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户外安全常识] [转贴]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 [打印本页]

作者: leo99    时间: 2007-3-15 23:46     标题: [转贴]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

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 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v1.1) http://news.sina.com.cn/c/2007-03-12/020712489471.shtml

http://news.sina.com.cn/s/2007-03-13/024412499076.shtml

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0253&forum=70&post_id=2963146#forumpost2963146 看到又一则国内刚入道的山友不幸遇难的新闻。一位CCTV五台的23岁编辑MM,大学毕业不到一年,身体健康,大学篮球队的,2007年3月10日第一次参加某个著名户外网站的山友自发组织的活动,上午10点到达山脚下,晚上11点就长眠在了北京郊区的海拔2303米的灵山。 从报道的环境和经过看,她很可能是遭遇了hypothermia。队友的救护方式不太正确,有的甚至适得其反。而且最后判断死亡时也不尽准确。看完了救护过程,更觉得惋惜。没有脱去湿的内衣,没有人相拥在睡袋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能做的事情中很关键的两项。但是不可以尝试使手臂与腿变暖, 那会使冷的血流回心肺和脑部, 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 这是致命的。 严重hypothermia的病人会瞳孔放大,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但并没有死亡。那时一分钟仅2至3次心跳即可维持。在没有预先知识的情况下,谁会摸出每分钟仅2至3次的微弱心跳呢。那种情况下的正确方法是在保暖后,持续长时间的做人工呼吸。有过这样的病例,病人在没有心跳后,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人工呼吸被救活过来且没有留下任何的脑神经伤害。 山友们由于缺乏某些户外运动的知识而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太可惜了。而且责任不在他们,因为国内小学到大学的16年教育,出版物,甚至中文网站上居然没有相关的知识。没有能在中文网页找到任何有用的与户外运动中的 hypothermia(低体温症?)及hyperthermia(过高热症?)相关的文字。 编写这篇关于hypothermia(低体温症)的短文贡献给国内热爱户外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随意转贴,编辑,任意使用,无需给出处。要弄明白脱水(dehydration),过高热症 (hyperthermia), 和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还要知道风寒(wind chill)的概念,防冷防风防湿。 病因 人的正常体温是37C度。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C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C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相反情况, 温度太高的是hyperthermia(过高热症). 关于人的体温,有两个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发,但不会生成热量。 出汗通过蒸发而降低体温。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最多能增加达500%的体表热量生成,但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 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预防 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有专门设计的面料帮助把汗单方向排到内衣的外层。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全棉内衣平时是好的,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是最糟糕的。 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带帽子. 在空气里, 多数热通过头部丢失。 症状 1. 控制不住的颤抖。 2. 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 3. 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 剧烈颤抖。 5. 不合常理的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 皮肤发白,变青。 7. 瞳孔放大。 8. 心跳巨减。 9. 肌肉发硬。 10. 在32C度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1. 在30C度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 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救护 1. 确保病人身体是干燥的。一定要脱掉湿的内衣。 2. 降低热散失。方法有,换干的衣服,多加外衣,避风所,增加运动强度。 3. 食物和饮料。最好是温热含糖的饮料,不可以有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 4. 外部取热。烤火,在睡袋中与一个健康人相拥。 5. 安置温热水袋在伤者腋窝和腿之间。 6. 不可以直接加热. 7. 不可以按摩或摩擦病人的身体. 8. 不可以尝试使手臂与腿变暖, 那会使冷的血流回心肺和脑部, 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 这是致命的。 9. 病人如果身体是冰冷的,那一定还没有死亡。 10. 准备做长达几个小时的人工呼吸。 世界著名的 MAYO CLINIC 关于 hypothermia 的官方文章。 http://www.mayoclinic.com/health/hypothermia/DS00333/DSECTION=7


作者: leo99    时间: 2007-3-15 23:47

绿野的事故估计就是因为低体温症,大家共同学习。


作者: leo99    时间: 2007-3-15 23:50

再转一个, 注意这句: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的意识有些麻木感觉透心凉的时候,四肢和体温就己经很低了,这时候不需要坚强、强忍,一定要说出来,驴友们会马上进行高热量的补充

转贴对灵山事故的几段分析...【作者:抗日分子】

转贴自: bbs.auly.com 注:下面的观点是一个医学专业人士的看法...比较吻合当时的情况 我看完他们的描述,觉得夏子的死亡象是雪地里消耗过度、热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引发体温过低造成的死亡。早期体温在降至T35度的时候,人会出现颤抖、活动有困难,劳累感,手不听使唤。但夏子是个身体素质好、坚强的MM,为了不给队友增加麻烦,凭着超人的耐力,半清醒的状态跟着队友前进,当体力继续透支、体温也继续下降、会出现言语困难,头脑思维迟钝,步履踉跄,有冷透了深入的麻木感。肌肉颤抖减弱,而开始发僵,动作无常,思维不清,最后患者不能站立,幻觉,对周围环境不再有知觉。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可以想象夏子在思维模糊的状态下是怎样顽强的坚持到最后才倒下的。一个多么坚强的MM啊。 以上我是按照病症和个人心理素质推理得出的结论。 有关流鼻血在寒冷乾燥的环境下,鼻黏膜的微丝血管因而容易充血,引致流鼻血。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的意识有些麻木感觉透心凉的时候,四肢和体温就己经很低了,这时候不需要坚强、强忍,一定要说出来,驴友们会马上进行高热量的补充:例如朱古力热糖水,脱下湿透的所有衣物,换上干爽的进行保温,不要停下来,继续运动等等。如果强忍到倒下来的那一刻,医护人员又没有及时的在一二个小时内把病人送到医院,就己经失去任何抢救意义了,我这是根据夏子的个人身心素质和当时的天气及外因环境给出的结论,每个发生的个案和人本身的忍受力都有关系,夏子MM太坚强了,她倒下的时候应该是病危的时刻,除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及时的赶到抢救才有希望,驴友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慢慢的消失!驴子们每次的意外,都是救援方面的迟缓,如果象发达国家那样有直升机救援,那就不会有这么多意外了! 做为一个普通的驴友,我不希望出现意外后大家相互猜疑、错怪,就是专业医生也会有抢救不得当的时候,更何况这些精疲力竭、毫无准备、惊慌失措的驴友们呢! 我从心里敬佩那位意志坚强的夏子MM,非常痛心她的早去,愿她在天堂里走好!也愿她的家人、驴友们、朋友们早日走出阴影。 我是根据夏子自身的忍耐程度和当时的天气还有她们周围所遭遇的环境来判断的,这是一个非常无情的判断,我不想引起任何非意,只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再互相攻击,引起一场口水战。让死者安息吧! 就算当时有医生在场,那个冰天雪地里的搬运是要几个小时的,往往回天无术就是时间上的延误。

