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11月24日早,10名驴友在穿越太白山鳌山地区时被突变天气所困。截至昨晚,在各方努力下,最后6名被困人员安全下山,与此前下山求救的一名带队人员会合,而另3名驴友则不幸遇难。
据介绍,驴友们鳌山上遭遇风雪后,准备搭帐篷宿营,次日返回。但是,25日晚间至26日凌晨,被困地点的风力约10级以上,温度下降至零下30℃左右。驴友们在搭帐篷的过程中,身体难以抵抗低温,导致两人身体失温,一人意外摔伤骨折。不久,受伤三人均不幸遇难。死者两男一女,其中女子40多岁

TOP

11月24日早,10名驴友在穿越太白山鳌山地区时被突变天气所困。截至昨晚,在各方努力下,最后6名被困人员安全 ...
老赛 发表于 2012-11-27 13:43



   看来在恶劣环境下,熟练快速地搭建帐篷很重要。

TOP

11月24日早,10名驴友在穿越太白山鳌山地区时被突变天气所困。截至昨晚,在各方努力下,最后6名被困人员安全 ...
老赛 发表于 2012-11-27 13:43



   
有个别人和媒体传言三人遇难,但目前没有找到尸体,请大家再给他们一点时间!!

TOP

老赛 发表于 2012-11-27 13:47



    #鳌山救援#从早七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三点,陕西EPV曙光救援队七名搜救队员已搜索到三名受伤驴友,经检查,已失去生命体征。队员对区域标记、拍照后将迅速下撤,山上开始下雪了。
| 转发(26)| 收藏| 评论(2)
59分钟前

TOP

细节:


有10余名驴友在攀登鳌山的过程中,被突降的暴雪所困,3人受伤,情况危急,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已经着手搜救,西安几个专业户外救援队的成员也已赶赴太白县参与救援。
昨日傍晚,在设于县城一宾馆的抢救前线指挥部里,记者见到陕西蓝天救援队负责人“悍马刘姐”。她介绍,被困10名驴友来自一个名为“大秦户外”的网络群,发起该活动的是一个网名为“鳌山太保”的人。他在网络上征集了9名西安籍驴友后,于23日晚到达太白县。次日早,他们开始穿越鳌山。按行程,他们应该在11月25日晚结束活动。不想,他们被突变的恶劣天气困于深山中。据从前方传回的消息说,10名驴友被困于鳌山山顶附近的一个名为“跑马梁”的南坡地带。驴友被困地点积雪过膝盖。“鳌山太保”见3名队员受伤,随即下山求救。当地热心群众立即前往施救。接到消息的蓝天救援队也于25日晚从西安出发,昨日凌晨5时到达太白县,与当地公安等部门的人员联合展开救援。
救援:6人脱险 3人不幸遇难
昨日晚间,记者在救援指挥部见到刚刚回到驻地的救援人员。他们在休整的同时,对此次救援过程进行回忆并总结经验。1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搜救途中见到先期找到被困人员的村民,随后将最后6名被困驴友接回。
据介绍,驴友们鳌山上遭遇风雪后,准备搭帐篷宿营,次日返回。但是,25日晚间至26日凌晨,被困地点刮起狂风,温度下降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驴友们在搭帐篷的过程中,身体难以抵抗低温,导致两人身体失温,一人意外摔伤骨折。不久,受伤三人均不幸死亡。死者两男一女,其中的女子40多岁。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6名被困驴友均因冻伤被送往太白县人民医院接受救治。记者在太白县公安局见到一名湖北籍的驴友,据他介绍,还有一位是四川籍,剩下的都是西安的。 文/图记者 王晓光
编后
驴友被困鳌山近年来已不少见。但是此次,3位驴友在冰天雪地中不幸遇难。我们在悲痛之余,不能不想到一件事:被困后不可能每次都有惊无险。作为户外运动的野外穿越,危险是实实在在的,不但要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更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
就冒险精神而言,喜欢穿越高山峻岭的驴友令人钦佩。只是屡屡出现的被困事件近年来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对此却不能不让人忧虑。特别是当类似活动发生意外后,如何善后是一个现实问题。所以,进行类似活动应该更严谨些,因为它已经不是几个人的事情。在此,也有必要提醒驴友们,在作出决定之前,谨记安全第一。

   肖海波(三秦——2012年11月27日)

