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

  9、在地势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住。

  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山洪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动土与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要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而又不出汗。在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的野外活动。

  三、天象一般规律

  A、天气变好的征兆

  1、白天时,谷风一般自下而上吹,在夜间则正好相反,一般从峰顶吹向山谷下方。2、白天(特别是早上)可见山口一朵朵的云团逐渐分化为雾气,并逐渐消散。3、傍晚日落时,在西方山谷上空出现一片片橙色或玫瑰色晚霞(火烧云)。4、傍晚时山下有雾,而且天气较凉(入夜寒),说明第二天天气可能较好。5、清晨草地见有露水和霜冻。6、星光稳定,很少闪烁。

  B、天气变坏的征兆

  1、白天,谷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夜间从山谷吹向山顶。2、早晨出现绢云,而后黑云增多,并徐徐下沉。3、云团行走很快,并有增多的趋势,这可能是暴风雨的前兆。4、风向突然变化,并越来越大,同时还伴有乌云吹来。5、在干热或雾气弥漫过后,突然能见度转好。6、清晨雾满山谷,至晚仍不消散。7、白天太阳周围出现大晕圈,夜间月亮周围出现小晕圈,这是大风的征兆。8、在黎明前星光闪烁不定。9、傍晚气温增高,夜间很暖、闷热。10、半山谷的云雾上升,可能是暴风雨将来的征兆。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外生存常识

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员,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器断绝的情况下,更需要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领。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的野外生存常识。

  一、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军人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二、复杂地形行进方法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少万许多步。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攀登岩石时,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线。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剩余的一手或一脚,使身体重心上移。手脚要很好地配合,避免两点同时移动,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攀登时,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坡度大于30度时,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线。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但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的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河流是山区和平原地区经常遇到障碍。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细地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应当用一根午子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者手执重达15~20公斤石头。集体涉渡时,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最强壮的位于上游方向。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四、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我们只介绍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当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常带有一些异味。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所取样的水不符合这些规律,则水质一般都有问题。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在野外,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净化水。在专家指导下,还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五、野外常见的伤病的防治

  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其症状是突然头晕、恶心、昏迷、无汗或湿冷,瞳孔放大,发高烧。发病前,常感口喝头晕,浑身无力,眼前阵阵发黑。此时,庆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

  冻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手或干燥的绒步磨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如生身体冻僵的情况,不要立即将伤者抬进温暖的室内,应先磨擦肢体,做人工呼吸,待伤者恢复知觉后,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蜇伤: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野外探险如何脱险

在野外探险中成功脱险的因素很多,取得水、火及辨别方向是关键中的关键,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分别试举一例。   挖坑集水   在旷地里挖一盆状深坑,坑底中央放一用以收集水源的器皿,坑面盖一塑料膜,着地的两边用石头固定,塑料膜中央放一小石头,使塑料膜中央略略向下低垂。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坑内温度升高,蒸发产生水汽,水汽与塑料膜接触凝结成水珠,下滑至坑中的器皿。这种办法尤其适用于沙漠或者其它温差较大的地区。   钻木取火   在一块硬木板边缘切开一V字形开口,相对应的地上凿一V字形的浅槽盛放火种。在木板上的V字形开口处不远凿一小洞,用一根中空的较柔软的带有软木髓的树茎作为纺缍,将纺缍木细端支在小洞里,用两个手掌搓动,不间断地用力使它逐渐向下钻深。摩擦使纺缍木发热发红,轻轻吹气即可点燃火种。   悬针指南   一截铁丝或缝衣针反复同方向与丝绸摩擦,会产生磁性,用细线悬挂起来可以指示方向。但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方向须与观察日影得出的方向相参照。这种简易指南针磁性不会保持很久,隔段时间需要重新摩擦以增强磁性。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1855.html

在野外独自走散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平时要互相照顾,避免单独行动。同时,也要事先考虑万一落伍离队时的处理方法。   首先,全体队员必须确定把握路程和目的地,不可以把一切委任给领队而自己只漫无目的的跟在后面。   第二,每个人都要带地图和指南针、水壶、食物,以及灯具等必需的个人装备,绝不可采用三人共用一个水壶的情形,此外,要事先决定目的地和预定到达的时间等。   万一离队而不容易和队员会合时,如果确信自己可以继续走到目的地的人,就要依照计划继续前进,而对大队而言,等到超过预定时间而还有队员无法到达目的地时,应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决定是派人去找还是留在原地等待,这种判断要依照各自的经验和当时的条件,例如:大家的体能情况如何、地形是否复杂、危险度高不高等来决定。