作者: 卡拉扬    时间: 2007-3-16 07:16

认真学习.第一次知道了 低体温症,沉痛 代价太大了.
作者: Jacky    时间: 2007-3-16 09:45

学习中,深受教育。这方面的知识太匮乏了。
作者: 油菜花    时间: 2007-3-16 09:54

对症下药!

不学真不知道!


作者: bear    时间: 2007-3-16 11:07

不同意见:除了颤抖,其他症状都不是失温所特有的。这些症状过劳也有,包括流鼻血。而到目前为止,没看到夏子有在行进中颤抖的报道,尤其没有参加人员这方面的叙述。

夏子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以前一直在不断的行走,所以失温的可能性不大。10点以后出现症状后失温的可能性大。我认为过劳是导致事件的直接原因,而最后两个小时的失温只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速度。

另外想说一点,活动中知道自己出现状况,不能硬挺,应该及时跟领队和队员沟通。去年五一沙漠事件也是一个教训。

纯技术讨论,欢迎拍砖。


作者: 维生素    时间: 2007-3-16 20:31

那就拍一砖。

不是每个人走路的发热量都像你一样大。体质弱的人在行走中发热量也不大。走的也慢,也易出汗。这些都会促进失温。

失温易出现在女性中。失温可能发生在夏天。失温发展很快。

失温最迅速的处理方法是,方法4的后半段。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17 09:37

我在尼泊尔也看到过这书,太厚,太多医疗词语就没买,

早知道买了,叫leo译,大家仔细看看吧,不知道啥时候就用的上...

《Medicine For Mountaineering & Other Wilderness Activities》部分

翻译:勺子

篇首语   连续不断的低海拔伤亡事故,尤其是5、1北京一支队伍穿越沙漠过程中发生的女孩死亡,甚至前两周才发生的广东徒步者高温下瘁死的系列悲剧,无不让人震惊地意识到目前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以及组织各个活动的领队们,对于基本的户外医疗常识和紧急情况处理基本技能是多么地缺乏。有多少人明白户外运动中脱水和失温是两个常见的致死原因呢?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脱水或者失温呢?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攀登者会不会抓结一样基础且重要如果领队明白些这些道理,可能女孩子就快乐安全地走过那片沙漠了。数年前独身去太白山的小伙子,如果明白保持体温的重要性,可能就不会轻易地被3000米的一场风雪熄灭了生命之火。

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就像开车的人一样,要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和技术准备去面临可能发生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的紧急情况。对于山野运动,这样的紧急事件往往是自然灾害或者各种紧急的医疗情况,然而在国内,乃至在全世界,这样针对性的资料和培训课程不是没有就是很少

所幸美国人秉持严谨和系统的传统,无论从事哪一项运动或者工作都是井井有条,并不断总结成为知识和操作规范。《Mountaineering 登山圣经》在无数的山友台案上估计都有一本,台湾的山友把它翻成中文,造福了许多的中国山友。

在户外医疗这个领域里,《Medicine For Mountaineering & Other Wilderness Activities》从1976年第一次发行至今已经演进到了第5版。全书分3部分〈山野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外伤或非外伤机能紊乱〉、〈环境因素造成的伤害〉全面深入地讲述了户外运动中各种医疗问题和解决方法。 咱不是专业医疗人士,但了解些基本的知识和操作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勺子尝试节选些给大家一共分享。敬请医疗专业人士指正翻译中的偏差!

欢迎转载,只要不是出版就行。希望这些文字一如《雪崩基本教程》《从菜鸟到珠峰》一样能够对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有所帮助

第二章 基本医疗护理和急救    大多数在荒野受伤或者患疾的人员通常在数小时至多一两日之内会得到救护。但是,有时特别的情况可能迫使伤患无法被及时撤离。有些伤患也许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自行恢复到可以行走的水平而不需要被撤离。

