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预防及应对办法(参考): 初上高原 对于初到高原的人,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锦囊: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6-12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一旦有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2-4天后,一般都可以适应。 初到高原的前几天,建议不要洗澡洗头。一是会更缺氧,二来容易受凉引起感冒,而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走在高原 高原病常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3000米为反应临界高度,这一高度时的气候特点(气压、气温、太阳辐射等)与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客到了这一新的环境,机体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海拔3000-5000米之间可产生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多无生命危险。 症状一:头痛发烧 头痛发烧是高原反应最明显的症状。从玉珠峰北冰川下山时,因为冲得太猛,我在回格尔木的车上头痛欲裂。到沱沱河的第一个晚上,由于氧气稀薄,大部分队友在头痛中度过漫漫长夜。 ★锦囊:面对头痛,不少人会选择吃止痛药。但止痛药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对有胃病的人,一定要慎吃。 症状二:呕吐 在“巅峰之旅”行程中,不少队友出现呕吐症状。有人以为这是肠胃不好所致,其实这也是高原反应的症状之一。 ★锦囊:为防止呕吐,上高原除了准备一些风油精、驱风油等醒脑物品外,建议不要吃得太饱,尤其是晚饭,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症状三:腹泻 夜宿沱沱河之后,我开始腹泻,我以为是因为在兵站上野外厕所受寒所致,但队医说,腹泻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症状。 ★锦囊:止泻最好的方法就是吃药,而且最好吃西药,因为西药药效快。不要吃梨、黄瓜等凉性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吃些苹果,因为苹果有止泻作用。令我感动的是,得知我腹泻后,负责后勤保障的徐晓毅老师把队里最后一个苹果塞给了我。 症状四:失眠 到了高原后,一些队员好像成了“神仙”,天天晚上不睡觉。失眠,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症状。 ★锦囊:为了防止晚上失眠,白天尽量不要在车上睡觉。实在难以入睡的话,可以借助一些药物。 需要提醒的是,行进在高原时,应尽量避免在车上睡觉。因为睡眠时会缺氧,醒后会头痛;另外也会影响晚上睡眠。 症状五:心率加快 在“巅峰之旅”行程中,我的心率一般都在每分钟90以上,到海拔4500米以上后,心率经常在每分钟11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每分钟130以上。因为心率快,会出现心慌、呼吸加快、走路猛喘气等现象。 ★锦囊:心率快是高原反应的正常现象,不要因此过度紧张。在高原上一定要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 症状六:呼吸困难 在高原我们常会觉得呼吸困难,胸口发闷。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因为缺氧,呼吸困难现象尤其明显。 ★锦囊: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但停止吸氧后,症状有可能会重新出现。如果反应不很严重,最好不要吸氧,一方面可以更快适应高原环境,另外还可以避免造成依赖性。遇到呼吸困难时,可尝试多作几次深呼吸。
症状七:流鼻血 流鼻血是很常见的一种反应。特别是早上起床时,很多人会有流鼻血现象。 ★锦囊:上了高原后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症状八:健忘 “请问你号码里有你的手机号码吗?”这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在队里广为流传。这是一位队友在采访专家时说的话,她本想问对方名片上是否有手机号码,哪料出口时就成为这个版本。其实,她的“迷糊”绝对不是惟一,人们在高原普遍会染上健忘症,或是反应变慢。 ★锦囊:建议随时准备一个小记事本,把需要做的事情记下来,每天早晚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