几种野外点火的方式

火柴:火柴是点火的最便利的工具。多携带一些标有"非安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划着"标记的火柴,把它们扎成一捆放在防水容器内,防止它们相互摩擦,以外自燃,另外也可防止火柴自身变潮。   注意:火柴受潮也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头发干燥并且不油腻,可将潮湿的火柴放在头发里摩擦一番,头发产生的静电会使它干燥。   另外,通过在火柴上滴蜡可防止火柴变潮。点火时,可用指甲将蜡层剥除。使用凸透镜: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透镜聚焦后,可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其中,取火最为迅速的是照射汽油和酒精,可在1-2秒内点燃火种。   放大镜或望远镜以及照相机里的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透镜为你服务。另外,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火种,向着太阳也能取火。如果在有冰雪的环境下,将冰块加工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形状代替凸透镜也是可以的。   击石取火:找一块坚硬的石头做"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向下敲击"火石",使火花落到大火种上。一条边缘带齿的钢锯比普通小刀可产生更多的火星。当火种开始冒烟时,缓缓的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火种的,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火种。   电池生火:若有电量较大的电池,将正负两极接在削了木皮的铅笔芯的两端,顷刻间,铅笔芯就会烧得像电炉丝一样通红。   如驾车旅行的话,可取两根长导线,连在电瓶得正负两极接线柱上。如果没有电线,可以用两个扳手或其他金属工具代替。如导线不够长,可将电池从车中取出。将两根导线末端慢慢接触,短路会产生火花。这时,一块沾了汽油的布是最好的火种。   弓钻取火: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一个弓子。在弓上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木上迅速的旋转。这样会钻出黑色粉末,最后,这些粉末会冒烟而生出火花,点燃火种。   藤条取火:找一根干的树干,一头劈开,并将裂缝撑开,塞上火种,用一根长约两尺的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的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火种点燃。   其他方法: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热发火。待剧烈摩擦发烫时,将火种吹燃。   还可用两块软质的木头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垫以棕榈树皮或椰子叶底部的干燥物作火种。也可以在一块软木。底部刨一条直沟,然后用一根矛状硬木尖端前后"犁"行,这样首先产生出火种,最后将其点燃。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治疗抽筋的方法

一阵猛赶路之后,接着爬坡度大而有石阶的山路,常会有抽筋的现象。初学攀岩的人,也容易紧张而致抽筋,游泳时也易有抽筋现象,除了事前应做热身活动以预防外,遇到抽筋时,可如下法治疗:

  1.药物治疗法 :将一些活血、消炎、镇痛的药物,直接擦拭于患处,稍事休息即可。

  2.压疗法:如与严寒天穿很多衣服;或患者是女性,而发生部位,刚好在大腿部或腰部以上,不便将衣服脱下;或者将药物擦上,而仍不见好转时,就应该用指压疗法。

  (1)局部产生轻微的不适,略带僵直痛,便是抽筋的前兆,此时可将手掌微握,适当的搥击患处,使该部位肌肉放松,然后以手指按摩、清揉,促进其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抽筋也就不治而愈。

  (2)如果情形严重,形成局部痉挛、或僵直抽痛时,千万不要强拉,或弯曲其患处,应速以大拇指,慢慢加力,按其压痛点,及压痛点附近的肌肉;接着搥打患部,施行按摩,将其垫高数分钟,施救后,使其静养几分钟,视痊愈之快慢而定,愈后不可再强使力。

如何应付蛇咬

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

  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怎样观测气象

◆观天象:

  俗话说:“云是天气的招牌”。偏西方出现的云,若由远而近,由少变多,由搞而低,由薄变厚,那就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阴雨。在暖季早上,天空如出现底平、突顶、孤立的云块,即俗称“馒头云”(淡积云),或移速较快的白色碎积云,天气晴好。早晨若天空出现棉絮状云,天气很可能变坏,发展成雷雨天或大风大雨天。当你看到形如“,”的钩状云从天边移来,则意味着天将下雨,即所谓的“钩钩云雨淋淋”。才出现鱼鳞状云或云层变厚、相交,日落时太阳光盘呈现出一片胭脂红,均表明即将出现风雨交作的坏天气。若清晨7点以前下雨,上午11点前有可能停止。

  在阴雨天看到西北方向云层裂开,俗称“开天锁”,表明天气将变好。云盖山顶俗称“山戴帽”。云缠山腰叫“云拦腰”。前者兆阴雨,后者主晴天。

  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出,西虹雨”;“霜(露、雾)重见晴天”;“人黄有病,天黄有风”;“雷轰天边,大雨连天;雷轰天顶,有雨不狠”。

  ◆看蜘蛛:

  晴天的下午,蜘蛛若大量的结网,在今后的一二天内将会有雨。网结的结实,风雨较大,反之,则较小。雨后结网意味天要转晴。

  ◆看蚯蚓:

  如果蚯蚓是在春夏季节爬出土外,常常有大雨到来。

  ◆观鱼:

  夏季傍晚,鱼塘中若有鱼儿乱蹦出水面的“跳水”现象,预示将有雷阵雨到来。

  ◆观青蛙:

  天气将转雨前,空气中湿度较大,青蛙皮肤较湿润,青蛙的叫声较小,频率也低。风雨将来临时,更听不到蛙鸣。但晴天时,青蛙叫声响亮。

  ◆看鸡鸭:

  鸡归窝早,第二天一般是晴天。反之,在天快黑时才进笼,天气将转坏。鸭与鸡的表现却相反,鸭是喜水动物,鸭进笼早,意味天气要转坏;反之翌日是晴天。

渡河常识

河流是野外活动时常遇到的障碍,有的河流缓缓而过,清澈见底;有的则是水流湍急,你该如何涉水渡河呢?