第一节:医疗护理 Nursing Careq   所有需要卧床(或者安置在睡袋里)休养的伤患都有一定程度的看护需要。这类看护统称为医疗护理,其基本目的很简单:让伤患的身体自行恢复。 对伤患的安慰和理解    无论什么样的严重程度或者种类不同的医疗情况,对伤患的理解和安慰是医疗看护的基本。有些伤患对心理安慰的需求高于其他人;也有些人拒绝或者掩饰自己,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男性。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形,表示出对伤患的理解和安慰都是很必须的。    休息 休息对于康复有诸多益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被舒缓;进一步的损伤被避免。休息可以使身体营养得到改善,休息时身体将获得的营养主要用于康复。有心脏、肺以及严重创伤,尤其是骨折的伤患可能需要静养康复,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被限制活动。通常,伤患留在营地而不是继续徒步或者攀登就能加快复原。    镇静剂(Sedation)    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伤患,如果没有脑部创伤或者疾患,可以服用镇静剂帮助睡眠。但是,在更高的海拔这不应该使用镇静药物,这类药物会抑制睡眠中伤患的血液携氧效率从而加重高原反应的症状。高原反应带来的失眠和夜间呼吸不规则,可以通过服用Acetazolamide[药]乙酰唑胺,醋唑磺胺(利尿剂)安全地消除。(祥见21章《高海拔导致的功能紊乱》)    止痛剂(Analgesia)   在户外可以使用放心使用止痛剂,但是也要明智。尚未有因为伤患服用止痛剂药物而上瘾的案例,尤其是当这类药物只是偶尔使用(连续使用一周或者一周之内)。   但是大剂量服用止痛剂的风险在于这些药物将进一步抑制伤患的脑部活动,特别是脑部受伤或者患疾的伤患,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由于伤痛被削弱的。而被削弱的呼吸功能将进一步恶化受抑制的脑部功能 – 症状是呼吸变得更加缓慢和浅薄。然而在高海拔,麻醉药、镇静剂对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抑制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如果有严重的脑部创伤,伤者可能彻底停止呼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切忌:不要在高海拔给有严重脑部创伤的伤患服用止痛剂!    然而,对于没有脑部创伤的人,止痛剂可以很好地舒缓伤痛带来的不适和沮丧。对许多外伤患者,对疼痛的抑制能够减少意外带来的情绪冲击。止痛剂可以通过促进伤者睡眠来加快康复。许多伤者在夜间因为没有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而愈受折磨。在严重的创伤发生3到4日,有时候更长,有必要服用大剂量的止痛剂。    大多数止痛剂有显著的镇静效果,服用止痛剂的伤患不需要额外服用镇静剂。同时服用两类药物反而可能造成危险。 切忌:不能同时服用止痛剂和镇静剂!

保暖    必须注意对伤患的保暖!低温下,伤患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产生足够的热量保持体温,即便是被安置在睡袋里面。比如,失温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热源,例如:饮用大量热水,通过同伴身体传导更多热量等等。(祥见第23章,《低温伤害》)

下撤到更低海拔

从海拔4600米以上的高度下撤有助于伤患恢复。有心肺疾患的人员应该被撤至尽量低的海拔高度,最好是低于2400米的地方,并施与辅助氧气。

咳嗽       因严重伤患行动受限的人员,通常呼吸不够厚重,特别是当呼吸造成疼痛时。被削弱的呼吸带来的后果是伤患的肺叶不能得到充分的舒张,导致液体在未能舒张的区域淤积。这些淤积的液体是病菌繁衍的理想基床,这些病菌最终导致肺炎!(这些感染是因骨折卧病在床的老年人最常见的致亡病因)

伤患必须主动或者被动的经常性深呼吸并咳嗽,可以消除这些肺部积液。咳嗽对于重病或者胸腹部有严重创伤的人员虽然特别困难,但是这样的伤患肺部被感染的概率却最大,肺部积液的及时清除更为重要!在医院里,这项操作的常用方式是让伤患坐立,把握身体两侧,让伤患深度地咳嗽 – 不是仅仅清理喉部的浅咳。这样的操作,至少每隔2小时就得进行一次。在户外,尤其是在高海拔,类似的操作也应该被采用,肺部功能的损伤在高海拔尤其可怕!

提示:肺部积液可能滋生病菌导致肺炎,但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深度咳嗽来清除。

通过调整体姿可以促进伤患肺部积液的清除。如果头部和胸部比身体其他部位低一些,重力可以帮助清除积液。在帐篷里,可以通过垫高伤患腹部及以下部位达到这样的效果。当伤患恢复到可以站立和行走的程度,通过强迫性的咳嗽或者体姿调整来清除肺部积液则不再必要了。

移动      应该鼓励所有需要卧床的伤患一日数次地起床并行动。这样的运动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避免血栓性静脉炎(参见第10章《呼吸功能紊乱》)。这个原则的唯一例外是伤患的无法行动或者已经产生了血栓静脉炎,这样的人员应该绝对静卧直到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饮食控制 在患病期间,液体的补给比食物的摄取更加重要。除非患者因为胃肠溃烂需要特别平和的食物之外,伤患的饮食不应该受到限制。在康复阶段,可以增加更多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的摄取。

肠道护理 对卧床伤患的肠道护理也是常常需要的,伤患的排泄感被抑制,食物摄入量减少,往往导致身体脱水,产生便秘。(参加第12章《肠胃功能紊乱》)即便固态食物摄入量减少使得大便排泄减少,肠道运动应该每3、4天发生一次。最好的方法是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食物中增加粗粮或者纤维可以增加排便量,对于清理肠道有帮助。尽量避免给卧病在床的患者使用灌肠剂和轻泄剂。

康复

虽然适量的运动应该被鼓励,过早进行大负荷的运动却可能延缓康复,特别是在高海拔。另外,康复期间的人员更加容易发生其他运动损伤。为了确保完全的康复,有必要推迟两三日再全面恢复运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7 9:52:37编辑过]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17 09:54

第二节 流质(水和电解质)平衡

足够的流质(水和电解质)摄入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没有食品人可以生存数周,没有水却最多存活数日。流质(水和电解质)平衡指的是流失(通过肾脏、皮肤和肺或者其他渠道)和摄入(通过被消化的流质和食品)之间的平衡。如果因为患病导致流质的摄入低于和流失,流质平衡可能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由于腹泻导致的流质(水和电解质)失衡每年在发展中国家导致两到三百万儿童的死亡。

