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不知道是俺认识的哪位老赵大哥,进来插一嘴。。

俺是2000年也不01年7月最后一天夜登的,如果要看日出尽量在11点之前到山脚下,什么目已经不记得了。。写过富士苦旅的流水帐,忘记发在哪了,电脑坏了好几次,找不到了。。

山下吃点自带便当,准备足够的水登山就好了,如果体力充沛最好自带山上饮水,当年是600多日元一瓶矿泉水,山下是100日元的。。

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当年还不懂户外,我就穿一双普通运动鞋,棉布裤子,带了件棉衣上山了。 同行的韩国朋友有头灯,现在看来冲锋衣足够保暖。 如果不怕煤灰脏,一般裤子就可以,不过下山最好有套换的衣服,不然车都没法坐,回家从里到外都得洗。。。

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尤其是自驾去的话,一定要记清楚自己上山口的名字,下山的时候原路返回。这点很重要的,不然大夏天在寸草不生的煤灰山上顶着太阳,爬上爬下找原路下山很辛苦的。 我记不住了具体有哪几个,问linda估计能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6 12:05:08编辑过]

独自上路,寂寞修行。

TOP

在别的地方找到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哈,那年头还没数码,我的照片都丢在原来本本里了。 有耐心看看文字吧,当年是菜鸟中的菜鸟~