  首先你要对河流进行一番“侦察”,做到心中有数。   先了解河道的深浅、流速,河底的结构。仔细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   涉水渡河要选择河水较浅、水流平缓、无暗礁、暗流和漩涡的地点,如果水深过腰、水流速度超过每秒钟4米的急流、不要无保护地涉水过河。涉水过河时,应当穿鞋,以免河底尖石划破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如果河底是淤泥底,应脱去鞋袜,赤足过河。   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要有适当的保护。

  手持一竹竿,帐篷杆,树枝等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腰间绑一保护绳,在水中摔倒或被水冲倒,有保护可避免危险;在河两岸石块上或树木上拉架一条绳索,涉渡者手抓绳索或将安全带通过绳套和铁锁挂在绳索上过河;在河两岸架设一条有保护的绳索拉过河。集体涉渡时两人或三人、四人,彼此环抱肩部、身体强壮者应于上游方向,相互移动过河。

  冬季涉渡冰河,应将棉衣和棉鞋脱下,涉水过河后再立即穿上,应注意不能穿棉衣裤和棉鞋过河,水湿后容易造成冻伤和失温。

  遇有较大的河流,不要轻易涉渡,可就地取材制作漂渡工具,如竹筏、木排或简易救生衣等。

  涉渡冰河时,最好在早晨通过,因为河水主要来源是冰川消融形成的,夜间气温低、消融量小,早晨时河水最浅,容易涉渡。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户外水处理[组图]

关于野外的水是不是要处理以后才喝,每个人是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的。有些人认为野外人迹罕至,那会有什么污染,喝了没事。 其实呢,只要是我们这样的业余选手能到的,那还能有什么真正的没有污染的地方呢?其实就算没有污染,也不代表水里没有病毒,细菌,或者各种有害物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处理一下还是最好。 现在水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烧开,净水药品和过滤器 烧开 这是最实用,也最有效的手段了。缺点就是浪费燃料(当然用我曾经介绍过的zip炉子是例外),而且比较耗时间。 净水药片

使用净水药片算是以化学的方式进行净化,多半使用的是氯和碘。市场上的主流是用碘。比如上面的图片里,白色的那瓶就是碘片。碘片的保存需要注意避光,避潮。净水药片使用上的优点是便宜,方便,轻巧。比较耗时,一般加入净水药片后20分钟左右才能喝了。缺点是一是有异味异色。这点可以通过后期处理一下解决,比如上面那瓶黄色的药片,就是用来除味的。或者加点果珍什么的。二是有一种主要的病毒无法去除,cryptosporidium,这是可能是最常见的水中的寄生虫了。第三容易引起过敏,同时会和某些食物或是用具起化学反应。 总的来说,净水药片因为它的轻巧,便宜,体积小,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使用上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等至少20分钟,二是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个星期。 净化过滤器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分类,过滤器和过滤净化器。主要的分别是,过滤器以过滤的方式去除细菌和寄生虫。尔过滤净化器除了能去除细菌和寄生虫外,还能去除病毒。(基于REI的分类) 过滤器

过滤净化

一般的过滤净化器,是通过在过滤的基础上,再以化学的方式出去病毒,比如加碘,所以也具有了前面以化学方式净水的净水药片的缺点。上面贴的这个号称是唯一一个不用化学方式来除去病毒的净水器。 使用净化过滤装置的好处是即时可以喝到水,几乎不需要等待,而且几乎也是最安全的净水方式(使用过滤净化器的话)。缺点是价格贵,很少有低于60美金的,后期成本也高,滤芯也需要花钱。体积大,重量大,几乎都要1 lbs以上。使用时也需要经常维护,容易堵塞。 三种方式各有所长,怎么选择就是各人的观点了。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灌木林穿越知识

灌木林使健行变得危险又艰辛。灌木林掩盖了悬崖、漂石、峡谷,害人发生危险;而且灌木林也是绳索的陷阱。 灌木林生长于潮湿地带、低纬度地区、以及树木稀少的亚高山(subalpine)地带。经常变换河道的河流不利大树生长,却很适合灌木林密生。侵蚀谷遇冬季雪崩吹袭,灌木全遭白雪掩盖,但夏季一到,立即毫发无伤地探出头来,吐出新芽。 攀登者喜欢老林或开阔的凌线甚於幼林。老林枝叶浓密遮蔽了阳光,抑制灌林林生长。但幼林中灌木林遍地可见。遭森林火灾、风暴、或砍伐而摧毁的森林再度复生时会长出浓密的灌木林,长到七公尺(二十尺)高时最是难缠。 风吹倒的树木、雪崩冲积扇(avalanchefans),和伐木留下的垃圾更难通过。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能使行进速度缓如蜗瞳,最好换一条路线。茂密交缠的西洋杉攀附着悬崖和岩石区,形成另一个障碍。 如果非和灌木林搏斗不可,下列办法可降低困难度。穿越灌木林须找最短的路径。行走在长而直的倒木上。推开和拉开灌木枝,较低的枝条用脚踩,抬起或攀着高处的枝条以便通过。碰上陡峭的地形,利用强壮的枝条做为抓手的地方。 然而避开灌木林才是上策。以下是避开灌木林的决窍: 尽量利用山径,走五里山径比穿越一里的灌木林轻松。 考虑在积雪掩埋灌木林的时节出游。有些山谷五月时覆满冰雪,很好走,但七月雪一融,非披荆斩棘无法通行。 避开雪崩路线(avalanche tracks)攀爬。长长的山谷最好走南向坡或西向坡,发生雪崩的频率较低。攀爬谷壁时,应穿越两条雪崩路线间的树林。 目标锁定密林,因为通常大树下灌木较稀疏。 走在碎石或残雪上,不要走旁边的灌木林。 寻找猎径。动物通常会找出最好的走的路。 选积线或支派(ridge spurs)来走,较干且无灌木,溪底和谷底往往满是灌木。 如果溪旁一侧长满灌木,请侦察另一侧是否较好走。 路线若与溪流平行,考虑直接走进河道。溪床或许在灌木桩中形成隧道,便於行走,但必须涉水。干溪床很理想,但在深峡谷中,溪流有可能遭倒木阻断或是形成瀑布。 路线若与山谷平行,考虑直接爬上林线或积线,选择高於灌木的路线。 如果山谷两侧有绝壁,往绝壁脚下走;绝壁下往往形成平坦开阔的走廊。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1957.ht