普通身材的成年人每天正常流失1500cc到2000cc的水分。通过肾脏每天排泄一到两升的水分是“显性(可以察觉的)流失”;此外通过排汗(甚至在寒冷的天气中)和肺部水分蒸发(润化吸入肺部的空气)在温和的气候和低海拔环境中流失半升到1升水分,这样的流失被称为“隐性流失”。在炎热的天气中或者患者发烧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出汗可以流失数升水分。在高海拔,通过肺部每天流失的水分可能高达4升。    盐(氯化钠)、钾和碳酸氢钠(统称为电解质)是体液中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如同水分一样需要维持摄入和流失的平衡。成年人每日对盐的需求平均为3克。当盐分通过大量排汗流失时,人体需要摄入更多的盐分才能维持平衡。    通常,肾脏对身体里流质(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迅速通过保留或者排泄来调整。尿量和颜色是非常可靠的人体流质平衡指示。24小时排尿量低于500cc或者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者橙色则显示流质的严重缺失;而排尿量2000cc以及颜色很浅则显示流质摄入量很高

这些水分和电解质的要求反映了健康成年人的身体需求。如果心脏或者肾脏有疾患的病人无法排除过剩的盐分和水分可能有非常不同的指标要求。对这样的患者按照正常成年人的标准给与水和盐分反而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当某些疾患,比如痢疾、霍乱,引发呕吐或者腹泻导致大量流质(水和电解质)流失,则需要正确估计并供给相应的摄入量。“隐性流失”部分也必须被考虑进去,包含发烧、环境温度和高海拔造成的。记录患者的流质量可以帮助确保安排足够的摄入量。这些数据应该记录在案以便计算出患者的流质需求量。    尿量和颜色虽然是人体流质(水和电解质)平衡很好的指示计,但是反应的却是已经发生了的情况。通过及时地的摄入和流失记录,可以更加及时地掌握流质失衡患者的状况。

高海拔脱水    海拔高度的升高和环境温度的下降会线性地加剧人体脱水的倾向。高于5500米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徒步者和登山者都处于脱水状态!有些医学研究人员认为,诸多比如原本以为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消沉、沮丧、判断力下降和其他心理和心智的变化等高海拔症状实际上是由于脱水造成的。    高海拔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体更快、更深的呼吸寒冷的空气。通过上呼吸道时,空气被加热到人体温度并且被饱和润化;空气到达肺部时相对湿度达到100%。严寒的空气几乎不含水分(-15摄氏度空气的饱和蒸气压仅仅为1.24毫米汞柱),人体呼吸道需要更多的水分来润化。而这一过程消耗的热量和水分大部分随着呼出的废气被丧失(上呼吸道在呼出废气的时候能够回收部分的水分,但是大部分的气体不是通过上呼吸道而是通过口腔被呼出的)。另外,通过蒸发水分和加热吸入空气而丧失大量的热量是高海拔失温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登山者忽略了调整衣物穿着来最小化排汗,特别是当忽略了高海拔下暂时不运动时需要及时添加保暖衣物,人体流质就可能不必要地更多流失。   高海拔流质摄入的减少经常导致脱水。甚者,由于需要携带燃料、化雪获取饮用水的功夫,和因为食欲减退、恶心甚至呕吐等急性高山病而对口渴感受的抑制都导致流质摄入量的减少。

在高海拔,登山者必须有意识地强制自己大量喝水。单纯依靠是否口渴的感觉判断身体是否缺水并不可靠!在海拔4600米4900米之间,人体对流质的需求往往超过每日4升。尿量和颜色才准确地显示身体是否缺水。暗深色的尿液- 橙色雪花而不是浅黄色- 以及清晨没有憋尿的感觉都是严重脱水的标志。    补充流质(水和电解质)    更多地饮水是补充流质(水和电解质)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几乎所有的非酒精液体就可以,但是因为纯水中缺乏电解质,果汁、软饮料、汤和类似液体更好。(咖啡、茶和热巧克力因为含有咖啡因却不太合适,咖啡因有利尿的功效,可以加快肾脏的流质排泄。 提示:非酒精、不含咖啡因的果汁、饮料和汤比纯水能更好地补充流质。    病情严重的伤患往往因为食欲减退而拒绝饮用流质和进食。但是,他们还是能够被劝服少量饮用,哪怕是每隔15到20分钟吸吮两三口也好。如果坚持下去,同伴不断地鼓励,这些伤患24小时可能被哄服好几升液体。

某些患者,尤其是恶性呕吐或者处于昏迷中,无法通过食道摄入流质。如果他们能在一两日内得到医疗救护,流质流失不再加剧,短时间的缺水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不过,如果时间更长、其他功能紊乱加剧流质流失,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如果缺乏控制呕吐的直肠栓剂- 比如Compazine 或者Phenergan (非那根)等药物,则必须通过静脉注射来补充流质。

静脉注射必须由具备相关知识和操作经验的人员施诊!静脉注射用的流质是无法临时准备的,所以通常只有少数的探险队伍携带。然而这类流剂会被探险队伍遗留,在一些队伍经常光顾的地区往往容易找到这些东西。虽然各国的流剂标识有别,但基本成分通常都用化学符号或者英文标注。 静脉注射的流质量需要每天具体确定。必须足够的剂量以补充正常或者不正常流失的流质。如果没有不正常的流质流失,2升百分之五浓度的葡萄糖和500毫升的盐水- 含电解质(最好是平衡盐溶液,没有时普通的食盐也可以救急)可以满足伤患每日的需求。由于呕吐、痢疾或者过量排汗引起的流质丧失应该用电解质溶液补充。高海拔由经肺部引起的过度流质丧失应该通过葡萄糖液来补充,因为这种情况下身体的电解质并没有通过废气的呼出流失。换句话说,在高海拔,除非有大量的排汗,通过饮用水和给伤患葡萄糖液就是最好的补充流质的方式。"    大多数电解质溶液的钾含量很低。肾脏有疾患的人员不能自身排泄过量的钾,伤患体内的钾浓度可能会迅速地积累到致命的程度。不过,肾脏功能正常的人则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过量的钾。如果在长时间的静脉注射治疗中没有及时地补充钾,伤患血液中的钾含量则可能降低到危险程度。所以,对于接受静脉注射超过两到三天的伤患,或者因为痢疾大量失水但是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应该在流剂中按每升15到20mEq加入钾。(在户外这样的钾盐添加剂很难获得;这样的钾盐通常是以溶液的方式供应的,可以直接添加到电解质流剂中)。 如果有健康的心脏和功能正常的肾脏,补充足够的水(例如葡萄糖液)和电解质(平衡盐溶液),人体自身就能补偿调节流质失衡;也能够自动调整诊治中不可避免的流质补充误差。但是,如果有心脏病史特别是充血性心脏衰竭、肾病患者或者因病引起急性肾脏衰竭的伤患,则只能由专业医人员、医院施诊。对于这类伤患,诊治中的错误都存在于无法确认足够计量的流剂。    珠峰攀登者的亲身体验:出发前1到2小时饮用1到2升水,你会感觉到自己攀登状态的天壤之别!(摘自explorersweb.com的《珠峰生存手册》