TOP

天气超长规突变和基本锻炼、应对能力无关~

要是文哥作本次活动领队~

在确认全队服装极限不能应 ...
文哥 发表于 2012-11-29 20:20



证说广马,你说鳌山,文唇不对证嘴

TOP

跑马拉松死2人、户外运动死3人,1000米测试死1人,可可西里科考死3人,,,
我们的年轻人,你们怎么了?不 ...
梭斐鱼 发表于 2012-11-29 03:02



   看家长无理取闹,更感觉悲哀,国家和人民的悲哀。

TOP

在太白县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这次穿越鳌山活动的发起者“鳌山太保”。据警方调查,“鳌山太保”真名董杰,陕西礼泉县人,今年33岁,目前被太白县警方暂时安置在公安局办公室。

    太白县公安局纪检书记强永生:原因是这次活动是他发起的,咱们要把他留下来,在这协助家属和公安机关,对这个善后事宜进行处理,对家庭和社会有个交代。

    据活动发起者董杰介绍,组织这次活动前,他强制每名参加者花费三块七毛钱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事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于今天到达太白县城,将就保险金赔付一事进行磋商。按规定,每名遇难者家属将获得3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三名遇难者家属告诉记者,在完成遗体交接,领到赔偿款后,他们将返回老家,处理后事。

TOP

活动发起者讲述遇难经过:天冷人心更冷

    鳌山三名遇难驴友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可以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三个人的离去也给三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那么这样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驴友出现身体不适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在太白县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脸上被冻伤的董杰,他说他不愿意面对镜头,但是说起这次穿越活动,他依然显得很自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专爬鳌山,爬了三年多了。

    记者:一年能爬多少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七八十次,每一年都爬,尤其是冬季。

    虽然有着丰富的户外穿越经验,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气预报上说的阴天远比董杰想象的恶劣,在暴风雪面前,驴友“和尚”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崔建斌不慎将右腿肌肉拉伤。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行动立马缓慢了很多,这也导致整个穿越队伍行动放缓。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暴风雪,不是雪大,是风很大,我们脸上冻伤,就是因为风很大,暴风雪,突如其来的。到这的时候,我们走了两个半小时。

    记者:平常走多长时间?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平常就是二十分钟。

    同伴受伤加上暴风雪这让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压力,两名队员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刘卫芳和杨林军,脸色变白,身体出现不适。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和尚(崔建斌)实在走不动了,我说前边找个避风港,每个人把自己照顾好,该加衣服的加衣服,我就这样说的,我就拉着和尚(崔建斌)使劲往过推、拖,实在拽不动,我说前边来几个人,把他拽过去跟咱呆在一块,没人过来。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人都想活,就这么简单,我相信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跑的都比别人快。我最后拿对讲机叫了两次,没人过来,我亲自跑过去叫也没人过来,我当时心理特别伤心,但是这个时候你自己伤心是没有用的。

    无奈之下,董杰自己拿了绳子,过来拴在崔建斌的身上,拉不动,就叫崔建斌爬着过去,但此时的崔建斌已经体力不支,爬都爬不动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第二次跑过去,我是带着强制威胁性的口气,我说如果你们再不帮助我,对不起,今天我就不走了,我不走,谁也走不了,我这么说,过来了三个人,跟我一起把崔建斌一起往前推,四个人都弄不动一个人。

    在这次活动中,有一名女性驴友,是崔建斌的朋友,崔建斌刚受伤的时候,这名女性朋友坚持要扶他,但是董杰后面两次的呼唤,她都没有回头帮忙。

    记者:那时候她不是要求和他(崔建斌)在一起吗?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那时候她在前边。

    记者:她有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回来。

    记者: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她不可能过来。

    记者:为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她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她怎么能救别人。

TOP

此时,三名队员身体严重虚脱,山上没有信号,必须要有人下山寻找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求救,但是这次董杰的团队又发生了矛盾。谁下去寻求救助,成为争吵的焦点。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给另外五个人强制留下来照顾受伤的三个,我说你们必须照顾,我说你们不照顾,我就留下来照顾,这个时候,我说最严重一句话,要死咱十个人一起死,这是我说出来的话,因为那个时候谁都不愿意在这呆,但是他们又不敢走。

    记者:因为只有你认识路线?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董杰说,他不愿意再回忆这些东西,因为他理解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每个人为了生存所作出的决定。

    记者:你再回想下那一幕。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你叫别人,我不想回忆这个东西,真的。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回忆,我不想把这个事放在记忆里。对我给你们说了你们肯定要写出来,写出来无形中对其他人是一种伤害,我已经失去了三个队友,我不想再去失去六个朋友的心,让他们心寒。