关于穿越、搠溪、露营、紧急治疗等几点经验和建议

1、体能 本次线路第一天体能实际上消耗不会太大,关键是头天晚上坐了一夜的车,休息不好,第二天的状态估计会有一些问题,所以在车上要休息好,最好买几个车上用的充气枕头,方便休息。当天晚上在山上露营,休息不会很好,特别是守夜的,好在第二天的线路比较FB,可以不用消耗太多体能,这样第三天基本上可以保留体力走大峡谷。GG们轮流守夜,两个一组,每组1-2小时,保证大家的休息与良好的体能。 2、负重 所有穿越者不要负重,除了基本的干粮、2升水、药、救生用品外,尽量轻装上阵。猛驴可以将药品与救生用品背上,一定要有三把以上的大刀,前队、中队、后队各一把。本线路不是太晒,一路上树木比较多,搠溪路上可以补充水。 3、猛驴比例 猛驴的比例最好要达到1/3,前、后、中平均分布,要留有至少两个以上轻装的猛驴,以防万一需要救助其他人(如扶、背人,万一的情况可能会用担架)。 4、速度 第一天的线路行走,开路的先锋速度要保持中速和匀速行进,注意前队与后队一定要保持能招呼到的距离,速度基本上保持7月15日排牙山的进度再适当加快一些就可以。 5、联络方式 对讲机在山里的用处不大,有时翻过一个山头,实际上就隔几十米也不一定能呼到。所以联系方式只能是人的喊声,哨子,镜子(反光),晚上用手电。最后的方式是火,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生火,会造成火灾的!!!生火要用一部分湿的树枝造成浓烟。全队的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喊叫、吹哨、使用镜子反光等取乐搞笑,这样会造成“王小二喊狼来了的故事”,混淆视听。 哨子与灯光等的信号含义: 国际通用SOS紧急求助:三短、三长、三短,一分钟后继续重复; 国际通用高山紧急求助:六短,一分钟后继续重复,该信号与上述的SOS可以通用,但6短信号属于高山信号,SOS属于通用信号; 报告方位,与前队或后队联系:三长,如未收到回应信号,一分钟后可以重复; 接到上面的三长信号后,回应信号,报告平安:三短,一分钟后可以重复; 集合、回营地:一声长音,通知大家集合准备出发或回营地; 以上信号,大家都要知道含义,但不要乱吹,除了救助信号,其他三种信号一般由前、中、后的领队和压阵的吹,镜子反光和手电筒使用与哨子一样。 6、装备 个人必须的穿越装备:20升以下的背包(猛驴除外,但也没有必要不要背65升的大包吧,还要准备给其他人背东西呢),登山鞋、备用军用胶鞋各一双,2升水,中餐干粮,多用小刀(最好是瑞士军刀),风油精,创可贴,雨衣,头灯,手套,宽沿帽(防止树上有小虫子等掉到脖子里,也可以围上一块纱巾或头巾,哨子,金属镜子(不要玻璃的,可选),可扎紧裤脚的长裤,长袖上衣,垃圾袋(猛驴负责收容垃圾)。 露营装备和其他装备一律由车带上山:如帐篷,防潮垫,睡袋,两套备换的内衣,备用长裤一条,凉鞋或拖鞋,等等。 集体装备:气炉、灶具、锅等若干,大锅一口(山上野炊用),干柴(从山下运,为了环保,不可以从森林中取柴,准备做饭和晚上点篝火的,量要大一些),其他FB东东不用我说了,FB份子都知道该带什么了。工兵铲、营灯(汽灯),多用途手钳。大块的塑料布,最好有若干平方米,即可垫地,又可挡雨。有从事IT行业的驴子还可以带一些双绞线去,大概50cm长,做网络连RJ-45头用的那种,里面的铜丝可当电线,扎丝,鞋带,陷井套等,用途多多。尼龙绳子或塑料绳要多带一些,最好有200-400米以上,可以用来在营地周围把整个营地围一圈栏杆,隔一段距离在绳子上面绑几个空的可乐瓶或罐头瓶,防止有野兽过来,可以预先知道声音。 7、药品 穿越必带的药品(由猛驴带,准备两套,前后队各一):碘酒、云南白药(粉剂、喷雾剂各一)、创可贴20张以上、绷带、纱布、胶布、脱脂药棉、棉棒、蛇药、止血胶带2根、手术刀片2把、吸毒器、消毒湿纸巾、大号缝衣针(挑刺)、绳子若干(可以绑一个担架的长度则可)、十滴水、人丹。其他由猛驴看是否再带一些 由车带上的药品:治疗拉肚子的药(黄连素、氟派酸、易檬停等),消炎药(阿莫西林等),酒精,感冒药,SMZ,止痛药、必理通、体温计(口用或腋用,可选),灭蚊水,硫磺,抗菌药(盐酸环丙沙星,乙酰螺旋酶素,可选),抗生素(泰利必妥,先锋六号,可选)、Nebecetin喷剂(外伤气雾剂,具有冷冻/止痛/消炎/止血的功效,不一定好买)。 8、蛇 石坑崆的蛇比较多,行走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距离要保持在1-2米,前队的特别要小心路上和树上是否有蛇。石坑崆的主要毒蛇有:眼镜蛇、金环蛇、竹叶青、尖吻蝮蛇,除了眼镜蛇,一般的蛇不会主动攻击人,有动静的话会溜走的,所以前面开路的要有一根棍子,打草惊蛇。看见蛇,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打死蛇让其自己溜走。走路的时候,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手不要乱摸,过树林和竹林的时候,小心树上顶上和前面。每人可以在自己的裤子和衣服上撒一些硫磺粉。万一被蛇咬了,不要慌张,不要剧烈运动,马上在伤口的上方用止血胶带绑扎住,防止毒液侵入,服用蛇药,控制毒性的发作,在伤口上用手术刀片切开十字型的切口,挤出毒液,可以用吸毒器,也可以用嘴,但口腔有溃疡的或有龋齿的不能吸毒。以最快速度送医院,避免活动,最好是人背或是担架抬。有效治疗时间最好在5小时之内,根据蛇的不同而不一。 9、营地 在山上扎营,要用工兵铲先把地面清理一遍,有什么洞之类的一定要用石头填起来。营地平整以后,用工兵铲在营地的周围挖一条沟,沟内放入硫磺粉,如果没有,可以用水泡过的香烟丝也行。营地周围上面说过了,四面打上桩,用绳子拦起来,挂上铃铛(可乐或是罐头的空瓶)。晚上一定要安排人轮流守夜,防止野兽或不法份子,守夜的人可以围在篝火旁边,野兽是怕火的,不过虫子可喜欢火哟。生篝火最好离帐篷远一些,注意在山林里失火,篝火基本上要烧一夜,晚上火不要太大,节约干柴,顺便可以烧开水和烤煮食物。方便的地方要用工兵铲挖好,注意安全,不要离营地太远,但也不能污染营地和环境,走的时候一定要回填。营地垃圾要用车带下山。