[提示]:高海拔登山者一日饮水(极高海拔攀登者需要4到5升)安排:早上出发前1到2小时内饮用1到2升水、行动中1升、扎营后补充1升,晚餐到临睡前补充1升。留意自己的排尿量和颜色变化!及时补充足够的流质,预防脱水和保暖是首要的两条高山生存法则!

注:经“风的心情”和“Zhujie”两位的专业意见和提议,将Liquid翻译成“水和电解质”最贴切。为了便利阅读,我在“流质”后添加了括注说明“流质”=Liquid = “水加电解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7 11:44:08编辑过]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17 11:45

第三节 护理外伤患者 户外最常见的医疗情况莫过于外伤了

紧急情况    户外环境中真正千钧一发到分秒必争的医疗紧急情况实际少之又少。而事实上,这样的紧急情况发生时,绝大多数时候缺乏能够正确处理的人员在场。但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仍然有必要熟练掌握处置紧急情况的医疗步骤,当万一的概率正巧碰上时自然多了一分成功的可能。真正的紧急情况下,你是没有时间去翻参考书的。   如果伤者命悬一发时,施救者必须遵照以下顺序处理各个问题: 1. CPR 心脏复苏(心肺复苏: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做法,常在心搏停止后使用。在此情况下,通过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药物维持含氧血液在大脑的循环):    首先必须确保呼吸道畅通! 如果有肺部创伤导致呼吸受阻,这类问题必须尽快排除。如果必要,必须进行人工呼吸等方式复苏伤者心跳。 专业的急救人员在应对这类情况时按照ABC顺序来操作,(A – airway 呼吸道、B- breathing 呼吸功能、C-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    2. 止血:伤者心脏成功复苏后,应该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的方法制止伤者继续流血。

注意:不是采用止血带或者点压;而是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3. 休克:当心跳和呼吸功能确保,出血被控制住了之后,注意力应该转到治理或者防止伤者休克上。休克前的预防性处置总是比休克后治疗好。

即便前两项措施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也许显得应该倒过来,因为往往止血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而CPR可能需时更长,但是实际情况上却并不如此!心脏停止跳动的人是不再出血的,所以心脏复苏应该是首要措施。再者,对已经因为失血过多才导致心脏停止跳动的伤者,心脏复苏措施是没有效果的。心脏骤停伴随大出血的情况下,通常是回天无力。

切记:确保呼吸道通畅,心脏功能正常是首要的急救任务

其它创伤

移动伤者之前应该把所有的创伤都彻底处理完毕。 开放的创面通常都会一定程度感染;应该防止创面进一步受感染。 软组织创伤部位应该用厚衣物包裹严实,防止出血、降低运输过程中移位、减少发炎程度和预防感染。

即便没有骨折,受伤严重的手足部位应该被固定,并约为高举,促进受伤部的血液循环。如果下肢受伤的人员必须依靠自己行走撤离,伤者应该定时坐下来抬高双腿一段时间。#p 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在伤者移动之前尤其重要。固定受伤部位的原则是“按照受伤时的状态固定”,这是经过实践验证了的原则

切记:移动伤者之前应该把所有的创伤都处理完毕。 第21章 高海拔引发的功能紊乱    海拔5500米,空气的气压和含氧量是海平面的50%;在珠峰顶峰(8844.43米,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的最新测量结果),气压和空气中的含氧量则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虽然气压的下降会造成些呼吸困难,但是高山疾病的致病原因却是组织缺氧。高山病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高度上升的速度。上升得越急,得高山病的概率就越大。

人体对高海拔的适应因人而有巨大的差异,对于大多数人适合的高度上升安排可能对某些人确实是完全不现实的。而这样的高原适应能力的差异则完全是由遗传和基因造成的,和个人的生理状况、决心程度和个人勇气毫无关系!组织缺氧的症状又可能因为其他状况而加剧,包括:失温、低血糖、体力透支、脱水。进一步而言,这些状况,包含一氧化碳中毒,通常和真正的高原病症状甚为相似。    不过呢,在高海拔的情况下,把组织缺氧当作所有症状的原因是最稳妥的做法!那种“等等再看”的做法,事到临头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情况失控甚至患者死亡。 第一节  高海拔的划分 医学界将海拔高度按照对人体不同的生理影响分为三个高段。    中等海拔高度(2400 到3600米)   这是发生高山病例最多的高段,因为绝大多数户外运动者、游客、滑雪、徒步者通常活动在这个范围,基数最大。虽然,初次上到海拔1500米高度的人员可能都会感受到运力能力的下降,但鲜有其它症状的伴随。少数人在海拔2400米左右就有可能患上中度的高山病,但在这样的高度发生肺水肿或者脑水肿的概率却非常低。而初上高原的人群中,从2700米上升到3600米的过程中,发生高山病的概率则从25%上升到40%。换句话说,初次去拉萨的人中,大约四成会有高山病的困扰。

高海拔 (3600 到5500米

这个高度的山峰众多,攀登这样高度的登山人群最大。有经验的登山者在尝试这样高度的山峰时会小心地适应高度。然而,大部分的徒步者却缺乏这类的高度适应知识和经验。过快的高度上升在这个高段可能造成各种类型的高山病;有个别致死的病例。