登富士山的念头是在几年前就有了的,因为几个韩国朋友从富士山带回的几张照片,令人震撼。第一次看到,寸草不生的富士山。而平时,在明信片和远眺中看到的富士山,都是绝美的景色,人间仙境一般——几朵白云缭绕,隐约中可见山颠点点积雪。 那年夏天,因为筹备失误,没有考虑到天气变化。在富士山脚下,遭遇瓢泼大雨,只好败兴而归了。于是,从那时候起,开始了我漫长的期待。。 终于,今年5月的时候,两位韩国朋友再次约我夏天攀登富士山。由于富士山常年积雪,所以只在每年7,8月份对普通登山游客开放。所以,我们选择了7月末,我刚刚结束考试的那天深夜出发,以便第二天可以在山上看日出。很意外,出发当天才知道,同行的还有两位日本长辈,都是登山爱好者。其中一位年逾七十,可身体健硕,有着丰富的野外露营和攀登经验。而我的两位韩国朋友,是一对夫妇。我们是在大家都还不会说日语的时候认识的,他们也都是业余的登山爱好者。只有我,是个门外汉:(热心的朋友为我准备了防寒的登山雨衣,登山棍,和夜里登山用的电筒。在夜里9点多,我们上路了。 年老的那位长辈开车,速度不快,很稳。坐在很宽敞的面包车里,我们三个年轻人很快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中,3个小时过去了。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出了高速公路,在开往富士山五合目的途中了。缓缓盘山而上,有时候清晰可见山上的点点灯火蜿蜒,没入深蓝的夜空。 传统意义上的攀登富士山,都是从富士新五合目的地方开始的,海拔大约2000m左右。因为我们生活的长野县,在日本已经是海拔最高的县了,所以一路过来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我们在五合目的大约能容4000辆车的停车场,找了半天车位。之后,在车上吃了朋友准备的韩国紫菜卷饭团,稍作休息,在差一刻一点的时候进山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进山的路口叫吉田口登山道,而富士山共有四个登山口,我们走的这个是最普遍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山梨县境内的登山口。也正由于我们对登山口的疏忽大意,导致了下山途中致命的一个错误。。 由于是深夜,看不清周围建筑,只能按照路标和指挥交通的工作人员的指示进山。肩上背着沉重的背包,里面装着三瓶矿泉水,和一瓶保温的咖啡,还有御寒的衣服和照相机。。感觉有点冷,也为了减轻背包的重量,我穿上了外衣。手里拿着登山棍,玩弄着,颇感滑稽。一开始几乎没什么坡度,只是在树林里穿梭,感觉脚下是些碎石。从前后闪烁着的灯光和隐约的说话声,可知登山的人不少。渐渐的,有一些坡度了。只是觉得脚下都是石头,很滑,似乎走一步还要退回半步,很费劲。这时候才发觉登山棍的作用,支持着我的身体,至少还能防滑。为了保存体力,大家不大说话,我们三个年轻人走在前面。朋友圭善还很细心的稍微落后一点,用他带的比较亮的头灯给他的妻子正善和我照路,尽管我们也都有个小的手电筒。不知什么时候,树木渐渐稀少了,地下漆黑一片,也看不清有什么植物。一路摸黑,靠着微弱的灯光我们爬到了六合目,大家不是很累,决定不休息,直接爬向2700m的七合目。 渐渐觉得热了,我又脱掉了外衣,系在腰上和朋友一起上路。由于富士山上有好多山间小屋,所以路也不是很暗了;再加上山路不是很险峻,我们都放弃使用电筒或者头灯,只是默默的走着。朋友圭善一路当先,率先到了七合目等我们。我和正善接着到达了。大家喝水,休息,互相问候一下,并等着两位长辈。午夜的高山上,尽管是夏季。登山的时候出了好多汗,可一停下来,顿时觉得很冷。等两位长辈到了,我们在七合目的地方合影留念。照片中的我,双颊微红,气喘吁吁的样子,呵呵。 稍作休息,我们再次出发,向3400m的八合目进军了。不记得时间了,大脑好象只剩下一个指令,就是不断的向上走。口渴了,喝两口水;觉得冷了,喝点热咖啡。漆黑的夜里,顺着蜿蜒而上的小路,默默的走着。忘记了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到了放在路边一个盒子里的登山提示,包括中,韩,英,日四国语言的简要说明。很高兴还有张中文的,可上面日文式的中文让我比看日文还费力气,最终还是放弃它看日文的了:(由于黑暗,大概看了一下。是要大家注意安全,小心路旁高处滚落的石块,以及千万不要向山下踢落任何石块(我们在登山途中倒没有遇到落石)。因为富士山多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山路也是人工简单压制而成,蜿蜒而上。