摘自http://www.8264.com/hape/420.html中国户外资料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常见急症处理·受伤

外伤

  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组织撕裂或损害。引起外伤的原因很多,根据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①、闭合性外伤:由钝力造成,无皮肤、体表粘膜破裂,常见的有挫伤和扭伤。

  1-①-a、挫伤: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瘀 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1-①-b、扭伤: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扭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立即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胡乱按摩,须送医院治疗。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用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1-②、开放性外伤:多数由锐器和火器所造成,少数可由钝力造成,常有皮肤、体表粘膜破裂。

  1-②-a、割伤: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以碘酊或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于伤口,然后包扎,一般都能较快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进行缝合修补等。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否则伤口难愈合。

  1-②-b、刺伤: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予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③外伤总的处理原则: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扭伤处理浅谈

扭伤处理浅谈

扭伤是指关节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如皮肤.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而无骨折,脱位,皮肉破损等的损伤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损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多由持重不当或活动失度,不慎跌扑,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

扭伤部位因淤阻而肿胀疼痛,伤处肌肤出现红.青,紫等色.如红色多系皮肉受伤,青色多系筋扭伤,紫色多系淤血留滞.新伤局部微肿,肌肉压痛,表示伤势较轻;如红肿高耸,关节曲伸不利,表示伤势重.损伤部位多发生于肩,肘,腕,膝,腰,踝等处.

一般处理首先是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注意:很多人都认为一旦扭伤就用热水湿敷,这是错误的方法。关节扭伤后局部的软组织出现损伤并伴有小范围的渗血及形成的叫淤血,热敷可导致损伤的组织间渗血加重)。手足扭伤者可以抬高患肢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拌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治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易即可洗澡,按摩,须观察数日后视情况而定。

现场处理方法,在出现关节部的扭伤后,伤者应迅速停止剧烈运动,暴露受伤部位,不要揉搓伤处,静态观察十分钟,可出现情况如下:

  1. 迅速红肿发紫的现象,如有则说明软组织损伤严重,当务之急是局部降温,抬高患肢(目的:体位性减少患肢血液灌入量)使损伤部位的渗血症状减轻。待局部症状稳定,可使用绷带局部适当加压包扎。
  2. 迅速红肿发紫后十分钟,将关节部(脚踝部顺时针,手腕部逆时针)轻微活动,伤者自我感觉是否伴有运动障碍,如有则骨折的可能性比较高,(这里提的骨折是闭合性骨折及肉眼看不到的骨折)采取措施如1,但局部需要夹板固定,夹板可采用木枝树条。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局部擦剂,很大一部分是活血化淤的,那么什么是活血化淤?什么情况下可以活血化淤?

活血化瘀是祖国中药医学治疗方法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是血瘀症的特有治法。对于户外活动由于扭伤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淤血只是血淤症的一种,又称为外伤性血淤症。

出现血淤症后的三~四天里,局部不可用热水湿敷、推拿。减少活动强度,卧床休息。可口服些血竭胶囊及活血化淤口服药,中药里的田七、大血藤、小血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血竭、丹皮、藕节、大黄、苏木、桂枝、山楂等常见药物都有活血化淤之功效,但轻微的扭伤本人不提倡开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即可。当然当归鸡、当归鸭不包括在内。

待局部软组织恢复的差不多了,再局部使用擦剂,祛除局部的淤血,切记不可用力过度,循序渐进方可药到病除。

择在http://www.75y.net/html/c63/中国户外网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学无止境啊
穿越者 在悉尼

TOP

凡是参与2006年8月望天鹅穿越的同学必须要看!

以备应急!