(勺子补充)对于大部分初次接触登山的爱好者而言,这是个应该积累基本高海拔体会和经验的起步阶段。虽然说高海拔的适应能力是先天继承的,但是有更多的适应高海拔的经验做法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更高的高度

个人发觉,身体对高度适应的经验是有一定程度的记忆能力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增大肺活量的锻炼,对于提高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说到底,高山病是有因为组织缺氧造成的,肺活量更大,个体摄入氧气的能力自然线性上升;发生高山病的概率理应线性下降。积极有针对性地锻炼结合充分的高度适应时间,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山病的发生。

极高海拔 (5500 到8800米

众多富有经验的登山,往往对亚、非、南美洲的极高海拔山峰十分向往。这些登山者对于适应高海拔通常都有丰富的经验。发生高山病的往往是初上这样高度的登山者。 对于攀登这样高度的登山者而言,更大的问题不是来源于高山适应能力导致的高山病,而是来自于在6100米以上的高度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的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    适合人类长久居住的高度极限是5400米,这个高度的空气压强大约为80毫米汞柱。高于6100米的环境下,人类的生理状况将迅速恶化。

第二节 人体对于高度提升的生理反应5oyiN   al 随着海拔的上升,人体几乎是立即进行生理机制的调整去适应。这些生理变化通常需要数日,这个过程被称为高度适应(Acclimatization)。 短期内的生理变化 – 呼吸加快加深    人体对于缺氧的初步反应是加快并加深呼吸。通过这样努力,把更多的氧气通过吸入更大的空气总量摄入肺部,并把相应更多的残气、二氧化碳等呼出体外。这个过程被称为“缺氧性呼吸调整”。更容易启动这样呼吸调节机制的人员往往较少患上高山疾病。身体反应机制较慢的人群,可能稍微更易患上高山疾病;或者说需要更长的高度适应过程而已。总的来说,加快呼吸,加深呼吸程度是人体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缺氧应对机制。

在海平面高度,人体只需要消耗身体中大约5%的氧驱动呼吸功能。在高海拔,呼吸肌群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才能驱动更快更深的呼吸活动。据估计,在珠峰顶上不用辅助氧气的登山者需要消耗他们吸入氧气的三分之二来驱动呼吸功能。

在高海拔地区,通常是肺部比心脏更可能跟不上身体的功能需求从而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能力。人的活动能力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线性下降。下降的幅度大致是每一千英尺下降3%,但是在极高海拔则会下降更快。经过了高度适应过程,人的活动能力能相应提高,但是仍然不可能达到零海拔的状态。

血氧饱和度下降

在零海拔,离开肺部进入动脉的血红蛋白最大限度地携带了氧分,饱和度达到95%或者以上。血氧饱和度随高度上升而线性下降。4500米高度休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大致在85%。

在零海拔环境的运动过程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正常,虽然在极为剧烈的运动项目中会稍微下降,比如400米比赛。在高海拔的运动中,肺泡中的氧压较低,导致血红蛋白不能够满载氧分,血氧饱和度则相应大幅度下降。下降的程度和运动的负荷成正比。因为肌肉群无法获得足够的氧分,攀登者需要通过更频繁的休息使血氧饱和度得到恢复。在极高海拔,肺部呼吸肌群比四肢更容易疲劳。

血液酸碱度(PH值)下降Ho    呼吸的加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更快被置换出去,导致血液的碱性提高(PH值提高)。血液碱性的提高会导致一些高海拔症状;也会促使急性高山病的发生,其原因是血液和脑脊髓液的碱性上升会限制前面讨论过的“缺氧性呼吸调整”程度。   碱性上升也会刺激加快碳酸氢钠的通过尿液排泄,以期恢复到血液的正常酸态。药物Diamox乙酰唑胺,醋唑磺胺(利尿剂),可以促进碳酸氢钠的排泄,被称为“人工的高度适应剂”。""

脉搏和心脏输出量 攀登过程中,脉搏随负载的提升而加快;随休息而下降。脉搏加快的幅度和恢复正常的快慢是攀登者高海拔体能以及是否完全适应高度的指示器。休息时慢,运动中上升幅度小,以及能迅速恢复到休息状态的脉搏,则说明此人的健康程度为佳或者已经充分适应了高海拔。    初到高海拔,心脏输出量在任何运动负荷下均会高于平时。但是会在短期内下降到正常输出量水平;数日后则会下降到低于海平面的休息或者相应活动的水平。在一到两周内,心脏将处于这样的低输出水平然后恢复到海平面水平或者更高。这个过程取决于具体的海拔高度和人体心脏的健康程度。 高海拔的最高可能的脉搏比低海拔环境低。海平面高度心脏极限脉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大致遵循这样的规律:200减去年龄的一半则为你的海平面极限脉搏。30岁的极限脉搏为200 - (30 /2)= 185次/分。 更大的运动负荷不大会提高多少极限脉搏,只会徒增心脏的疲劳程度。

一个粗略但是很有用的心脏负荷指数:二重积 = 心脏收缩压(高的那个血压值)乘以脉搏。显然,二重积随负荷和海拔上升而增大。这个指数可以有效地反映运动负荷和海拔上升的综合影响,有助于决定心脏有疾患的人士是否能够安全地去高海拔地区。 血液量 急速的海拔上升会导致人体血液量的快速下降,原因是体液大量从血液中转移到组织和细胞中去了。相比零海拔高度,血液量将下降5~10%,相当于从血液中脱离1品脱(473毫升)的血浆。这些从血液中脱离的液体将以组织积液的形式留存数日。 血液量降低的表象是红细胞的增加,虽然实际上很多天之类红细胞的总量并不会增加,只不过是由于血液失水导致浓度增加看上去红细胞多了而已。如果摄入了足够量的水和电解质,体液将逐渐渗透回血液中从而使血液总量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高海拔上,尿量增大的同时水和电解质摄入量不足的话,将导致血液量进一步下降。血液量减少的直接后果是攀登者的运动能力立刻大大下降。如果黏稠的血液不能被稀释到正常浓度的话,将有很大可能结块。血液在血管中凝结的现象被称为血栓性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这在高海拔是后果非常严重的,特别是当患者已经缺乏活力的时候。    睡眠中组织缺氧

