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那片
地安门西大街的同仁堂
会贤堂——爱新觉罗溥仪题词,现在成了慢摇吧。
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北沿。原为清光绪年间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有山东济南人来此开设会贤堂饭庄。会贤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 000平方米。前部邻海为十二开间大玻璃窗2层楼,雕梁画栋,门辟其间。门口马头墙上挂“会贤堂饭庄”铜牌,大门门簪上镌刻“群贤毕至”4字。后院分东西两路,有房百余间,有花园和1座戏台(已无存)。辛亥革命时摄政王载沣曾在此讨论“军国大事”。民国初年溥仪曾派内务府大臣绍英等在此专门宴请徐世昌、熊希龄、靳云鹏等人。“五四”运动爆发前后,不少进步教授在这里探讨新文化运动,1912年鲁迅曾3次来会贤堂。京剧演员王瑶卿、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等在此有过表演。1930年国民党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的王法勤、陈公博、覃振、白云梯、谢持、傅汝霖等在会贤堂举行过重要党务会议。会贤堂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停业。1948年辅仁大学购作校友楼。后为中国音乐学院家属宿舍,存有文物建筑65间。
银锭桥上风光 北京什刹前海与后海连接处有一座形似银元锭宝的石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桥形似元宝,取名“银锭桥”。这座桥,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桥是1984年重建的。
爆肚张,1,被名字响亮震撼;2,被房子破旧吓坏
“金锭桥”是21世纪修建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
万宁桥——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名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元代石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时大都居民也称这里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10余米,宽近10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20世纪50年代石桥面铺设沥青,河道填平建房。桥身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仅存桥两侧的栏板。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保护其侧墙及望柱栏板,未另划保护范围。2000年北京市对后门桥进行了整治修缮,毁坏的桥栏杆按旧样做了修整,桥洞下和河岸边的水兽被原地保留,并疏通了河道。同时,恢复原来桥名“万宁桥”,建碑于桥畔。
石桥的特点是东西石拱券上方各有一石雕螭状吸水兽。桥两侧石砌护岸,四边各有一只鹿角分水兽,趴在岸沿边对视着桥孔。分水兽长1.77米,宽0.9米,高约0.57米,头顶有一对鹿角,瘪嘴翘鼻圆眼,四爪张开抓在花球上,浑身是大片鳞甲,一条粗壮的尾巴。四只分水兽的姿态不一样,桥东的两只爬在岸沿上,头伸出岸沿边,形成伏岸望水的姿势,因在下水方,有通过桥孔望水势的寓意;桥西的两只分水兽,是将头外伸,两只有吸盘的爪抓着垂直的岸边墙面,身体的一侧挂在岸沿外,大有了解水势,保一方水运平安之意。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老爷子看的报纸是93年的参考消息,看来坐那看的有年头了
小胡同里的清真小吃门前排起了队
第一眼还以为是秋香栗呢,那么多人
鼓楼东北角的姚记炒肝店,价钱便宜,东西量大,人超级多,排队到门外,花了20分钟排队,买完一碗吃了一口 就撤了,咱吃不了那个味没福气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9 14:40: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