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bear作计划的时候我说过,这一条线走下来挺困难。只是bear总是能给人以惊喜,叹服……

路线设计时受交通的影响,起点终点的行车距离不能太远,这一点很是挠头,也给有限的时间里计划出好的线路设置了不少障碍。

因为出行的目的不同,大家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就可能出现差异。比如关于强度、关于速度的追求、比如是露营还是尽可能宿农家、比如登顶的重要性等等,每一方面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意见,领队的意志制订的合理,并能够得到全体队员的认同和积极配合,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团队哦……

另外,bear的穿越等级几次都分开来算,这样不大合适哦。只是两日的穿越而已,还算成两个C级,有严重讨巧之嫌,不应助长此等风气哦。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小冉在2006-4-12 13:08:52的发言:

报告老九:

发现穿越者积分一个小bug:

我们两天的活动情况:

第一天:共走了9小时零3分钟——C4*(速度中)

第二天:是5小时50分钟。——C4*(速度慢)

穿越者活动等级及评分准则:

C,总徒步时长十~十五小时的轻装多日穿越活动;或总徒步时长五~十小时的负重穿越活动。 D,总徒步时长十五~二十小时的轻装连续穿越活动;或总徒步时长十~十五小时的负重连续穿越活动。

C级——3分;D级——4分;

Bug详述:

我们的活动按照评分表准,符合2C或者1D,如果按照2C来算是3*2=6分,如果按照1D来算是4分。

如同吃苹果比赛,吃前10个每个是加1分,吃到第11个,那是冒着被撑死的危险去吃,理应加 〉〉1分的,我们现在的积分反而是少了,那以后谁还去吃那第十一个苹果,都搞成一日游好了,所以建议老九重新考虑一下积分原则。

支持我们领导Bear的算法

积分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太在意就不大好了。你说呢?

而且制作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另外,在上述定级规则里有一句前提“、这里以山地平均速度为参考(速度值附后),用穿越时长作为第一个定级参数。对于行军速度过慢或过快的活动,可试具体情况在以下定级基础上适当降升级。”

也就是说,你们实际的行走时间不一定非要卡的那么死,每次队伍的行进速度快慢不一,单纯的从行走时间来定级并不很科学。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此的强度(两日的负重穿越,正常速度每日都在五小时以上的)应该算是E级了。

规则需要继续完善,但完善的前提是多次的实践检验。这次至少可以把“一次活动”做一个界定,不要被人把一次活动拆开成两次算分,那就有失规则制定的本意了。

同时,近期也想对近郊和远郊的一些大家比较熟知的线路做以下定级,彻底抛开速度的干扰因素。其他新线路可参照执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2 21:47:53编辑过]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