高海拔的睡眠中,可能会发生空气流通不够、呼吸频率会大幅度变化,甚至会发生间歇性呼吸的情况。有时还会发生10~12秒钟的呼吸暂停,然后紧接一整呼吸加深加快。通常呼吸的深度和频率都会急剧升高到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然后逐渐减缓直到下一次呼吸暂停周期性的重复

对于这个现象的惯常解释是睡眠时大脑中支配呼吸功能 的中枢神经功能不够敏感,所以导致呼吸的减弱或者暂停。很快,血液中携带的二氧化物浓度大大提升,含氧量大大降低,于是呼吸功能被迫加速加深,直到血氧恢复正常水平。在恢复正常水平的时刻,呼吸再度减弱。周期性呼吸现象从攀登者到达中等高度海拔地区就可能开始,随高度上升可能会持续甚者更明显,这也许是长期在极高海拔停留会导致身体状况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4200米高度,睡眠中的间歇性呼吸暂停现象可能会使攀登者的血氧饱和度从清醒状态的86%下降至60%。

有效的高度适应过程,可能不会显著提高攀登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却可以几乎完全消除睡眠中呼吸暂停导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例如,在4200米高度,完全适应了的攀登者在睡眠中的血氧饱和度也不会低于82%。止痛剂和镇静剂会使得睡眠中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应该避免使用。而相对的是,临睡前服用小剂量的]乙酰唑胺,醋唑磺胺(利尿剂)反而是一个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可以增进睡眠质量,即便是可能产生轻微的多尿现象。

睡眠中缺氧,可能部分地导致了许多人在高海拔的失眠问题。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头痛和其他急性高山病的症状往往在清晨更加严重,以及为什么脑水肿、肺水肿患者的症状往往在夜间会恶化。利尿剂对于急性高山病患者的疗效可能是由于减少了睡眠组织缺氧的缘故。

睡眠中组织缺氧影响了攀登者日间的活动能力,这可能从生理学上揭示了攀登者“睡低爬高”的至理格言。夜间睡眠时辅以低流量氧气,对于攀登者的日间攀登能力能显著提高的原因是因为吸氧减少了睡眠中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在高海拔长期性的睡眠不足,组织缺氧,将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出错的可能。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17 11:51

适应高海拔的生理过程Acclimatization    未经过高度适应过程,把一个人从零海拔突然间放到珠峰顶峰的高度,在5分钟之内就会丧失意思到深度昏迷,大约30分钟之内就会失去生命。没有哺乳类动物(包含人类)能够长久居住在5300米以上的高度,也就是说这是人类能够完全适应的上限高度。    适应高海拔的过程需要数日到数周。而适应高海拔的过程也是很奇妙的生理变化过程,甚至有些人在零海拔高度因疾病导致患有的缺氧症会不治而愈    高度适应过程的初期将发生一些重要的生理变化: 1. 呼吸量增大 2. 心脏博出量增加 3. 动脉血管血压升高 4. 血液浓稠度增加(由于体液从血液中转移到了其它组织中)    除此之外,细胞利用氧分的方式、控制身体电解转移(Electrolyte Migration)的荷尔蒙分泌、排尿量、血液流向的分配(更多地供应关键部位)等等都发生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唯一目的就是促进身体在低氧环境下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个体之间适应高海拔的适应力差别非常大- 不单单是每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适应程度还是需要的时间都相差甚远。所以,没有一个完全通用的适应程序可以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基本原则上,上升高度越慢,最后适应的效果越好。    很多攀登者在攀登极高海拔的山峰采用“围攻”的方式。运送物资建立一个一个的营地,数周之后最后从最高的营地出发攻顶。大多数登山者都遵照“爬高睡低”的原则,在运送物资到高营后回到本营休息。    一些有经验的攀登者更愿意采用“阿尔卑斯式”。登山者以本营为基地,每天爬高一些,但是都回到本营。这样的方式能够获得很好的适应效果。待4到6周后,当天气允许,攀登队伍便出发快速向上攀登,有时直接冲顶(除非路线难度很高)。这种方式的明显优势在于不需要在各个高营运送物资,消耗的物资也少,只要天气允许就能够尝试冲顶。没有在长时间停留,极高海拔对身体造成的冲击也能够避免。   而现在正在流行的攀登方式是两者的结合:小型的攀登队伍,边攀登边扎营,通过不时的在各个营地休息适应,然后待时机良好冲顶。    这些方式的共同原则都是减少在极高海拔的停留时间,避免极高海拔对生理的冲击,以及减少被坏天气袭击的机会。 中等海拔的高度,这样的适应过程没有必要。但是,初初到达这些地方(2400米3000米)的前1到2天内,运动不应该激烈。    在3000米以上,每天上升300米的常规说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在3600米以上,人们应该找到并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进行。攀登队长应该按照最慢的队员的节奏安排,或者决定将其下撤。