    董洁说,以后他会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救援中去。但回顾组织这次活动,他要好好思考。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结果可能不是今天的这种结局。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按照真正的专业的登山队伍来说的话,我当时就可以放弃一个人。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

    记者:你的意思大家把那一个人抛弃了的话,其他人就可以活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记者:至少可以挽回两条生命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不管是冻伤但是跟命比起来,哪怕是截肢呢和命是两回事。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真有可能这么做。

TOP

准备不足冒然上山酿悲剧 封山公告挡不住驴友探险的脚步  

    经太白县公安局调查造成三名驴友遇难事件,是一起驴友自发组织、未向相关部门备案的私自穿越鳌山行为。其中,装备准备不足是造成驴友遇难的主要原因。

    鳌山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进入冬季,即使是本地村民也不敢冒然上山。但是这依然阻止不了驴友户外探险的脚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上去就是几个木架子,支起来的架子,你要在下面照相,你要不照相感觉跟没到鳌山来一样。

    记者:你这次登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到达这个点?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每一个上鳌山的人都是为了这个点,这是必须的。

    记者:为了证明自己?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记者电话联系其他驴友后发现,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严重不足,这一点,活动发起者董杰也承认。

TOP

装备不足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有联系但是联系不上,用对讲机,暴风雪太厉害了,说话模模糊糊的,有联系但是听不清楚,等于是跟没有联系是一样的。崔建斌戴了一个帽子,为什么说他最严重,但是糟糕的是这个帽子小了,戴不上去,戴不到耳朵上去。

    灾难面前决策盲从

    记者:在你们整个行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大家的共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你错了,在安全的情况下,我说了算,这是原则。

    记者:这是什么原则?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这是驴友的原则,这是我们驴友的潜规则。

    董杰所说的潜规则也就是整个队伍要依赖经验丰富驴友的经验,但是这种经验究竟有多可靠?这种经验能否足以应付所有突发状况?现在看来,这必须要思考。

    活动组织随意性强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们在网站发布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提示,重要提示,强制提示都有写着。你对你自己都不负责任,我会对你负什么责任?你电话报名的时候我都告诉你了,而且你看帖子的时候帖子上都要求你要做什么。

    虽然董杰这么认为,但遇难者家属表示,董杰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有严重失职,他们将保留民事诉讼的权利。

    遇难者家属:像我兄弟他的装备就不足,作为组织者,他都有失察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这个领队有很大的质疑。

    太白县公安局民警告诉记者,三名驴友的遇难,已经造成了社会危害,但是违法性无从追究,因为法律在这一问题上目前还是空白,所以董杰的刑事责任更是无从谈起。

    太白县公安局纪检书记强永生:从目前咱刑事责任来划分,现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空白,想追究刑事责任不太可能。他在民事上可能有过错。需要承担一些事情,就看他的资质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通过户外协会在咱们政府进行登记的,有没有资质。

    太白县城方圆2780平方公里,任何一处都可以上山,在每一处登山口都有公告,但是这样的公告,对于痴迷探险的驴友来说,形同虚设。

    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张海云:要穿越的话必须要到我们太白县生态办注册、登记。一个是我们这面会提供背工、向导、气候各方面指导性的意见,适不适合登山,适合登山我们批准你,我们会观测你的动向,包括你在山上的情况。

    鳌山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后大家最担心的是,一是很多驴友为逃避监管在进山时选择更隐蔽的线路和时间;二是每一次沉痛的驴友遇难事件发生后,带来的不是反思和警醒,而是频率更高的穿越挑战。下一个遇难者是谁?没有人知道。

TOP

回复  老赛


    再转转队员怎么说的。领队说的放弃一个,回头看可能是最佳选择,当时来说,做这选择太 ...
张三 发表于 2012-11-30 09:18



   事故经过我没看懂,似乎他们那一宿就没搭帐篷。

TOP

问题就出在25日晚,作为冬季穿越,领队应该备个救生毯吧。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6个人竟然合力搭建不起来一顶帐篷。。。
退而求其次,可以用外帐把人裹起来吧,或者用铝箔地席裹起来也行。。。
再次,作为经验丰富的领队,应该只靠睡袋肯定是不能御寒的,那宁可连夜往下走,或者哪管组织队伍原地跑圈也可。。。

不懂,纯技术探讨。

TOP

一顶帐篷,9个人刚刚好。
1

评分人数

    • 不上西天: 是因为风力太大搭不起来吗?游记好评 + 3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