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smgao的接触只有一两天的时间,而坐在一起闲聊更只有个把小时,但smgao提及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以往并不曾涉及过的,包括上面转贴中所提到的阿尔卑斯式等一些专有名词,提到一些他所知道的北京玩登山攀岩的人物,提到了他的一两次攀冰经历,提到了很多人的关于为什么要登山的理解,甚至还提到老树比较适合去玩这些东西,老树曾发表在野人的帖子如何专业云云。 我们都在自己的背包过程中寻找快乐,从这一点上无论是玩穿越或者是其它任何一种爱好,只要是健康的都是无可非议且值得推广的,正如搂主帖子里乔治 雷 马洛里所说:“而追究到低,欢乐是生活的终极目的。我们不为了吃饭和赚钱而活着。我们吃饭和赚钱为了能从生活中得到欢乐。这是生活的涵义和生活的目的。” 不管我们走出去的目的如何,有一样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寻找自己生活的含义和目的。 曾经的,感觉登山很遥远,感觉大刘领着大连的一帮登山迷们冲顶玉珠峰们是件很神圣很高不可攀的事情,因为距离而疏远,所以老树几次跟我提到想去雪山看看,我都难以提起兴趣。我想,这里面还是因为,在大家玩的过程中,在高度在难度在专业程度上,中间少了衔接,少了一种玩的氛围。 从周末的山地休闲到低山丘陵的穿越,然后分支到高原的穿越和低山或室内的攀岩攀冰,再到5000米左右的登山,再到登顶7、8千以上的雪山,在整个爬山形式的金字塔里,我们的基底不够丰厚,我们的腰部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比较靠上的位置上因为有了大刘,才得以能够维系存在。 不知道我上面提到的金字塔结构是否很不科学,毕竟我的所知也极为有限。想说的是,在大连,我们的大环境太弱了,在小爬爬早就腻了以后,在我还不想把登顶某某雪山当作丰富自己个人人生点缀和彰显资本之前,确实很难找到一个群体来融入,很难在新的乐趣吸引和轻松心境中而不是压力中去提高。 真切的期待着大连金字塔结构的形成。让所有爱山乐山的人都能够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大家都能够从山那里寻到自己生活的含义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