对于时间有限的人而言,可能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完成这个适应过程。有人会受高山疾病所困,甚至情况严重,有些人则不然。对于这样的攀登者来说,通过服用利尿剂乙酰唑胺,醋唑磺胺(利尿剂)人为地获得一定的适应效果。    去攀登高海拔山峰的队伍,往往需要徒步一两天才能到达大本营,这个过程自然也是一个适应机会。 有些攀登者认为,经历过许多次高山攀登后再上高海拔,比没有这样经历的初上告原者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没有医学的证据。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前者对高海拔生存的熟悉才导致了更好的适应效果。 除了利尿剂之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药物对高海拔适应有帮助。年龄的增加会减少高山疾病的患病可能,但是人们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随年龄增加也会稍微下降一些。良好的体格,对于适应高海拔有帮助,但是也仅限于这样人士的肌群运动效率较高而导致对氧气的需求较小(换句话说:运动人士肌群对氧分的利用率更高,同样的运动项目较不常运动人士耗氧量小点儿。 甚为奇特的一个现象是有些在海平面高度因为心肺疾患而中度缺氧的人士在高海拔却令人惊讶地可能近于正常。尚不知是适应高度的效果呢还是其他原因。那些无需辅助氧气便能成功登顶珠峰的超级牛人们在零海拔高度本身就有些遗传的生理优势,虽然究竟是哪些还不能完全地确知。他们能够比别人更能承受长时间的运动。(未完,待续...)


作者: 老九    时间: 2007-3-17 23:10

smgao,继续哈,

这样有用的东西可以考虑制作成电子书,等车的时候就可随时温习。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18 21:51

没有了,勺子好象就翻译了这么多,这几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吧,这本书可厚了。

还是鼓励 leo 接着译 MAYO CLINIC 网站的吧。


作者: 雨树    时间: 2007-3-19 08:50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的意识有些麻木感觉透心凉的时候,四肢和体温就己经很低了,这时候不需要坚强、强忍,一定要说出来,

这点真的是很重要,千万不要强忍,真的不要强忍,不要在乎任何不能停下的因素,切记自己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不要等到劳累过度在停下,那时就已经晚了,身体和生命都是自己和家人的,一定要珍惜!!!!

还有就是要多学习和掌握一些户外的急救和医疗知识,不要因为盲目和无知给户外活动带来惨痛的结果,因为在户外随时都有危险发生,这是不可预见的事情,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9:02:30编辑过]


作者: leo99    时间: 2007-3-19 09:33

以下是引用smgao在2007-3-18 21:51:46的发言:

没有了,勺子好象就翻译了这么多,这几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吧,这本书可厚了。

还是鼓励 leo 接着译 MAYO CLINIC 网站的吧。

不是我翻译的,我也是转贴来的,医学类的文章还是学医的翻译比较擅长。
作者: 龙    时间: 2007-3-19 21:44

收藏,学习.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7-3-20 10:01

经历过一次失温,主角是鸟。是04年穿泸稻的第3天,那天阴冷潮湿,鸟高反很厉害,几乎几步一吐,到晚上6:00一条十几米宽的山涧横在眼前,没法绕过只有趟过去。水是山上雪蓉成的,带着冰茬,脚一踏进去针扎的疼,别的女同学是被背过去的,鸟要强,自己趟。过去了就一直在哆嗦,并且行动越来越迟缓,反应很迟钝,不过神志还很清醒。这样一直坚持着走到8:30,终于到了当天的露营地。停下来后,给鸟换了上衣加了2层羽绒服生起了火,喝了热水,仍然没有任何好转,颤抖的厉害,并且开始神志不清,说胡话。于是又套了2层睡袋,奥索卡珠峰和诗河1200,我紧抱着她,不停和她说话。这样一直到半夜12:30左右,鸟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不抖了,呼吸均匀,睡着了。

记得当时鸟一直在说的胡话是“我不会死,我不会死在这……”,呵呵,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失温,以为只是高反,想想真是后怕。

对付失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找一个健康的同伴,都脱光了搂在一起钻到一个睡袋里。对失温者只加衣物保暖是没用的,失温者自身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了,就如同给雪糕蒙上再厚的被也不能升温,所以必须依靠外界的温度传导,一个火热的“侗体”是最好的热源:)。


作者: 封建    时间: 2007-3-20 10:30

在哪看到的忘了,好象说失温是户外的第一杀手,且发生时间地点没有常规性,盛夏隆冬高山平原它都会在你的周围。没有体验说不好,或是体验过自己不知道,感觉应该做好这门功课。支持九队想法,作成一个小册子人手一份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树:俺读得惊心动魄啊!看来没有绝对安全的户外,危险麻烦时刻相伴。(比喻得太贴切了,你想不懂都不行!)


作者: smgao    时间: 2007-3-20 10:39

老树啊,你写的太好了...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7-3-20 13:27

以下是引用封建在2007-3-20 10:30:28的发言:

在哪看到的忘了,好象说失温是户外的第一杀手,且发生时间地点没有常规性,盛夏隆冬高山平原它都会在你的周围。没有体验说不好,或是体验过自己不知道,感觉应该做好这门功课。支持九队想法,作成一个小册子人手一份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是重视,我当时对失温理论上的东西知道还挺多的,但仅仅是知道,根本没想到真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典型的理论不联系实际。
作者: 老九    时间: 2007-3-20 14:00

以往只是很简单的用“新驴”“老驴”“强驴”“弱驴”来区分身边的队友,其实能够共同走出来完成长线的,基本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熟悉并多次的磨合过的朋友了,里面没有绝对的新与弱。到是往往原本看似强壮的也经常性的跟着出问题。

诸如失温等一些险境的出现,跟当时的气候、跟队员自身的状态、跟队员应付环境变化的经验和情绪、跟行程计划的科学性、跟领队和同伴的策应能力等等都息息相关。走出来以后,再去埋怨队员的“新”和“弱”就是领队推卸责任的表现了。

全面地了解和学习户外常见的生理异常,及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身边驴友的反应并作出预判,第一时间跟领队沟通必要的话及时调整行动计划,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驴子成熟起来必须经历的。

安全,其实来的并不轻松。


作者: 夏日    时间: 2007-3-23 11:23

学习中




欢迎光临 大连穿越者户外论坛 (http://192.9.149.26/) Powered by Discuz! 7.2