路面一边隐约可见山下弯曲的山路,另一边是一人左右的石墙,有些地方就直接是山岩了。那张提示上,也有提示登山者慎重选择下山路的提示,可惜大家好像都忽略了。。 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也是登山路上最苦的一段了。路面变得陡峭了,不再是碎石路面了,好像都是火山岩之类的东西。电筒和登山棍都收起来了,我选择了最原始的方式——“爬”山。事实上,也很有效。心理庆幸着幸好足够黑暗,没人看到自己的狼狈相:)朋友圭善远远的走在前面,看着他的背影,也让我不再害怕漆黑的山路,给我以信心和力量。心里略微有一点点的遗憾,我的他不在身边,很想靠在他温暖的怀里取暖。。朋友正善在我稍后一点的地方,不是很远。两位长辈看不到了,大概落在后面。大家都顾不上说话,一路默默走着。感觉中,八合目山间小屋的灯火遥遥无期,怎么走都离我们好远:S爬过了那段陡峭的山岩后,路渐渐又恢复了老样子——比较平坦而多碎石。渐渐的,那遥不可及的灯火近了,甚至可以听到隆隆的发动机的声音(只是不知道是发电还是做什么的)。甚至闻到了一股在中国颇为熟悉的味道——山上的茅房想必是最原始的那种了:P 终于,走到了海拔3200m的地方,一块不算小的平地。已经有了不少人在这里休息,我们也决定在这里小憩片刻。我觉得自己已经虚脱了,无力再走半步了。当即坐下来,吃喝一通,补充水分和体能。忽然觉得很凉,穿上了外衣,和朋友拍照留念。这时候也看到了不同肤色的登山者,甚至听到了不很流利的日语,朋友说那是韩国人的口音。在我快吃饱喝足的时候,两位长辈也到了。天空好像也亮了起来,到山顶看日出是不大可能的了,大家决定留在这里等待日出! 早已辨不清东南西北了,只是发现右前方的天空变得亮了起来,心想大概那里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了。果然,乌黑的天空渐渐亮了起来,天地一线间的地方渐渐被染成了橙色。天空渐渐亮了起来,那有深至浅的蓝色下面,点缀着一条橙色的丝带,放眼望去,很美。天空越来越亮了,橙色渐渐褪去,看得到金黄的云朵了。有一个地方渐渐变得光亮起来,朝霞布满半个天空,终于期盼已久的黎明来临了!人群兴奋起来了,日出的到来似乎也给了大家更大的力量。 我们没在停留,继续上路了。天很快就大亮了,终于清楚地看到了慕名已久的富士山的真面目了。满眼尽是红色的砂土,在日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曲折的盘山路,上下都是登山的人。在另一条下山路上(富士山上山和下山的路基本是分开的),也可见成群结队的下山者。据说他们是前一天就到了八合目,在那里的山间小屋里住半夜,凌晨爬到山顶看日出的。太阳变得灼热烤人了,脱掉了厚实的外衣。为了宝贝皮肤,我也顾不得害羞,趁着休息的片刻,坐在路边大涂防晒霜。匆忙中,漏掉了衣领外一圈,这一疏忽之举也让我回家后的几天里叫苦不迭:(那里皮肤严重灼伤,摸不得,碰不得;之后就好似带上了深色项圈,在光光的脖子上显得格外明显。 喝光了保温瓶里的咖啡,矿泉水也喝的只剩下半瓶多了,背包轻了好多,继续上路。很快,双腿又变得沉重了。可还是机械地走着,大脑仿佛已经麻木了一般。这时,我看到了一位的年逾花甲的老僧迎面走来。出于对这位老人年纪的好奇,我主动向这位日本老人说了句“您辛苦了”,老人停下来很客气的和我打招呼,我问老人今年多大岁数了,他告诉我“92岁了”。我有点吃惊地望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看着老人拄着一根木棍小心翼翼的背影,我大声地对他说了声“您小心点”。。不知怎么,身体里好像充满了力气,再次鼓足了劲儿向山顶走去! 走在前面的圭善,时不时停下来等着他的妻子和我。我一边拍着照片,一边辛苦的走着。没感觉到空气稀薄,只是双腿移动艰难:(渐渐的,圭善的背影远了,我不时地看看山下攀登的人群,再望望山颠,一个人,默默前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碎石路变成了高高矮矮的石阶。这对于我沉重的双腿无疑又是一大考验,幸好有那根登山棍。过了两个石狮看守的石门,感觉好像离蓝天近了许多。早已忘记了劳累,饥渴,只是盲目的走着。。不知不觉中,就看到了那根刻有“富士山顶上浅间大社奥宫”的石柱。猛然意识到,到山顶了!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冲着我微笑的圭善~~~~我看了一下表,6点45分。互相问候了几句,我顾不得劳累,钻进了所谓的“宫”里,去抽签买纪念品了;圭善在等他妻子和两位长辈。