知识的准备也要AA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美味“驴食”简单攻略

玩户外的人有个特殊的称呼--驴友。驴友在户外运动中的食物自然和我们平时所吃的不太相同,那么“驴食” 究竟是怎样的呢?或者你想知道如何才能在户外运动中利用有限的条件制作出美味的“驴食”?马上进入驴食攻略!

香喷喷的白米饭

  白米饭的做法

  适用范围:水充足、或刚刚富余的环境;燃料补充、或中等剩余;

  做饭时长:25分钟左右;

  水质要求:清水,无化学污染,煮沸可以饮用即可;

  原料:大米、水;

  工具:小锅、挡风板、炉头和燃料;

  制作步骤:

  1、依据人数和饭量将大米放入小锅,加入清水,米面铺平,水面超过米面1.5公分左右;

  2、大火煮沸,可以加盖,但要经常开盖,否则沸水会溢出(时长4分钟左右、视水量米量而定);

  3、待水沸后,转入小火,火苗长在1公分以内,加盖,需有人看守,需偶尔开盖,防止米汤溢出(时长10分钟左右);

  4、待水退去后,留下稀稀的米饭时,将火进一步调小,火苗似黄豆大小,加盖,此时切忌再勿开盖(时长8分钟左右);

  5、挪动锅,用小火烧烤锅底边缘,解决炉头火小,受热不均的情况,切勿开盖(2分钟左右);

  6、关火,将锅防至绝热材料上,切勿直接放于地上,切勿开盖,放置3分钟以上。

  友情提示:

  由于米质、炉头火力、米量和水量等因素,各阶段用时会有出入,需若干次尝试之后,摸索规律,方可作出软硬适度的香米饭。

  利弊:

  优点:省火;省水;热量高;解决主食凉吃问题;

  缺点:时间较长

大米粥、鸡蛋炸馒头片、小咸菜

  大米粥的做法

  适用范围:水充足的环境;燃料补充、或中等剩余;

  做饭时长:15分钟左右;

  水质要求:清水,无化学污染,煮沸可以饮用即可;

  原料:大米、水;

  工具:小锅、挡风板、炉头和燃料;

  制作步骤:

  1、依据人数和饭量将大米放入小锅,加入清水,米面铺平,水面超过米面3公分左右;

  2、大火煮沸,可以加盖,但要经常开盖,否则沸水会溢出(时长4分钟左右、视水量米量而定);

  3、待水沸后,转入小火,火苗长在1公分以内,可以加盖,也可以开盖,加盖时需有人看守,需偶尔开盖,防止米汤溢出,10分钟左右品尝是否煮熟;

  4、煮熟后,关火。

  友情提示:

  由于米质、炉头火力、米量和水量等因素,各阶段用时会有出入;视个人喜好可以增减水量;由于大米粥多为早餐食品,营地附近水源充足,建议做粥多加些水,多喝米汤,减少上午水的摄入量,达到减轻负重的目的。

  利弊:

  优点:省火;补充水分;解决主食凉吃问题;

  缺点:费水。

鸡蛋馒头片的做法

  适用范围:

  无水环境:燃料充足、或者中等剩余;

  做饭时长:10分钟左右;

  原料:干馒头若干、鸡蛋一个(一人份)、豆油2两

  工具:煎锅、挡风板、炉头和燃料、小碗;

  制作步骤:

  1、将干馒头切成1.5公分厚的馒头片;

  2、将鸡蛋放入小碗中搅匀,如果馒头较多,鸡蛋较少,可在鸡蛋中掺入少许饮用水;

  3、开火,煎锅中放入少许豆油,加热半分钟,将馒头片两面分别轻轻沾取少量鸡蛋,放入热油中煎制,翻面,待馒头热透、鸡蛋泛出诱人的金黄色时出锅;

  4、重复步骤3,每次可以放入锅中2到3片同时煎制。

  友情提示:

  每次放入油量要适当,够用就行,分多次加入(目的:省油)。

  利弊:

  优点:省水;省火;味道鲜美;解决面食凉吃的问题;

  缺点:需要携带豆油。

鸡蛋饼的做法

1、将鸡蛋、葱花、味精、咸盐放入小碗中,搅拌
2、继续放入面粉,搅匀
3、开火,煎锅中放入少许豆油,热油,半分钟后将拌好的面汤适量倒入锅
4、待鸡蛋饼有一定硬度后,翻面
5、煎熟后,出锅

    适用范围:

  无水环境:燃料充足、或者中等剩余;

  做饭时长:15分钟左右;

  原料:鸡蛋二个(一人份)、面粉、豆油2两、葱花、味精、咸盐;

  工具:煎锅、挡风板、炉头和燃料、小碗;

  制作步骤:(见图)

  友情提示:

  每次放入油量要适当,够用就行

  利弊:

  优点:省水;味道鲜美;解决面食凉吃的问题;

  缺点:需要携带较多配料。

蒜薹炒鸡蛋腊肉

西红柿炒鸡蛋

豆角炒腊肉
绿茶
来自http://www.ezlife.com.cn/48/20060614-5281.html简单生活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如何在野外烧出喷香的食物

取火   

  1、摩擦取火原始取火方法,要准备好引火媒。可选用干燥的棉絮、纱线、草屑或撕成薄片的干树皮、干木屑等。   A、弓钻取火。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绳子或鞋带做成一个弓,将弓弦在一根20厘米长的干燥木棍上缠绕2圈,将木棍抵在一小块硬木上,来回拉动弓使木棍迅速转动。会钻出一些黑色粉末,会冒烟而生火花,点燃引火媒。   B、藤条取火。  

