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小结] 桂云花低温露营体验之鬼话连篇

我们都曾经被投以这样难以理解的目光,这么冷的天气爬山,还睡在山上!这次又幸运地赶上本季庄河最冷的两天,于是下山后被极其惶惑不解的眼神彻底淹没.一个骑摩托的小伙子用英语跟我们说Hello,小卖铺里的大爷盖棺定论地总结我们就是干活太少了,等等。好吧,我们承认自己是一群病友。那就病态地高呼(套用春哥的一首歌):再不“遭罪”我们就老了。

病人最需要的不仅是精良的医术治疗,更有朋友的问候和挂念.当早晨"冒死"从睡袋冲出来后接到证哥询问的电话,倍感温暖;晚上飞的高,乐陶陶和文哥为一行人接风,虽未去成,但温暖在心.很多人都接到问候的短信或电话,就不再一一谢过.

碰到这样的极端天气(对大连来说)确实是幸运的,因为冬季常规温度下露营的经历大家多少都有过,但在这种温度下的体验确实能切实地增加一些不同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总结一些自己的感受,因为对装备的了解很少,所以有不专业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拍砖.

A气候条件:

1。温度:晚上7点左右帐外-17,帐内温度-10,跟在帐内生火做饭有关。第二天早晨6点多日出前,帐内-20,估计帐外可能-22,因为发现帐篷的两个气窗都被吹开,估计帐内外温差不会太大。

2。风力:露营的垭口呈南北向,北侧就是桂云花主峰,所以这里没有持续不断的北风。但是日落后断续的东北风仍然不小,外帐的响声几乎持续一晚,不倒翁说风最大时他的内帐几乎压到脸上。好在大家的帐篷都搭的很给力,无一人的帐绳地钉出现不牢固的现象。

 

B。保暖方面:

1.睡袋。我属于怕冷型,一个翼马羽绒(含绒量95%白鹅绒,充绒量1300g,重量1780g)加一个七孔棉,两个睡袋加上穿着抓绒衣仍无温暖感觉,不冷就已经是整晚最舒适的感觉。凌晨时感觉冷。不过还算挺得过去,如果再低几度应该达到极限。睡袋温标实际价值不大,切身体验才是最准确的。晨起睡袋外表有结霜,听说包上救生毯就可解决。呼吸口部位结霜最严重,这是必然的,感觉结霜问题对于两日线路无所谓,拿回家晾晾就行了,多日就得想辙了。结霜不仅是呼出气体中的水分,主要是烧水做饭形成的。因此容易接触内帐的睡袋部位尽量用衣物隔开。

2.帐篷。极其廉价的三季双人帐,无雪裙。帐门冲南,在东北的上风向学独享用雪把外帐底边盖住,应该会起到一些挡风保暖的效果。帐钉帐绳牢固可靠,但土壤较硬,几个帐钉被砸弯,必须升级。收帐时帐钉冻在土里很难拔出,独享的工兵铲很好用,整支队伍带上一把应该不必太在意负重的问题。

3.防潮垫。一直对充气垫小有成见,虽然也经常用。缘自一次长线途中漏气,另一次在高原上有人补气时高反加重。所以更习惯泡沫垫,但此次显然不给力,后半夜平躺时腰部感觉凉。或者应该升级,或者应该象多数人那样带两个垫。发现独享很有经验,搭帐前在帐下铺一层枯树叶(证之前也说过),只要足够厚,肯定起作用。非常遗憾的是老赛的气垫漏了,大概每小时补一次气顽强坚持到天亮。

4.衣物。行进当中,估计多数人都一样,上身排汗衬衣、抓绒衣、冲锋衣(换成软壳更好),下身排汗衬裤、抓绒裤、速干裤。头上抓绒帽加头巾。凯龙和不倒翁的左耳(北风一侧)下山后感觉不舒服,怀疑他们的毛线帽可能会漏风造成的。头巾能为脸部挡风,但是若带太阳镜就会使镜面结雾气,所以我干脆不带。可是如果需要带近视眼镜就得舍掉头巾,这个挺矛盾。象我这样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好冬季手脚冰凉的人,行走时必须带厚手套,也是一种滑雪手套,表面防水,腕部加长防止雪灌入。个人感觉还应该带一副薄手套,因为到营地后有些细致工作厚手套有点力不从心。早上在-20度的低温下赤手收睡袋时,手被冻得呲牙咧嘴。到营地后上身再加一件抓绒衣,下身加一件冲锋裤。脚上加一双厚袜子,但仍然感觉很冻脚,即使放入睡袋中,两脚互相摩挲了很久才缓和。真无名的羽绒脚套应该很好,坛子里以前有人讨论过。

5.各类电池。手机、相机、GPS电池必须注意保暖,否则很快罢工。GPS的南孚充电电池平时用一天没问题,这次不到3个小时就自动关机。凯龙的充电电池很给力,大概是Sanyo的。