  1. <SCRIPT src="tag.php?action=relatetag&rtid=10818" type=text/javascript>
  2. <script>
复制代码

独自上路,寂寞修行。

TOP

人到齐了,我们在附近可以休息的地方拿出吃的喝的。为了庆祝顺利登顶,我们每人还喝了一小罐啤酒,这都是由圭善辛苦背上山的。吃饱喝足,有了力气,我们在卖纪念品的小街逛了片刻,一点也不觉的呼吸困难。这条喧闹的小街的尽头就是闻名于世的富士山的巨大的火山口了。另外有一条下山路,路口处再次传来阵阵“香”,经验告诉我那是wc山上的水很贵,一瓶普通的矿泉水比山下同样的要贵4,5倍。幸好我们带了足够的水上山,尽管很辛苦,但现在看来也值得阿;) 大家在火山口观望了许久,好似一口巨大的尖底锅一样,深深浅浅的火山岩时,好像也记载了不同的地质年代。据说,绕这口锅走一圈要一个多小时。大家大概都很疲倦,在看过四周的景色之后,商定不饶火山口一圈,就这样下山。可我,不甘心就这么下山,千辛万苦才爬上来,也许这一生也就这一次机会了。。更重要的是,我想到对面的山顶邮局给他和妈妈寄一张极限明信片。和大家商量的结果,我去那边的邮局寄信,他们在原地等我。那位年长的前辈要送我过去,我婉言谢绝了,一个人上路了。 山顶有些地方的石块是黑色的,象烧过的煤块一样;有些地方的石块则是红褐色的,很有趣。一个人走在异国他乡的山顶,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四下无人,有一点点的害怕。也不想大家等得太久,脚步加速了,小跑起来。没跑几步,忽然觉得胸口疼痛,不得不停下来深呼吸。听着自己的心跳声,等待着疼痛逐渐散去,再次上路。不敢再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慢慢的,小心的贴着山路里侧走着。远远的望见了山顶邮局的小房子,完全是石头砌成的。一路小心走过去,小小的邮局三五个人就挤得满满了。没有时间考虑明信片的内容,只记得告诉他和妈妈我爱他们,我在富士山顶。用已经不大好用的颤抖的手分别写了两张,贴了邮票匆匆寄出去,就踏上了回程。 路还是来时的路,大家等着我,没有时间从那边绕过去了。不知怎么起雾了,10m之外看不见东西:(我害怕起来了,可路还要走下去。朋友的电话打过来了,没接通信号就没有了:S怕大家担心,于是再次加快了脚步,没多久,可怕的心痛又袭来了,再次停下来,有点想跪在地上休息一下了。对面过来了两个人,看起来象兄弟两个。一个男孩友善的和我打招呼,我说不出话,微笑地看着他们从我身边走过,心里想着这微笑说不定比哭还难看:P不敢多耽误时间,小心翼翼地向回走,同时不停地给朋友打电话,正善的手机始终没人接,我有点担心。在快走到刚刚分手的地方的时候,我刚刚把电话放下,就接到了圭善的电话,大家都好!原来他们怕我花钱,就等我不再拨号,他们打过来,我晕倒,急死人了,呵呵。挂掉电话的时候,我已经望见了大家的身影。歉疚的向他们道歉,让他们担心了。没有休息,就这么和大家一起踏上了下山之路。。 匆忙中,没有看表,大概是在9点左右吧。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走在一棵树都没有的山路上,真是种痛苦:(黑夜中上山,也不知道当时的路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而现在下山的路,到处都是漆黑的石块,很滑。几个小时的爬山,已经让我的腿发软了,膝盖总是不由自主的打弯儿,幸好有那根登山棍~~~一步三滑地向山下滑去,尘烟滚滚,前后看不清人影。时不时的,还有庞大的压路车缓慢的驶上驶下,运送货物。现在我们才知道,山上那些纪念品和昂贵的食物是怎么上山的了;由此也推断出这山路是怎么产生的了。这庞然大物的上上下下,卷起了更大的尘土,我也顾不得雅观和形象了,用厚厚的手帕护住了面部,眯着眼睛看路。脚下还得谨慎,一不小心,一个趔趄就跪倒在碎石中了:(一门心思希望快点下山,还要躲开前面走过的人扬起的尘土,只好跟着两位长辈闷闷地走着。没精打采,口渴,肚饿,苦行僧一般。渐渐地,落在后面了。正善和圭善总有一个人陪在我身边,怕我出意外;两位长辈也不时的停下来等我,安慰我。一路滑下来,一脸灰尘,膝盖一下的裤子都是灰蒙蒙的,我想我的鞋子大概要磨去一层底了:P看到我的鞋子,大家也很诧异,我竟然没穿登山鞋;事实上,我压根没想过还需要那东东:( 在快到七合目的小路边大家休息,才注意到这里已经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植物了。不知道什么草,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无意中和一位登山者闲聊,发觉这条下山路不是通往我们停车的那个出口!朋友拿出了地图,和那位热心人讨论之后证实:我们走错了下山路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这么下山,在出口附近找车去我们停车的那个出口;要么原路返回,找到那个下山的分岔口,再从那条路下山。