  2、击石取火。找质地坚硬的石头。用刀背或小片钢铁也容易产生火花。  

  3、透镜取火。 

  利用饭盒烧饭

  野外利用饭盒烧饭,既方便又好吃,饭盒中有一层中盖,将米盛满,恰好等于2合(360CC),可作计量器用。利用饭盒中盖来烧饭,可增加盒内的压力,避免烧饭时热水喷出 来,烧出来的饭才好吃。吃剩的饭,第二天可加水煮稀饭。饭盒适合用大火,火炉子的火,只能对饭盒底部加热,不能普及饭盒,饭盒里铺有铝箔,饭粒不易贴着,很容易洗净。

  用锅烧饭

  用锅烧饭,要特别注意锅盖是否紧密盖住。如果锅盖松动 ,锅内水份不断蒸发,米会半生不熟,可在锅盖上放石头增加锅压。野外负责炊事的人,烧饭时不要离开现场,随时注意倾听锅声,以便调节火的强弱。饭好不好吃,就是负责人是否认真烧饭的证明。用锅烧饭,容易把锅底烧黑,野外活动带家中的旧锅子即可。

  无炊具  

  1、脸盆、罐头盒、钢盔用石头做架,或用铁丝吊挂脸盆、铁盒等物,用火加热,烹煮食物,烧开水等。   

  2、铁丝、木棍可将食物穿插缠裹在铁丝或木棍上,放在火边烧烤熟化。   

  3、石板或石块用火将石板烧烫以后,将食物切成薄片放在上面烙熟。将若干拳头大小的石块放在火中烧热,用棍拨到一个40厘米深的土坑内铺一层,石块上铺一层大树叶,放上食物,上面再铺一层树叶,将剩下的热石头铺在树叶上,然后再铺上厚厚的树叶压住,三、四个小时后即可取食。   

  4、黄泥用和好的黄泥在地上摊一个3厘米厚的泥饼,上面铺一层树叶,将野鸡、兔、等物去内脏并脱毛及鳞,放在泥饼上,用泥饼将食物包裹成团,放在火中烧二个小时即可食用。  

  5、竹节选粗壮的竹砍倒,每2-3节竹筒砍成段,将竹节的一端打通,将米和水灌入竹节里,米约占三分之二,然后将竹节放在火中烘烤,约40分钟可做成熟饭。

  烧烤野宴:

  附近若有空地或河床,就可以在那里举行烧烤野宴。肉类、蔬菜、鲜贝类......只要适合烤食者皆可。升火时,可先堆积大石块做灶,将揉成团的报纸点上火,在上面放些小树枝以便燃烧。小树枝点燃后,再依序排好大块的薪柴,炭上放置烤肉网,将所带的材料一网“烤”尽!加上酱油或调味汁、盐、胡椒粉等喜爱吃的佐料,若再带点酒或饮料就更棒了!在蔚蓝的天空下,微微的秋风里食物变得别有一番风味。

  烤鸡:

  先将鸡毛、内脏、鸡头去将,再将葱、姜、蒜、大料等佐料填入鸡膛,将开膛的鸡膛两端留洞缝上,取二根长木棍(大约2米长)从膛内插入?amp;127;一端自上膛留洞处伸出,另一根自鸡脖处伸出,此时鸡已固定在二根木棍之上,可随意翻动。在火堆两侧搭制木架两个,相距不应超过2米,将串有生鸡的木棍架于其上,利用高窜的火苗先行烧烤,不时将鸡移出火堆淋上酱油和料酒,在火上烤制时还应多翻动,以免烤焦,一只鸡大概烤一个小时即飘香四溢。  

  蘑菇汤:

  最能代表秋天的食物是蘑菇,秋天沁凉,热汤诱人食欲。将香菇、洋葱、马铃薯、胡萝卜、萝卜等蔬菜和猪肉或鸡肉等材料大小适中切好备用,待水滚开后先放入胡萝卜、萝卜等不易煮熟的蔬菜,再放入其它蔬菜和香菇,最后放肉,加入调味品,即告完成。最好选用火口上附有台架的炉子,这样可使子较稳,东西不易溢出。

  烤番薯:

