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 当前离线
认证驴
很早就知道天津这个城市,因为我的一个亲戚在我初中的时候就远嫁到这个城市. 14年后,偶然的机会出差到了这个城市.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夜色下,乘北京首都机场到天津的大巴,一路穿过或明或暗的街灯,在一个路口停下来.由于没有人接我们,只好求助于在那里候客的司机找了一家小宾馆,住了一晚,次日,出来,终于买到了一张天津地图.由于有任务在身,所以没有把更多的存储空间留给那个叫做承德道的地方.
小道中穿行,首先让我有印象的是这幢老房子,外表豪华,大门却紧锁,背后的小巷里住着卖报纸和老夫妇.
天津人上班的主要方式还是骑自行车,这个城市地势很平,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里的车不好开.
TOP
这个称作天塔的建筑,最可能让人联想到上海的东方明珠,也许这也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天津正在转变风格的一个标志吧.
Dm2DNwSe.jpg (169.67 KB)
下载次数:118
2006-3-14 20:09
PhotoShop上图简单教程(ZT)
9kOVZEck.jpg (163.1 KB)
下载次数:139
2006-3-14 20:17
gbo0W5qw.jpg (76.48 KB)
下载次数:136
2006-3-14 20:32
终于有了一点时间,去看了一下位于被人们称为"五大道"的有着异国风情的地方, 这里曾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的第一站,而且也是民国时期的外国租界.后来有不少社会名流来此居住.
我一直认为,旅行者的眼睛最应该关注那些人文的东西,于是我用镜头对准这些造型各异的门,门牌号,脑海中尽力去想象,这些异国的文化是经历了何种情形的飘洋过海,又是经历了怎么的入侵与排外,战火与和平,毁灭与重建,纪念与遗忘?
时间仓促,都没来得及支更多有意义的地方.以后但愿还有机会.
感谢信用证的支持!!!
去的时间短,没记那些个建筑都是什么来历,有的门前有牌子的,有的也没有名字.
我的相机要是声音记录就好的,当时想到了东西当时就可能记下来回来打出来就好了.
人家51长假的时候我却是在出差,这是什么日子啊,不过忙里偷闲,又可以拍几张照片了.
不过天津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去的地方,传说中的小吃,几乎很难找到,就算是找到了,也和大连遍地的街头烧烤一样,
今天有幸到了当地著名的大悲禅院走了一下,算了旅游了一下吧.
其实这个事真得挺值得思考的。
当我经过这个有着世人无数香火供奉的寺庙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如果你真是真神的话,难道你看不到这世间的痛苦吗?
看到这个位置,感觉很像日本的风格。我们古人的风格还是很严谨的。不过到了后来,我们的民族就变成表面上很勤奋,实际上很懒散的风格了。
人们经过这里的时候,用手摩梭着铜质的表面,那些早已被磨亮的名字,不知道他们当初交了多少香火钱,才让自己的名字铸上去。也许这只是希望得到永恒的一厢情愿罢了。
此时我又想到一个城市的立交桥可以去拍卖冠名权,其实寺庙里完全隔段时间铸一个铜器,去拍卖可以在上面留名字的权利,我想现代人相比祖先们更愿意拿出大笔的钱来,去刻 一个让后人可以摸到名字。
一个铜刻的名字就可以算做是永恒了吗?
中国的很多文化,就像是古埃及的文化一样,在追求永恒的幻想中,走向畸形。比如墓葬文化,现在有些地方的墓,修得越来越大。
真正的佛学的东西还是有很多深刻而有用的道理的,可是这些理论对于世人来说,有多少用处呢,人们拜倒的同时,也只不过在祈求升官,发财,表达他们无尽的欲望,佛,真能帮人们达到这样的愿望吗?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看 到这个典型的工业城市的一角,忽然让我想到《听见涛声》里面那个城市的轮廓来。
也许在50年代,人们怀着主人翁的精神,迈着轻松的脚步,就是在这样晴朗的天气里去上班的,同样的道路上,今天已经挤满了为生活所迫的下岗职工。--拍摄于本溪。
谢谢支持,今年太忙了,没有空闲去参加活动了,看了你们在金石滩烧烤的照片了,好羡慕啊,
我那天正在和GF在菜市场一样的龙王塘所谓的看“樱花”,其实就是看人的帽子。
5。1后一直还没有休息呢,真是累呀,能去野外活动也是一种奢侈了,希望尽快有时间去走一走。
建筑的pp不错
学习。
很难忘在天津住过一家宾馆;水晶宫
很是气派。
谢谢,以后更加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20:46: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