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韭菜顶子——沈阳户外的“滑铁卢”
关于韭菜顶子,还真是有点邪门,就说八月份几次组队不成功吧,想起来就让人觉得郁闷。之后,九月第一周终于组队成功,偏又天公不作美,雨下个不停,到了田师傅的洼子,汽车油底盒又磕漏了,只好临时改变了计划,虽然那次的雨中定向穿越很具挑战性也很成功,可于韭菜顶子终归是个遗憾。 有朋友告诉我:“知道么?韭菜顶子可是被称为‘沈阳户外滑铁卢’的,沈城几家户外俱乐部组织攀爬都未成功。”“为什么?”我问,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总是出事,不是天气不好,就是交通工具出问题,要么就是人出了问题。”联想到上次与韭菜顶子擦肩而过的经历,心中不禁凛然。 十一大假,医生发了狠,要韭菜顶子与和尚帽子一起拿下,安排了三天的探险活动,还是忍不住报了这条路线,心里藏了个“滑铁卢”的秘密。 一日晚八点半,我们一行十八人到达兰河峪,弃车而行,开始夜行军,一路上听着鸡鸣犬吠,想起了鬼子进村的情形。忽然,前面有人说:“小心,不要踩到了!”低头看去,路边不知是什么人燃了一把香,天黑看不到香烟,只看到火红的香头隐隐地燃着。绕行,想那香里面定是什么人的美好心愿吧? 九点刚过,就遇到一处可以宿营的开阔地,那就扎营吧!众驴们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极尽“驴打滚”之能事。许是离村庄太近的缘故,驴们惊动了一对看林人夫妇,淳朴的山里人不仅理解驴们的行为,而且还提供了足够的烧柴,与那大姐攀谈,问起路边烧香的事,大姐说:“哦,那是拜槐树娘娘的,这里的槐树娘娘可灵了。”“槐树娘娘?”“是啊!”大姐告诉我,这里的人谈婚论嫁、祈福求子都要拜拜槐树娘娘的。走路的时候,天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路边有一棵有灵性的槐树,想起关于韭菜顶子传说,为不能求得槐树娘娘的佑护而感到遗憾。 二日早上六点起床,八点拔营。天气晴好,并没有预想的阴雨,想那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一路前行,顺利地到达孙家沟林场,和当地人打听韭菜顶子,得到明确的指示后,心中一阵欣喜,却终是有一丝阴影掠过,忍不住和医生说起了关于韭菜顶子的传说,之前没说是怕有蛊惑人心之嫌,又不愿放“马后炮”。医生听了,脸上肃穆起来,说:“那可得拜拜山。”他双手于胸前合十,向着韭菜顶子默默地祷告着。 在韭菜顶子脚下我们照了全家福,就进山了。 异常顺利。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没有滚石,也没有滑得让人心悸的溪石,山风从树稍刮过呼呼地响,而林间那红黄的落叶却以最初落到地上的状态静静地躺在山坡上,丝毫不为山风所动。双脚毫不吝惜地踩在落叶上,悉悉簌簌地响,尘世间的一切又烟消云散了。 海市不断地报着海拔,越来越接近山顶了。和医生农民探讨着这里算不算是原始林,他们说是,而在我的印象里原始林似乎应该里参天古树,野藤缭绕的样子,可是这里——每棵树都比手指粗不了多少,而且密得没有间距,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叫“韭菜顶子”的缘故吧?树木细密得像韭菜。我心里胡乱想着,眼前忽然一亮,视线开阔起来,满眼落叶如血,映着湛蓝湛蓝的天,那一种境界仿佛只电影里才有。 被这瑰丽的场景所吸引,众驴们驻足不前了,有的躺在红叶丛中小憩,有的举着相机想把这美景留存。因为医生说就要冲顶了,极光和小龙两个十八岁的南方小伙子兴奋地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和农民胡侃着走在他们的后面,爬上一个小山岗,极光忽然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差点撞在我身上,嘴里喊着:“有熊,熊……”,小伙子脸色发白,满眼惊恐。我和农民赶忙跑上前去,看到小龙呆立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词:“可吓死我了,可吓死我了。” 没有看到熊,周围的气氛却显得甚是诡异,没有落叶的一片空地被一簇一簇的树木包围着,是的,一簇一簇的,仿佛谁故意布好的“树阵”,这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而那些不开花也少见绿叶的树却散发着阵阵神秘的气息。细看时,枯黄的草地上,一滩一滩的粪便,巨如铜盆,很显然是大型动物的。 和两个小伙子说着轻松的笑话:“看哪,这里一定是熊摔跤的地方。——也许他们在这里练八卦掌吧?”两个小伙子还是紧张得不行,小龙说:“听!熊在叫!”屏了气息,果然,坡下传来熊低低的,或者愤怒或者不安的吼声。我们几个人紧紧握着手中的木棒,仿佛熊冲上来能管用似的。 后面那些“好色”的驴们终于从迷梦般的秋色中走了出来,我们急不可耐地向他们讲着熊的故事,却只换来他们轻蔑地一笑,他们不信!爱信不信吧,熊这时也不叫了,我想,那定是只内急的熊,被我们占领了厕所,实在忍不住跑别的地方如厕了也未可知。 冲顶! 和花脖子比起来,根本就算不得是“冲”,韭菜顶子上一片更大的开阔地,上面有更多的熊的粪便。和小兔子并肩躺在韭菜顶子之巅,看天空澄明似水,看白云流动如风,享受着农民兄弟农民似的按摩,禁不住大喊一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我相信“好事多磨”,挫折使人愈战愈勇,每一次的磨炼都让人的心智更成熟,离好事更近,离成功更近。或者,韭菜顶子真的是“滑铁卢”,而这一次,他却成了窗外的凯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