  火灭后,将用铝箔纸包好的番薯埋入余灰中,这是烤番薯的诀窍,小一点的番薯大约15分钟可以烤好。番薯、马铃薯、鱼类、肉类都可用同样的方法烤制。

  除此之外,也可以煎火腿做三明治,或烤鱼串吃。要吃些什么?要怎样吃才好?全看巧思。因人而异,依自己的情况尽情享受。 

 来自http://www.ezlife.com.cn/48/20060614-5281.html简单生活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可见人们非常清楚水对人的生存有多么重要。然而,不洁净的水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致病的物质,如变虫痢疾、伤寒、血吸虫、肝蛭、霍乱等有毒的病菌,以及腐烂的值物茎叶,昆虫、飞禽、动物的尸体及粪便,有的还可能会带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等。所以当你在极度干渴之际找到水源后,最好不要急于狂饮,应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传染上疾病。 ??对寻找到的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有几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一、渗透法 ??当你找到的水源里有漂浮的异物或水质混浊不清时,可以在离水源3~5米处向下挖一个大约50~80厘米深,直径约1米的坑,让水从砂、石、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轻轻地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 ??二、过滤法 ??当你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漂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袜子、衣袖、裤腿等,也可用一个可乐瓶,去掉瓶底后倒置,再用小刀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无土质干净的细砂、木炭粉、细砂、木炭粉、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如果对过滤后的水质不满意,应再制一个简易过滤器将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即可满意。 ??三、沉淀法 ??将所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木棉枝叶(捣烂)、仙人掌(捣烂)、榆树皮(捣烂),在水中搅匀后沉淀30分钟,轻轻舀起上层的清水,不要搅起已沉淀的浊物,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等,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将净水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入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妆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2片。目前,在野外军队里都采用此法对水进行消毒。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已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碘酒要加倍。搅拦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20~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剂三四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儿,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25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下,把水煮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简便实用。在平原郊游或野炊时,多采用这种方法对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进行消毒以保证饮水和做饭的需求。 ??6、如果寻找到的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同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苦咸,即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同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只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菌、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还有一些从国外进口的净水器,体积小效果好,能在较浑浊的液体中过滤出可饮用的纯净水。 ??另外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在饮水紧缺的情况下,一定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份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含大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去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0-9)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甚至更长些。 ??最后,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们在危急时刻能够化险为夷,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们在有惊无险中找到乐趣,过把瘾。 如何寻找水源

如果有朝一日,当你置身於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於广阔的森林里,而食水用尽口渴难受,且前是林海,后无水源,你如何冯你的智慧去获得所需之水份?相信大家可能均无此经验,但如身历其境的话,你是否立刻能找到水源? 何处是水源? 除非你身在大沙漠,否则水源寻找很容易,而植物代用水亦遍地皆是,只要你对植物有深切认识,敏锐辨别与观察力,都是捶手可得。首先谈谈普通水源: 1、地下水: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意消毒。 2、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后: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例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雨水收集: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於容器内,雨水及沿雨布条引入。露水收集: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三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三尺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然后消毒饮用。 3、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於后: 水树: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后,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水藤: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尽后,在约其上约一尺年切割一段,水在源源流出。 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性。 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之,为其味生涩,但如无其它方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棕榄: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五至八cc之水。 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风均含少许水份,,干裁之竹茎内含更多量水份,成其雨后采取方便,唯须注意筒内水否清洁。 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治便秘消化不良诸症。 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五至六cc之水。 4、另个亦可利用动物之指引而获水,因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其次也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普遍监别法是吐口唾液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 常用消毒法: 1、煮沸法。 2、碘酒消毒法:以药箱中碘酒以1000cc加入8.2%之比例即可。 3、药片消毒:普通急救箱中应具备此类药品,1000cc水中加入二片饮水消毒片。 户外食品配给

高海拔地区,或者是长距离无补给徒步的时候,食物的配给就显得十分重要。带的少了,当然不必说,直接影响到生存。带的太多,无端增加负重,这在高海拔地区是十分敏感的。 下面分几步谈论一下,当然,有许多是来自于理论资料,还要结合自身情况调节。 热量来自于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户外活动时食品配给 碳水化合物60-70% 脂肪10-15% 蛋白质20-15% 碳水化合物产生热能 = 4 千卡/克 蛋白质产生热量 = 4 千卡/克, 脂肪产生热量 = 9 千卡/克。 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 +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10% x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热量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 1.1 x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基本热量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 精确算法 千卡     年龄 公式 女子 18- 30 岁 14。6 x 体重(公斤) + 450 31- 60 岁 8。6 x 体重(公斤) + 830 60岁以上 10。4 x 体重(公斤) + 600 男子 18- 30 岁 15。2 x 体重(公斤)+ 680 31- 60 岁 11.5 x 体重(公斤) + 830 60岁以上 13.4 x 体重(公斤) + 490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 基本热量 x 活动强度系数 活动强度系数表 活动强度 活动内容 活动强度系数 极轻 驾驶,看电视,打字,玩牌,坐,站,躺,看书,等等。 0。2 轻 打扫房间,短距离散步,打高尔夫, 0。3 中等 重的家务活,网球,羽毛球滑雪,溜冰,跳舞 0。4 重 重体力劳动,篮球,足球,爬山。 0。5 例子 本人体重:72公斤,负重30公斤。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 = 14.6*(72+30)+450=1939卡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 0.5*1939=970卡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 0.1*(970+1939)=290卡 成人每日需要的额外热量 = 290卡 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 1939+970+290+290 = 3489卡 常见主要的食物热量表 食品 重量 克 热量 (卡) 大米 100 340 面包 100 364 鱼类 100 平均100 鸡蛋 100 187 *肉 100 335 牛肉 100 173 鸡肉 100 105 羊肉 100 308 牛奶 100 68 巧克力 100 554 *油 100 900 黄豆 100 382 花生仁 100 600 芝士 100 410 值得注意的是肉类食品加工成罐头以后,因为加上了其他的东西,含热量不能完全按照标示的重量来计算。而且以上食品大多指的是平时常见的食品,如果经过加工以后,会相对改变——如大米加工成米饭,肉类加工成肉干。 一般来说,尽量选择高热量食品以减少携带量是登山的一般方法,但是还是要考虑到口味的问题。带上一大堆的*油加上花生混着巧克力,你能吃得下去吗。不过,我是看过一篇纪实文学——台湾一支登山队攀登北美第一高峰:迈金利的时候,就带上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以上篇幅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参照相关的科研报告写出的,可能有一些地方有错误,欢迎指出,MM参照着进行减肥计划也挺好的。 来自http://www.travelbbs.com/outdoor/Html/20041210141740-1.html四川旅游论坛户外攻略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穿越望天鹅的同学请注意挑&咱们相关的注意事项学习一下!

关键时刻还要靠自己!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