最后,他们决定原路返回:(((我没有反对的理由,只好跟着大家再次开始登山!:( 这时候已经11点多了,烈日当头,酷暑难熬,我们两个女孩子显得很疲惫。那位70多岁的老人,认为自己带路失误,一个劲儿地道过谦之后,就默不吭声的向山上走去。我们大家跟在后面默默地走着,可没走出多远,我就不得不一屁股坐在路边了,实在走不动了:(正善也和我一起坐下来休息。他们两夫妻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闹别扭,说些大家都听不懂的韩语。从表情看,是在争论着什么,两个人都挺生气。我也顾不得他们了,看看两位长辈告诉我要返回地那个岔路所在地——八合目的山中小屋还只是个小点,我会绝望了。想就这么趴在路边,等待天黑,等待气温下降:S圭善笑着给我鼓劲儿,要帮他老婆和我分担一点背包里的东西。我知道大家都很累,没有答应,还是背着自己的背包。这回,几乎走不出5分钟,我和正善就得坐下来休息,正善还好,我的脸色让他们很担心。可我还是咬着牙,不肯把背包给他们。坚持着,坚持着,忘记了疲倦,忘记了炎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是麻木的走,不能停下来地走着。在一个距那个岔路还有100m左右的休憩之地,两位长辈看着我和正善,执意要拿走我们的背包,有他们三位男同胞来分担。圭善背他老婆的;另一位日本长辈被我的。可我,看着和我父亲一样年纪的长辈,泪水止不住地涌了出来,莫名的委屈,难以忍耐的酷暑和劳累。。我还是默默地拿回了背包,喝了点水,吃了点东西,和大家上路了。圭善看着我,语重心长的劝我拿出包里较沉的东西,不然我晕倒了,大家更不能下山了。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岔路。 准备再次下山的时候,我和正善挑拣出背包里较沉的东西,由圭善来背。很奇怪的是,这边的路上的石块颜色和那边截然不同,这里到处都是红褐色。路相对来说好了一点,平缓一些,尘土也少了一点。不过这回,也真的觉得膝盖快支不住了,心里谢天谢地由衷感激那根登山棍。摔跤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只好小心的贴着路的内侧走,怕一跤摔倒山边滚下山去了:(虽说山坡不是很陡峭,不过没遮没拦,那就真的一路下山了。圭善也总是很细心地走在我们两个女生的外面,不时的和我们说笑话。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很默契的,都不说自己的母语,这是四年前在我们多还不会说日语时养成的习惯,当然那时候我们靠字典和简单的英文口语交流:) 一心只想着快点下山,忘记了时间,路倒也不觉的那么漫长了。那位带错路的长辈很内疚,一路很快的下山,不见踪影了。圭善小两口不知什么时候和好如初了;另一位和我爸爸一样年纪的长辈小心的陪着我,怕我出意外。他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我是两腿已经不听使唤了,只是机械地走着,和圭善他们两个都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去!这一路走来,拍照的兴致早已不见了,很庆幸,上山的时候大家合过影了:) 天渐渐阴了下来,我也渐渐的感觉好点了。终于,走到了有树木的地方,路好像也是夜里登山时走过的路了。坡路不见了,地面见见平缓了,可是双腿依然不好用,不借用登山棍走路依旧困难:S那位好心的日本长辈依旧跟在我身边,陪我说话。当我们和圭善他们会合的时候,发觉一路都没有见到那位内疚的长辈。结果,在我们走到进山的入口处的地方,那位老人家竟然早早换了干净衣服站在那里等我们了。 这时候我才发觉自己多狼狈,拎着根拐棍,一脸灰尘,脏兮兮的。黑色的裤子也是灰蒙蒙的一层红色的尘土,鞋子也是同样颜色的,一看就是山上下来的:)要上车的时候才后悔没听朋友的话,多带一条裤子:(全身脏兮兮的,真的不好意思做上车去。只好脱了鞋子和袜子,换了双袜子,那脚,很下矿采过煤了似的;再用湿毛巾擦过裤子,就这么上车了。回程由于劳累,更是一路昏睡到家。。 后记:就这样结束了将近24小时的旅程,很辛苦。向往中的富士山不过如此,看起来很美,爬起来很累。就象很多到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不到长城不算到过中国;而我们也是,来了日本怎能不去富士山呢?可现在想想,与其爬富士山,不如开车去富士山脚下的各个景点更好。当然,不到富士山顶,也看不到它的火山口:)唯一让我感激不尽的就是我的两个朋友和萍水相逢的两位日本长辈,一路上给我的关怀和支持。没有他们,也许我要长眠于富士山了——当时真的有这种感觉了。面对大自然,我真的很渺小。。
独自上路,寂寞修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