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下是引用静石在2005-7-7 9:24:37的发言: 放大之后不清楚了!这种航拍图和等高线图比较,哪种在穿越中实用些?

航拍图比较形象,但是在穿越中,等高线图更是用一些。毕竟,除了山势以外,等高线图对方向、距离、等高距、地名等要素点要比航拍图多得多。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alian在2005-7-7 9:52:57的发言: 我觉得关键是要最新的图,再好的图如果不是最新的地貌也没有什么用

除非有露天的矿山开采,否则地貌是轻易不会变的。

穿越时用的地图,哪怕老一点问题都不大,可能的变化不是在地貌,而是居民点的大小、名称,道路的等级会有变化,略加识别,一般问题不大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4-12-14 18:18:22的发言: 1/18万的大连地图做两日的穿越可以用,等高线距100米,稍微有点粗,但还勉强了。理想的是1/5万到1/10万的,等高距5米到20米的,穿越时比较好,但这个比例的图纸好像只有军方才有,很难搞到手。

1/18万的图已经是能够拿出来公开的最详细的登高线图了。不涉及机密问题,仅仅商业版权问题而已。我用来做精品路线的底图就是这一版图。

对地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心一下,其它地方是否也有这种地势图,即使1:18万也将就了。 首先是辽宁的东部、中部地区,那边的山多,景色也好,一直未曾找到相关的图纸。

半年多前在另外一个论坛的回帖,给大家一点参考。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4-12-14 18:54:57的发言: 影像图只是更形象更直观一点,想看地表的东西一清二楚,哪里看山林了,那里盖房子了,飞机扫过之后,全都无以掩盖。

但是这种图在实际用的时候,无论是对于自架一族还是穿越一族,作用好像都不大。

还有,特别佩服贴图的那位仁兄,都是大的图纸一点点分块扫描再拼接而成的,好大的工作量呢。如果不是工作需要顺便为之,真是感动……

查了一些地图论坛,大体分为如下几种: 1、政区图,突出政区的界限,大小地名比较丰富。有标准比例,有公路,但不强调,没有地势。 2、公路图,突出公路及里程,有标准比例,有大区的界限,没有地势。 以上两种通常都有地图册,新华书店里多的是,关键是条好出版社,各版本对新的道路的变化补充情况不一。

3、影像图,突出地表植被及建筑物构筑物,有标准比例。没有地势。公路、市政界通常都能看到。在政府部门常见,也对外卖,但大都是挂在墙上的大幅的。 4、导游图,通常没有标准比例。只是表明各旅游景点的名称,以及相互间的相对方向,有些还附上景点的照片或素描。只在逛旅游景区时才用得上。

5、地势图,突出等高线。分彩色和单色两种,内容一样,只不过彩色图通常把不同的海拔通过颜色加以区分。有标准比例,有等高线,有地名、公路、政区界。根据比例尺的不同,其等高线的间距也不相同。 通常在地图册的首页有一张整个地区的地势图。所以全国的,各省的地势图都不难找。 但这些地势图大都在1/30万到几百万分之一,比较粗。

6、另外较常见的用于工程上的地形图,应该归于地势图里。比例有1/200、1/500、1/1000、1/2000等等。通常只有施工地段地区才会实地测量,随用随测。户外人也用不上。

对于自架游,各省的公路图册最实用。 对于自助休闲游,各省的政区图,或在政区图基础上改成的旅游图比较实用。 对于陌生路线的山地穿越,最好的恐怕就是1/5万或1/10万的地势图了。两三日的路线能放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中,能看清山谷山脊,看清村庄道路。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骆驼,哪里弄来这么多好东西?有没有四姑娘山的?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