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是一个文化旅游方面的话题,现代新人类和新新人类已经很少有人考虑这个题目了。

按照“老北京”来界定北京城区的话,应该只有东城和西城两区。想来这三十多年去北京没有一百趟也有个七八十趟了,在差不多玩了一遍北京市内和周边郊县以后,前几年的一天就突发奇想,“逛一遍北京的名人故居吧”,于是便查询资料,按图索骥,找到了老舍、沈雁冰、鲁迅、宋庆龄、梅兰芳、郭沫若、徐悲鸿等故居地址(在我的记忆里,除了老舍在东城区以外,其他人都是在西城区),然后设计一条路线,用一天时间走了一遍,收获颇丰。

梅兰芳在京剧界的地位,不仅在于京剧艺术上造诣精深,是他首先将京剧艺术带到了国外、介绍给了西方,让世界开始了解到了中国的国粹——京剧;另外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他坚决不给日本侵略者演京剧,保持了一位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鲁迅这样一位外表冷酷的文化战士,为何在当时在青年学生中有那样大的影响了力?看过后才知道,他那敏锐的思想、对旧世界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都为引导当时的思维活跃的进步青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他在版画等诸多艺术方面,都有着颇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看他那行文的蝇头小楷,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首任中央美院院长的徐悲鸿,法国留学后,首先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结合到一起创造了独特的新画风。在美院的展厅(里面也销售美院老师和学生的画作)看到的一幅树枝上落着一只小鸟的作品,画面构图很简单,用墨也不多,但就那只警觉有神的眼睛,就让你感觉那只小鸟是活的、是在动的,这让我真正理解了中国汉语成语中“点睛之笔”的准确含义,我当时还想,有这样一幅大师的作品放在中间作比较,其它的画还能卖出去吗?

……

这些名人故居,都坐落在北京的四合院的群落中,转了这一圈,也就将北京的四合院整体浏览了一遍。我把这个经历讲给北京人听,他们都感到是一个很有创意、很有内涵的北京一日游方式。星转斗移,又是几年过去了,不知日新月异的北京城中的那些记录着历史文化的建筑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子?

TOP

以下是引用苹果在2007-3-13 16:26:23的发言:

正想追寻野外大哥的这种感觉去走一走北京

看看沉淀下来的历史,去欣赏中国独特的文化(也许对我们已经陌生了)

不过我还只是萌芽状态并不了解

希望野外大哥能分享一下当时的线路图

你可以先找一份最新的北京旅游观光地图,能够查出一部分故居的位置,再在网上输入人名,还能查出一部分资料,若还有不明处,我可以帮助查询。我当时是包一部出租车,告诉司机各个地址,一天跑完的,没有骑自行车游的经验。

另:北京的夜生活也是地方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我指的不是去三里屯泡吧。在北京有很多国家级文艺团体,比方:中央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说唱团、东方歌舞团、中央京剧院以及北京的文化艺术团体等,每天晚上在各自的剧院上演着各种具有国家甚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剧目,因为他们是以演代练,且无场地费,所以价格就比较低。注意一下沙滩等展馆,时有内容丰富的展览,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还可以说一下吃的方面,自然落不了爆肚等北京小吃,但我推荐久负盛名的莫斯科餐厅吃由前俄罗斯总统的主厨亲自指导的俄式风格的菜,还是不错的,价钱还不算太贵,位置在北展院内。

TOP

以下是引用小慢在2007-4-27 14:18:08的发言:

线报,前门好像封路了,估计露珠烧饼是够戗了。。。不知道搬到哪儿去了。。。

因业务关系,我计划于5月中旬以北京为中心,东西南方向去三个地方,前后能在北京呆几天,我的性别和年龄可能都不适合你,反正到时候再说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