C.饮食,饮用水

路餐不必多说,各有所好。我的教训是这几样不该带,一个苹果,2个熟鸡蛋,一袋榨菜,温度太低都冻了,那口感真要血命。

晚餐也尝试了速冻饺子,是自己包的,用保鲜盒装,再带几瓣蒜。吃得很香,方便快捷,饺子汤又可以补水。吃的喝的一锅出。

早餐习惯牛奶加点心,带了2袋奶粉。也比较快捷,水烧开后先灌满保温壶,剩下的冲奶粉。

老赛说的3升水足够,确实如此,天气冷出汗少,最后我还剩了不到1升。水袋是带保温层的Camelbak,当晚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早晨出水管结冻,但袋内的水没有问题,打开灌水口就可以使用,表现不错。如果带大瓶矿泉水,晚上必须保温。

每天行进大约7公里,5-6小时,加上一顿路餐,我的0.8升保温壶足够。

D。其他方面

地球人都知道高帮防水登山鞋,雪套,双杖是必须的。

负重的问题我前后矛盾,舍弃了太阳镜、对讲、第二个防潮垫(这个不应该),营灯(头灯足够),地席,冰爪,却为了舒适带了双人帐。除了应急食品、药品和护膝外,其余物品全部用到。

凯龙说整晚只醒了3次,羡慕不已。我似乎只睡了3次,大部分时间都在烙饼。大家基本上8点开始铺被上床,翌日早7点左右陆续起床,漫漫长夜。

先想到这些。感谢您还有耐心能看到这里!更希望得到您的指点和纠正。

感谢老赛,跟他混才能遇到这样的好天气,并感谢所有同行的队友!

随后再补些照片。

12

评分人数

    • 风范: 自己包的饺子,热乎乎有汤有货,不错。游记好评 + 3
    • 链子: 零下20度露营玩,够狠!游记好评 + 4
    • 独享: 情景再现,呵呵!游记好评 + 5
    • 连虎: 户外版的鬼话连篇写得好游记好评 + 3
    • 温柔的刺刺:游记好评 + 3
    • 智慧明心: 耐心读完,记号并加粉游记好评 + 3
    • 回忆1990: 等着看亲历者的面部表情游记好评 + 1
    • 阿红姐姐: 不错 感受经验!游记好评 + 3
    • 飞得高: 总结到位游记好评 + 5
    • 虚空名: 体验就是收获游记好评 + 4
    • 信用证: 这种天气下的负重露营经验是所有户外人的宝 ...游记好评 + 10
    • 大石头: 总结的好游记好评 + 6

Therm-a-Rest NeoAir Sleeping Pad ,410g的重量,r值2.5,6.3cm的厚度,959大洋。
老赛 发表于 2012-12-25 11:33



    我补过一次,基本上跟补自行车内胆一样.充上气后,放到盛满水的大盆或浴盆中找气泡.找到漏点就可以用胶水和与气垫一样的面料粘合,注意的是要等胶水干了以后再粘.
你那个气垫应该也配备了胶水和材料吧.

TOP

收工! 忙活了一整天也无法上传照片! 显示"非法操作",照片100多K,JPG文件, 非谁的法了!!

TOP

做晚饭时刚打开气罐,竟滴出液体,继而喷出雾状气体。温度太低,稍微捂一会就正常了。烧火时,凯龙发现只要用手捂到气罐上火焰立即变旺,非常迅速和明显。
在帐篷里吃完饺子,喝着热乎乎的饺子汤,再抽根小烟,也着实欲仙欲死了一小会。突然发现烟头的颜色不是红色,而是绿色,想想应该是红色帐篷反衬的。
晚上气温骤降,狂风大作,沐浴更衣上床后,对我来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一定是起夜。没想到小膀表现很出色,8点多去一趟之后直到翌日早8点饭后收帐时才提出非份要求。
晚上出去的时候,刚想月冷风清、晓风残月地酸一下,可刚处理完就被要命的东北风直接吹回帐内。边关帐门边发牢骚,人家不就是想赏个月嘛,干嘛那么粗暴!不过月光和星空还是挺美的,映照着洁白的雪象托起营地的浮云,远望山下点点灯火,象在天堂。
收帐时,虽穿着2层袜子,但脚趾头仍旧冻得非常非常疼,一度担心是否会冻伤。离开营地走几步以后立即好了,没事。

想起啥就补充点。图片还是无法上传,应该是我电脑的问题。
2

评分人数

    • 信用证: 幻想着风花雪夜呢……游记好评 + 10
    • 格日乐: 哈哈哈,还欲仙欲死,晓风残月的游记好评 + 5

TOP

换个电脑,终于可以上传照片了。关键是我这里有不少我们的合影。

DSC_2685.jpg


DSC_2602.jpg

TOP

DSC_2604.jpg


DSC_2605.jpg


DSC_2607.jpg

TOP

DSC_2608.jpg


DSC_2614.jpg


DSC_2615.jpg
1

评分人数

    • 独享: 老赛的形象似太空登月,呵呵!游记好评 + 5

TOP

DSC_2616.jpg


DSC_2626.jpg


DSC_2630.jpg

TOP

DSC_2634.jpg

DSC_2635.jpg

DSC_2637.jpg

TOP

DSC_2650.jpg


DSC_2652.jpg


DSC_2654.jpg

TOP

DSC_2655.jpg


DSC_2656.jpg


DSC_2680.jpg

TOP

DSC_2686.jpg


DSC_2693.jpg


DSC_2696.jpg

TOP

DSC_2698.jpg


DSC_2704.jpg

TOP

DSC_2705.jpg


DSC_2715.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